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陸延青教授做客 “南強學術講座”

6月4日上午,南京大學陸延青教授應邀做客廈門大學“南強學術講座”(第882期),在海韻園教學樓504報告廳爲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爲《液晶光子技術初探》的精彩學術講座。校長助理李偉中爲陸延青教授頒發“南強學術講座”紀念牌。講座由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張保平教授主持,百餘名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中,陸延青教授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爲大家講解了液晶材料獨特的物理、化學與光學性質以及液晶光取向的基本概念,加深了在座同學對液晶光子學基礎知識的瞭解,還對液晶發展史以及目前液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做了簡要的介紹,如平板顯示、智能液晶玻璃、液晶黑板、可調諧光學透鏡等。陸教授特別指出,拓展液晶在顯示之外的先進光子技術應用具有廣闊前景,值得國內學術界與工業界同仁齊心協力、協同發展。

陸延青教授在講座中介紹了其團隊在利用液晶光控圖案化取向實現應用於可見-近紅外-太赫茲等不同波段的光場產生、調製和變換領域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其課題組基於數字微鏡陣列(DMD)的微區液晶光取向系統,製備了一系列不同液晶模式、不同參數的液晶取向微結構,實現對渦旋光、艾裏光、矢量光等複雜光場的動態變換和調控,獲得具有特殊衍射特性的液晶三維超結構。陸教授強調,相關工作可望在光操控、光通信、量子信息處理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陸延青教授與師生們探討了液晶光學、基於液晶的超構材料等方面的問題。講座現場互動積極,反響熱烈。

陸延青教授現任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執行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中國光學學會會士(COS Fellow)、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PI。主要研究方向爲液晶光學、非線性光學、光纖器件,先後主持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973計劃課題、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任務,迄今申請及授權中外專利50餘項,部分已轉讓,在Science, PRL, AM, LSR, Optica, APL, OL/OE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目前,陸延青教授還擔任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副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若干期刊編委等學術職務。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文\沈源  圖\周夢穎、楊慧茹)

責任編輯:黃偉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