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隻兔子整治乾淨,在腹中填入姜、茴香、川椒、橘皮、蔥等調料。鍋中加油,燒熱之後加水,投入鹽、醋、酒等調料,擺好竹箅子,兔肉擺放在竹箅子,與鍋底的水隔離。鍋上蓋瓦盆,用溼紙片封住鍋沿,以免蒸氣泄露。當鍋中的水燒滾之後,撤出竈底的火,等待片刻,再燒一段時間就好。

這是一款燒兔,記錄在《多能鄙事》之中,作者據說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劉基。

劉基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他有一項技能值得我們學習,很實用

劉基在元朝時做過官,元末天下大亂,劉基感覺不得志,返回浙江青田的老家閒住。至正二十年三月,朱元璋派人帶上禮物,把劉基、宋濂、章溢和葉琛等幾位名士請到應天。此時,朱元璋已經頗具實力,但與他並立的陳友諒、張士誠的勢力也十分強大。

據說,劉基第一次去見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正在喫飯,談話之間,朱元璋問劉基會不會寫詩。劉基說:“當然,寫詩只是讀書人必備的小技。”

朱元璋就指了指手中的斑竹筷子,讓劉基以它爲題賦詩。劉基隨口吟出一句:“一對湘江玉並看,湘妃曾灑淚痕斑。”

朱元璋聽得直皺眉頭,認爲這句詩的書生氣太濃,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劉基不以爲然,後面馬上跟上兩句:“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張良一借間。”

在這裏,劉基巧妙地把自己比做張良,言外之意,朱元璋就是開創帝業的劉邦。朱元璋大喜,相見恨晚。以後劉基成爲朱元璋的重要謀士,幫助他打敗各路對手,建立明朝,劉基也得到一個誠意伯的爵位。

劉基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他有一項技能值得我們學習,很實用

劉基的老家青田靠近甌江,離海也不遠,多有水產,這也決定了劉基在飲食喜好上傾向於水產,這一點在《多能鄙事》中可以看出來,最典型的便是其中一道葡萄生魚膾。

挑選新鮮的魚,整治乾淨,去掉魚頭、魚尾、魚皮,魚肉切成薄片,攤放到乾淨的紙上晾曬片刻,然後將魚片繼續切成細絲,當然是越細越好。

新鮮的葡萄適量,放入布中,絞出葡萄汁。生菜、香菜切細,與魚絲相拌,灑上芥辣,澆上葡萄汁,一道新鮮美味的葡萄魚膾就完成了。

另一道醋澆膾,魚絲的準備過程完全一樣,差別只是最後澆淋的味料。生蔥四根,生薑四兩,榆仁醬和椒末適量,一起搗得極爛,加入醋、鹽和糖,與魚絲相拌,就是醋澆膾。

水產中當然少不了蝦和蟹。關於蝦,《多能鄙事》中有玉鉤蝦鮓和清涼蝦鮓兩種。

鮓,原指醃製的魚,以後慢慢引伸開來,泛指所有的醃製品,《多能鄙事》中記錄的鮓類食物非常多。

玉鉤蝦鮓其實就是醃製蝦仁。挑選大蝦,剝出蝦肉,用布包裹,重物壓幹。加入適量的鹽、生香油、椒、蔥、姜、米飯等,攪拌均勻,裝入罐中,按實。等到發出香味時,可以取食。

劉基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他有一項技能值得我們學習,很實用

製作過程中,與調料一起加入的,還有一種蛤殼。可以清熱、軟堅,但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碾碎了使用。

清涼蝦鮓是剝取蝦肉,先用鹽水浸泡,取出,包入布中,重物壓幹。加入適量的紅曲、川椒、茴香、蔥白、糯米飯,攪拌均勻,裝入瓶中,按緊,上面淋上酒,用竹葉密封。

製作蝦鮓是保存水產的好方法,可以延長蝦肉的保存期,併爲它添加一些風味。將來要喫的時候,還需要再加工。

劉基寫過兩首《題蟹》詩,其中一首寫道:“擁劍橫行氣象豪,渾疑縑素是波濤。能令吻角流饞沫,莫向牕前吒老饕。”

看來他也是一位嗜蟹者。《多能鄙事》中有兩種治蟹法,分別是酒蟹和法蟹。劉基的酒蟹製法,與唐宋朝代有些差別。

晚秋的肥蟹十斤,洗淨,裝入網籃中,懸掛在通風處半日,風乾。五斤酒中加入適量的鹽和明礬,拌勻,將蟹投入浸泡良久。取出蟹,在每隻蟹的臍中塞入一粒川椒,碼放到罐中,按實,上面撒上花椒。用紙塞住罐口,最後用竹葉和泥封住罐口。

法蟹的製法差不多,區別在於使用的調味料完全不同,滋味當然也不一樣。

劉基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他有一項技能值得我們學習,很實用

當然,《多能鄙事》中的美食不止這些。“多能鄙事”一詞來自孔子的一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說,自己出身微賤,年青的時候許多事情都需要自己親手去做,因此學會了許多身份低賤的人才會做的事。

《四庫全書》認爲,《多能鄙事》一書的作者另有他人,託名劉基,內容除了飲食,還有器物、方藥、農圃、牧養、陰陽、占卜等多方面,是一本實用書。

於左 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