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公認的一個事實是:微商無品牌。這裏說的品牌是指衆所周知的品牌。

  這樣一個事實很容易把人們的思維導入一個誤區:既然微商沒有大衆公認的品牌,那麼微商就沒有打造品牌的必要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品牌”。

  敏希比較認可的說法:產品是用來交換的,品牌是用來溝通的。

  這也就是說,品牌主要承擔與消費者“溝通”的功能,品牌通過與消費者溝通,讓消費者認識、瞭解、接受、購買產品。

  敏希老師也認同龔文祥老師的觀點:“淘寶、京東等B2C都是以貨架爲中心,對於產品,消費者不怎麼關心是誰賣的。微商是相反的,下面的代理或者消費者要先信任你,纔會信任你的產品”、“京東、淘寶的電商是以產品爲中心的,而微商是以人爲中心的,人的作用是大於產品的”。

  這也就是說,微商解決了京東、淘寶解決不了的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信任”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微商的本質和品牌的作用是相同的。

  微商如果能夠好好利用品牌的作用,對招商和銷售都能起到加分作用;相反,如果棄之不用或者胡亂利用,很可能會嚴重影響招商和銷售工作。

  現在很多微商不重視品牌的作用,視品牌策劃爲可有可無之物,不瞭解品牌是個系統工程,認爲品牌就是一個名稱,隨便想一個品牌名稱了事,商標也不去註冊;

  絕大多數微商只談營運,不談品牌,即使談的是微商品牌策劃或者微商品牌頂層設計,其實談的還是微商運營;

  不少微商經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今天一個品牌,玩不轉了,明天又換一個品牌;

  甚至搞出“三無”產品來(三無產品一般是指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產品)。

  這種種做法,又如何讓下面的代理和消費者對你產生信任感?

  微商有個人IP就夠了嗎

  微商都知道打造個人IP的重要性,其實,微商的個人IP就是個人品牌。

  個人IP包含的名稱、標籤、形象、定位等內容與品牌要素包括的品牌名稱、品牌形象、品牌定位等內容的內涵是相同的。

  所以說,微商打造個人IP,也就是打造個人品牌。

  不少微商很重視打造個人品牌,卻不重視打造產品品牌,認爲自己個人品牌樹立起來了,賣什麼產品都行。

  其實,對於微商來說,個人品牌和產品品牌很難截然分開,個人品牌和產品品牌的結合,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個人品牌爲主,產品品牌爲輔:如龔文祥老師就是以個人品牌爲主,結合“觸電會”、“觸電報”等產品品牌;

  第二種形式,產品品牌爲主,個人品牌爲輔:如微商母嬰領域的“小小包麻麻”,主打產品品牌“小小包麻麻”,“包媽”和“包爸”則成爲陪襯;

  第三種形式,個人品牌融合產品品牌:如微商兒童教育領域的“凱叔講故事”,王凱將自己的個人品牌融入了產品品牌之中。

  不可否認,在微商發展的初期甚至是現階段,個人品牌起到了主導作用;

  但是隨着微商競爭的加劇和粉絲辨別能力的提升,一個既重視個人品牌又重視產品品牌的時代即將來臨!

  微商爲什麼要打造產品品牌

  粉絲之所以購買產品,除了微商的感召力和對微商的信任,更是對產品的信任;

  產品一旦出現問題,粉絲對微商的信任就會蕩然無存。

  所以我們除了打造微商的個人品牌,也需要把產品往品牌方向打造,因爲產品品牌能夠給粉絲提供更多的信心和保障。

  微商經過前幾年的野蠻生長和進化,越來越多品牌商家開始進入微商市場。

  2017年可以說是品牌微商的元年,不少傳統企業已佈局微商新渠道進行探索,這當中有格力、貝因美、愛馬仕等傳統行業巨頭自組微商團隊,也有洋河、蒙牛、立白等大品牌聯手微商團隊,還有微商貼牌同仁堂、白雲山、仁和等著名品牌。

  一些粗製濫造的產品被微商市場淘汰,沒有品牌影響力的草根微商越來越難做,好比當年的淘寶進入天貓時代。

  微商在“術”方面趨同一致之後,最後比拼的就是品牌!

  微商已經進入品牌時代!

