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公開信息並不足以縝密推理《流浪地球》這部爆款電影的相關數據,因此Dots 社區爲滿足讀者需求,作了一系列假設,並根據中影和北京文化剛剛公佈的票房分賬利潤數據進行倒算,有如下推測(但也正因爲假設較多,因此推測數據未必準確,還請大家以各方正式公告爲準):

1.《流浪地球》的製片成本可能是3.5億人民幣,肯定低於4.4億人民幣,3-4億人民幣之間是比較靠譜的區間;

2.《流浪地球》的初期宣發費用可能是3500萬人民幣,考慮到後續還有發行方加入,因此最終的宣發費用可能在5000萬人民幣左右;

3.使用20億票房計算,中影獲得的分賬利潤(製片+宣發)爲0.95-1.05億人民幣,北京文化獲得的分賬利潤爲7300萬-8300萬人民幣,主演吳京獲得的稅前利潤推測爲3900萬人民幣,導演郭帆獲得的稅前利潤推測爲1300萬人民幣;

4.如果總票房能達到貓眼預測的50億人民幣,那麼中影獲得的稅前利潤可能達到3.5億人民幣,北京文化獲得的稅前利潤可能達到3.18億人民幣,主演吳京獲得的稅前利潤可能達到1.76億人民幣,導演郭帆獲得的稅前利潤可能達到5900萬人民幣。

《流浪地球》上映以來,好評不斷,貓眼打分已經達到9.3分,累計票房已經達到22.59億人民幣。那麼它的投資方都是誰?各自收益如何?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國產片的總票房要先扣除5%的電影發展基金和3.3%的營業稅(營改增後,這塊變成大約3.75%),剩下的91.25% 是淨票房。在淨票房裏,片方(製片+宣發)約分走43%, 影院分57%。因此這樣折算下來,我們就能算出與貓眼顯示一致的分賬數據。這裏,請大家注意,所謂片方分賬38.98%是包括製片和宣發的。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很多朋友會問,到底什麼是電影發展基金?根據百度百科,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央收入科目,它是按照國務院頒佈的《電影管理條例》而設立的,其目的是爲了更好地促進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繼續執行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度,用於加強電影行業宏觀調控和促進國產電影發行放映。”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繳、使用與管理。電影資金辦是廣電總局的直屬單位,電影專項資金的徵收是按照《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通過電影院按票房的5%上繳到省電影專項資金辦,再交到國家電影資金辦,這5%不單純是製片行業的,也包括放映、發行行業的貢獻,以及《阿凡達》《變形金剛》等進口影片。

那麼在片方佔淨票房43%的分賬裏(佔總票房38.98%), 製片和宣發如何分賬呢?這取決於製片方是否強勢,一般而言,宣發分走43%裏的5-10%, 剩下的歸屬製片方。實際上,我們這裏提到的分賬比例都是指示意義的,實際操作中的分賬規則遠比這些複雜,以戰狼2爲例:

第一級:當《戰狼2》總票房收入不高於8億時,發行方分成比例爲 12%(其中北京文化6.6%,聚合影聯5.4%); 其餘歸吳京的公司登峯國際。

第二級:當《戰狼2》總票房收入在8-15億之間時, 超出部分發行方分成比例總和爲25%(其中北京文化13.75%,聚合影聯11.25%); 其餘歸吳京的公司登峯國際。

第三級:當《戰狼2》總票房收入高於15億時,超出部分分成比例爲15%(其中北京文化 8.25%,聚合影聯6.75%);其餘歸吳京的公司登峯國際。

第四級:如果《戰狼2》票房能達到20億以上,保底方北京文化和影聯還是佔收益的小頭,只能額外獲得不少於7000多萬元的票房分成收入,而吳京的登峯國際作爲最主要的出品方,還將佔據大部分收益,有望獲得不少於4億收入。

那麼《流浪地球》的製片方和宣發方都有誰呢?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流浪地球》有四個主要出品方,中國電影、北京文化、登峯文化和郭帆文化,還有包括阿里影業、騰訊影業、優酷、湖南芒果娛樂等在內的24個聯合出品方,此外還有以北京文化、中國影業爲首的22個發行方。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那麼主要的四個出品人都是誰呢?Dots 社區做了一些整理,情況如下: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中影、北京文化都很容易辨識,郭帆文化也很容易理解,是導演郭帆成立的公司(郭帆持股46%,股權結構見下文)。那麼登峯文化是吳京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吳京間接持有登峯文化90%股權,吳燕間接持有登峯文化10%股權。而坊間曾傳聞,吳燕是吳京的姐姐。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很多人會提兩個問題:《流浪地球》的製作成本到底是多少?中影的投資只有4500萬人民幣嗎?實際上,Dots 社區有聽說一個傳言,就是《流浪地球》的初始製作成本大概在1.6億人民幣左右,但是後來由於沒有足夠預算做特效和後期製作,只好預算翻倍,最終來到了3.5億人民幣。

第一財經在《投資僅好萊塢大片1/4 是什麼令《流浪地球》燃爆?》這篇文章中提到,“有報道稱,北京文化最初出資是在1億多。做特效有點捉襟見肘。果然,電影到了做後期,預算不夠,資方重回牌桌,開始了漫長的談判,有爭吵。最終,北京文化追加了製片成本,有一種說法是,最終的成本,比當初的預算翻了一番。 對於這些說法,張苗並未透露內情,只是表示,吳京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進來的。”

