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很多人顧不上考慮人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只希望能活着,因爲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戰爭扼殺了,所以也很少人會去思考活着的背後有什麼意義。

和平年代,很多年輕一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不是新生一代變聰明瞭,而是年代與環境的改變了。他們不再爲”活着“而擔憂,不再爲衣食擔憂,他們爲”活着的 意義”而擔憂,這種憂慮特別表現在80後以後的新生代。爲此大部人走向佛家、道家中去尋找答案,甚至去各種裝模作樣的禪堂禪修尋找答案。大部分人的結果也都是無功而返。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從科學角度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北京大學的劉豐教授給出了他的“答案”:

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所有的物質最終可以分解爲質子、中子、電子的構成,如果在繼續細分,那就是能量波,即所有的物質生命都是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的,我們能看見的只是波相互干涉而成的像。

而人生的意義就是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

當我們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和人生意義的時候,也就不在執着與現實中低維(從一維到二維甚至三維)得失,而是發本心,發大願,奔着提高生命意識自由維度而去,時刻覺察當下的每一刻,顛覆困擾身心的認知障礙,達到隨時自得圓滿法喜的境界。

以上爲劉豐教授的原話,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上面加粗的字眼上,認真思考下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當下”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詞的含義。要想真正理解此名詞的含義,只有認識到“當下”那一瞬間時纔是真正的理解。

根據劉豐教授的話,“當下”不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取得圓滿法喜的境界纔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大致也可理解爲到達佛教淨土宗中的“西方極樂世界”。

既然如此,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也就是認識到生命不在於追求一維二維至三維的得與失(指的是對物質甚至精神世界的美好追求),而是要達到更高的生命維度(可能會有點抽象,大致可以想象爲成仙的境界,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大致如此)。那麼假如在達到這個目的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物質上,認知上,身體上),我們便不會再執着於這些小問題的得與失,而是要關注發生問題的那一瞬間(指的是一段時間),去解決這個擋在我們前面的小問題,(假如你的維度不夠高,那麼這些小問題便會是個大問題,這個是從上到下俯視的角度問題)因爲我們有更遠大的目標。

來源:@混元正氣

本號旨在傳播正能量,希望這個社會都充滿正能量。部分內容爲網絡轉載,並非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如有任何問題,請私信聯繫刪除。歡迎點擊上方關注和私信投稿。

善養吾浩然正氣 , 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