  傳統微商急需轉型升級,除了繼續發揚個人品牌的優勢,也需要發力打造產品品牌。

  微商打造產品品牌有何好處

  這裏舉龔文祥老師的兩個案例:

  案例一:

  觸電會會員楊濟銘的天然工坊早期有五六十款產品,都是純天然的,品質都非常好;

  楊濟銘對五六十款產品當中的每一個都進行了品類分析,分析每一個品類的競爭對手是否強大,分析組纖維這個品類時,發現是所有品類中唯一沒有競爭對手的;

  這也就是說,竹纖維紙巾這個品類沒有領導品牌;

  楊濟銘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五六十款產品當中,選擇單價和利潤最低的竹纖維紙巾,並且從頭到尾只賣這一個產品,一年多的時間獲取了1500萬會員;

  楊濟銘通過品類定位的方法,聚焦竹纖維紙巾,做透一個品類,把“竹妃”竹纖維紙巾打造成品牌。

  案例二:

  觸電會會員張萱看好美妝行業,她本身是做滋補品、燕窩出身;

  在微商市場,美妝絕對屬於一個紅海市場,張萱作爲一個外行,可以說毫無勝算;

  然而當她把美妝冠以燕窩的概念以後,開發出新產品燕窩美妝,並開拓出一個新的市場,很多燕窩商不僅賣燕窩,同時也賣她的“朵韻詩”燕窩面膜;

  這樣一個精準的細分市場,讓張萱的銷售業績從零達到了兩個億;

  張萱採用的方法,就是通過橫向營銷思維,將互不相關的兩個概念嫁接在一起,產生新的產品概念“燕窩美妝”,打造出“朵韻詩”燕窩美妝品牌,開拓出一個新的市場。

  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微商市場,爲了讓產品與衆不同、脫穎而出,市場細分(縱向營銷思維)、橫向營銷思維、獨特賣點(USP)、產品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定位等傳統品牌策劃思想大有用武之地。

  微商如何打造產品品牌

  微商打造產品品牌,首先要進行品牌規劃,以著名的互聯網食品品牌“三隻松鼠”爲例,我們看一下品牌規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品牌名稱:三隻松鼠

  “三隻松鼠”這個品牌名稱簡單易記憶、上口易傳播,讓人自然聯想到堅果產品。

  品牌的命名對品牌的傳播以及品牌文化的形成至關重要,“三隻松鼠”這個品牌名稱基本確定了品牌卡通化的賣萌路線。

  品牌理念:慢食快活

  “三隻松鼠”主要產品是堅果、乾果、花茶等休閒食品,“三隻松鼠”倡導的快樂文化很好地體現了產品的精神內涵。

  品牌形象:“三隻松鼠”卡通形象

  “三隻松鼠”萌萌噠的卡通形象,有效地拉近了和消費者的心理距離,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

  品牌故事:“松鼠老爹”的創業故事

  “三隻松鼠”除了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松鼠老爹”的創業故事,還爲官方旗艦店的幾乎每款產品配上精心設計的故事和相關插圖,這些故事有助於誘發消費者對“三隻松鼠”的好奇心和認同感。

  品牌定位:多品類互聯網森林食品

  “三隻松鼠”產品包括堅果、乾果、花茶等,只在互聯網上銷售,提出“森林食品”這一新的品類概念,讓人自然聯想到天然、綠色、新鮮、健康。

  品牌包裝:卡通化包裝

  卡通化的品牌包裝和卡通化的品牌形象一脈相承,惹人喜愛,成爲品牌傳播最好的載體。

  品牌傳播:“松鼠萌工場”動畫片

  “三隻松鼠”沒有讓品牌形象停留在表面,而是把“三隻松鼠”人格化,賦予“三隻松鼠”小酷、小美、小賤不同的性別、形象、個性、價值觀和故事,通過“松鼠萌工場”的動畫片,讓“三隻松鼠”像人一樣活起來。

  其次,還要把品牌規劃的相關內容通過QQ羣、微信、微博、論壇等渠道進行整合營銷傳播,用“同一個聲音”與客戶雙向交流。

  微商由於分衆傳播的性質和特點,打造一個大衆公認的微商品牌確實很難,但是打造微商行業某一個細分市場的知名品牌卻是完全可能的;

  比如微商自媒體領域的“觸電會”、微商母嬰領域的“小小包麻麻”、微商兒童教育領域的“凱叔講故事”等等。

  有的人認爲,小微商就不需要品牌規劃了;

  其實,任何大微商都是從小微商開始的,

  長遠的品牌規劃,猶如“火箭助推器”,

  會有力地推動微商的銷售,

  讓微商越飛越快、越飛越遠!

  微商只有有了品牌才能持續發展,纔不會永遠淪爲散兵遊勇狀態的游擊隊;

  爲產品插上個人品牌和產品品牌兩隻翅膀,產品才能展翅高飛!

  陳敏希在此祝所有的創業者都能成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