如果我們把上表中三家原始出品方(中影、北京文化、郭帆文化)的初始投資加總,會發現總計是1.475億元人民幣,與傳說中的初始預算1.5-1.6億人民幣非常接近。因此,Dots社區認爲,所謂萬達撤資,應該是不靠譜的說法,因爲從最初預算來看,不需要萬達投資。可能的情況是萬達表示過對《流浪地球》的興趣,但最終因爲種種原因,並沒有投資。

其中,中影在2017年4月28日公告,披露了對《流浪地球》投資4500萬元人民幣。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北京文化則在2017年1月23日公告稱,對《流浪地球》投資金額不超過1.075億元人民幣,其中製片部分投資7250萬元人民幣,而公司墊付的宣發費用爲2500-3500萬元人民幣(墊資相當於借款,在發行人分到票房分賬後,先扣除北京文化墊付的費用,然後在發行人中按照協議進行分配)。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持股46%的郭帆文化則在北京文化2018年的一次公告中披露初始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2019年1月3日又披露追加投資900萬元人民幣。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大家應該會問,爲什麼郭帆文化投資《流浪地球》,卻是北京文化來公告。原來這是因爲北京文化的二股東,持股15.44%的富德生命人壽,是郭帆文化51%股東的主要有限合夥人(LP)。因此郭帆文化投資《流浪地球》,實際上也是在與北京文化發生關聯交易,因此只要郭帆文化投資,北京文化就必須公告。由此,我們才能得知郭帆文化的情況。例如,北京文化公告中披露,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郭帆文化總資產約7134萬元人民幣,總負債約爲7332萬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約爲78萬元人民幣,淨虧損約爲357萬元人民幣。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那麼追加預算是什麼時候開始追加的呢?我們可以從中影2017年年報中發現,《流浪地球》在中影2017年年報發佈時,就已經進入了後期製作階段,並且計劃於2018年國慶檔上線。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但最終延遲到2019年春節檔才上線,Dots社區認爲,這很可能是因爲缺乏資金做後期特效,需要與資方談判追加預算的問題。並且從北京文化公告來看,郭帆文化追加投資900萬元,是 2019年1月的事情,這離影片上線已經非常近了,可見追加預算的緊迫程度。Dots社區推測,吳京的6000萬元也是在後期製作時期投進來的。有人認爲,吳京投入6000萬是不是也可能是借款?Dots 社區認爲既然吳京親口承認沒有收取拍攝酬勞,那麼再借給製片方6000萬的可能性不大,只可能是作爲投資方。而阿里影業、騰訊影業等24個聯合出品方,估計相當部分也是在後期缺乏預算的階段引進的。

考慮到四個主要出品方對製片的投入(包括追加投資),已經達到了2.165億人民幣,再考慮還有24個聯合出品方,因此製片總成本3.5億人民幣的可能性較高。對這個結論,Dots 也找到了佐證:對於電影製片方拿到了中影5000萬美元以及北京文化1億人民幣投資的傳言(合計4.4億人民幣),《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在接受騰訊娛樂旗下《貴圈》採訪時予以否認,他表示電影成本絕對沒有那麼高,在春節檔中屬於成本適中的影片。北京文化1億人民幣投資是公告確認過的,只是實際投資是7250萬元人民幣,2500-3500萬宣發費用是墊資(也就是借款),因此龔格爾否認的更可能是中影5000萬美元的投資。那麼3.5億人民幣制片成本,似乎也符合龔格爾對“成本適中”的定義。

那麼中影難道只出資了4500萬人民幣,而沒有追加投資嗎?我們並沒有在中影隨後的公告、財務報告中找到任何追加投資的痕跡,當然這並不代表中影沒有追加投資(但本文爲計算方便,索性假設沒有追加投資)。

而根據中影今天的最新公告,截至2月10日,按照累計票房20.107億元計算,中影預計分賬利潤(扣除中影對製片和宣發的投資成本)爲0.95-1.05億元人民幣。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北京文化也公告了其根據20.107億票房得出的稅前利潤爲7300-8300萬人民幣。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問題,四個出品方各能賺多少?

如果製作總成本確實是3.5億,中影沒有追加投資,那麼其4500萬的製片投資佔製片總成本的14%。考慮到《流浪地球》宣發規模並不是很大,而北京文化已經墊付了2500-3500萬元人民幣宣發費用(因此該電影的初始宣發費用可能就是3500萬左右),而dots考慮到後續加入了其他宣發合作方,很可能要追加宣發費用,因此假設總宣發費用大約爲5000萬人民幣。中影、北京文化和其他宣發方如何進行宣發分賬,我們不得而知,因此只能先假設中影占宣發較大比例分賬,並對北京文化和其他宣發方也做一些假設。同時按照《戰狼2》的宣發分賬比例,假設宣發佔到淨票房的10%左右,那麼製片佔到淨票房的33%。

那麼根據中影和北京文化使用的票房數據20.107億人民幣,各方的收益情況如下(以下表格是根據中影和北京文化披露的票房分賬利潤倒算得出,由於有很多假設條件,因此下表僅作指示意義,具體數據請以各方公告爲準):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考慮到吳京持有登峯文化的90%,郭帆持有郭帆文化的46%,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吳京獲得稅前利潤大約3900萬人民幣,郭帆獲得稅前利潤大約1300萬人民幣。

如果《流浪地球》能達到貓眼預測的50億票房收入,那麼按照dots 上述假設,各方收益情況如下(由於有很多假設條件,因此下表僅作指示意義,具體數據請以各方公告爲準):

吳京和郭帆這次賺了多少錢?目前也許幾千萬,未來可能過2億

在這種情況下,吳京獲得稅前利潤大約1.76億人民幣,郭帆獲得稅前利潤大約5900萬人民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