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自从秦王嬴政削平六国、创建帝国开始,摆在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面前最要紧的事情,便是采取何种制度来治理国家,以保障江山社稷永远在一家一姓手中传承。对此,秦始皇给出的答案是废分封、立郡县,由皇帝任命郡县长官,直接统治帝国。然而秦帝国仅维持15年时间便灭亡,所以后世部分开国皇帝在吸取秦亡教训时,便反其道而行之,又开始诉诸于分封制。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废封建、立郡县

在实行分封制的初期,各地藩王因为都是皇帝的儿子或兄弟,由于关系亲密,自然会起到屏藩皇室、消弭动乱的作用。然而随着开国之君的谢世,对于皇位的争夺必然会诱使个别有野心的藩王举兵造反,或图谋叛乱,无论哪一个,都会对帝国局势的稳定形成严重隐患。此时,用于屏藩皇室的藩王,反而成了动乱的制造者,完全背离分封制的初衷,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无疑都是这现象的真实写照。

然而,就在唐朝建立之初,尽管有汉、晋两朝的惨痛教训在前,但“千古一帝”唐太宗却差点重蹈覆辙,准备分封制从历史的垃圾堆中“请”回来,若其得到实施,恐将使帝国陷入崩裂之中。那么,究竟是谁给皇帝出的这个“馊主意”?又是谁阻止这项违背历史潮流的制度得以实施呢?

宰相萧瑀建议恢复分封制

原来唐太宗登基后,在总结隋朝骤兴骤亡的经验教训时,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归结为隋朝对诸王的防范甚严,以至于国家危难之际,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来挽救皇室。恰好此时宰相萧瑀向太宗提出建议,希望他能效法夏商周三代,将帝国的疆土分封给皇子们,让他们拱卫皇室,唯此才能使帝国长治久安。太宗觉得很有道理,便将萧瑀的意见交付廷议,并准备实施分封制。

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见《新唐书·卷一百一·列传第二十六》。

房玄龄等劝谏太宗切不可实施分封制

在廷议中,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萧瑀的意见大加驳斥,称其食古不化,大开历史的“倒车”,若此说得以实施,不仅不会给帝国带来长治久安,反而会让国家重蹈汉晋两朝的覆辙,使得天下大乱、海内分崩。随即,大臣魏征、李百药、颜师古等人也加入其中,异口同声地支持房、杜两人,使得“反分封派”在朝堂占据绝对优势。太宗迫于公议只好暂停分封制的实施,但内心底却一直没有放弃。

等到了贞观十一年(636年),唐太宗还是决定实行分封制,并以诏旨的形式予以公布。不过,跟汉晋两代分封亲王、功臣为王侯不同,唐太宗则是将其任命为世袭刺史,虽然名号不同,但实质上却别无二致。此次受封的世袭刺史多达35人,包括以荆王李元景为首的21名亲王,以及以宰相长孙无忌为首的14名功臣。

唐太宗不顾群臣反对,下旨推行世袭刺史制

由于分封世袭刺史的决定是以诏旨的形式公布的,所以大部分朝臣都不敢表示反对,唯有侍御史马周、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等数人冒死力谏,希望皇帝能够收回成命,把内乱消除于萌芽之中,但均遭太宗拒绝。长孙无忌见太宗心意决绝,便同功臣们向皇帝联名递交抗封表文,并力陈这样做的危害性,终于让皇帝做出撤回诏书、停封世袭刺史的决定。

无忌等上言曰:“臣等披荆棘以事陛下,今海内宁一,不愿违离,而乃世牧外州,与迁徙何异。”乃与房玄龄上表曰...太宗览表谓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嗣,翼朕子孙,长为藩翰,传之永久。而公等薄山河之誓,发言怨望,朕亦安可强公以土宇耶?”于是遂止。见《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长孙无忌等联名上表抗封,使太宗废止分封制

随着太宗做出停封世袭刺史的决定,唐朝初年一场危及帝国安危的大风波就此平息,而由朝廷任免州县官员的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直到被藩镇割据的局面破坏。历史虽不能假设,但似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若分封制得以正式实施,唐朝内战恐将在安史之乱前百余年提前出现,而唐朝能否延续国祚近三百年,实在是难说。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