遊玩青城山或青城山後,遊客都會到都江堰去玩,首先先解一下,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爲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爲著名。

幾千年來,該工程爲成都平原成爲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爲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爲著名的風景名勝。

都江堰,成都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岷江出山口處,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區交界

西、北與汶川縣相連,南鄰崇州市;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5街道、13鎮、1鄉;2017年常住人口69.09萬人。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是古蜀國的發祥地之一。

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佈局特色,爲此有着“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美譽。

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國時期就列爲川西風景名勝區。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歷史發展

秦惠文王滅蜀歸蜀郡。政區設置始於秦,稱湔氐道。

漢朝,湔氐道升爲縣。

蜀漢時改稱湔縣,不久改爲都安縣,屬汶山郡。

西晉後期戰亂頻繁,政區設置變化極大。劉宋,汶山郡治遷灌口,轄都安、晏官二縣。

三國蜀漢,改稱湔縣、都安縣,屬汶山郡。

西晉,徙都安於導江村(今聚源鎮),在都安舊治(今灌口鎮)置晏官縣。

劉宋時期(南北朝時代的南朝),汶山郡治遷灌口,轄都安、晏官二縣。

南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劃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縣部分地置齊基縣(治所在今青城鄉五里村),與都安、晏官同隸汶山郡。

南梁,於齊基縣置齊基郡,郡縣同治。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汶山郡還治;改晏官縣爲汶山縣,仍屬汶山郡,廢都安縣以其地入於郫。天和四年(569年)廢齊基郡,改齊基縣爲清城縣(治所在今石羊鎮古城村),屬犍爲郡。

隋大業三年(607年)廢汶山縣,以其地併入郫縣(今郫都區)。

唐武德元年(618年)於汶山縣舊址設鎮靜軍,于都安舊址置盤龍縣。武德六年(623年)改盤龍縣爲導江縣,屬蒙州,清城縣屬蜀州。開元十二年(724年)改清城縣爲青城縣。

前蜀武成元年(908年)改鎮靜軍爲灌州,轄青城、導江二縣。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爲永安軍,仍轄青城、導江二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更永安軍爲永寧軍,不久改爲永康軍,轄縣不變。熙寧五年(1072年)廢永康軍爲永康寨,以導江隸彭州,青城隸蜀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永康軍,仍轄青城、導江二縣。

南宋末年廢永康軍爲灌口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導江二縣。

1999年,都江堰市轄12鎮、16個鄉。2004年09月08日,都江堰市撤銷青城鎮及麻溪、金鳳、駕虹、土橋、沿江、徐渡、大樂、兩河8個鄉。

都江堰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積佔65.79%,平壩面積佔34.21%。

夏天的好去處,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