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雲南世博此次退出或意味着華僑城將撤出保險業;也有人說,股東的撤出可能與誠泰財險經營情況有關。真相究竟如何?

在保險牌照炙手可熱的當下,資本羣雄逐鹿,然而,卻有個別資本反其道而行。

其中就有云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世博”)。

近日,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僑城”)旗下子公司雲南世博通過重慶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誠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泰財險”)4.75%股權,掛牌價格爲2.736億元,掛牌起止時間爲6月1日至7月27日。

有人說,雲南世博此次退出或意味着華僑城將撤出保險業;也有人說,股東的撤出可能與誠泰財險經營情況有關。

真相究竟如何?

一位接近雲南世博的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儘管雲南世博爲華僑城控股子公司,但早在華僑城入主前,雲南世博已有轉讓股權的相關動議,因而這件事應該不是華僑城主動提出的。”

誠泰財險董事會祕書兼合規負責人詹家偉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本次轉讓的股權僅佔公司總股比的4.75%,只需在監管機構備案處理。而對於誠泰財險經營情況,他表示“經營業績由盈轉虧是事實”。

放棄保險牌照爲哪般

據瞭解,誠泰財險是目前唯一將總部設在雲南的全國性保險公司,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爲40億元,主營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等。

目前誠泰財險共計有11個股東,其中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昆明產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昆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各持股20%,昆明國有資產管理營運公司持股13%,昆明交通投資公司持股7%,雲南冶金集團公司

、雲南世博旅遊控股集團公司持股4.75%,雲南機場集團公司持股3%,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公司、大連百年商城公司、雲南宇恆投資開發公司持股2.5%。

這意味着,雲南世博本次轉讓的股權爲其所持有誠泰財險的全部股權。

工商信息顯示,雲南世博成立於1997年,主營旅遊服務等業務。2016年11月,A股上市公司華僑城全資子公司華僑城(雲南)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0.22億元入主雲南世博。自此,雲南世博成爲華僑城旗下子公司。

此次轉讓信息公佈後,市場上關於華僑城退出保險業的消息接踵而來。《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華僑城,對方表示,“無法轉接相關工作人員” 。

按照上述接近雲南世博人士的說法,早在華僑城控股前,雲南世博已有轉讓股權的相關動議。

在保險牌照“一照難求”的當下,雲南世博爲何反其道而行?《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此致電雲南世博,總機無人接聽。

“(部分資本的退出)或與銀保監會對保險行業的監管趨嚴有關。”江蘇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周建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因爲監管不規範,部分中小險企在經營過程中,通過保險大量低成本融資,如今這條路被‘堵’住,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不過,詹家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股東(雲南世博)出讓股權,主要是希望能夠更多聚焦其主營業務(旅遊業)。”

那麼,在監管趨嚴等因素下,未來資本進軍保險行業的熱度是否會有所減弱?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否定。周建再指出,保險業仍然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誠泰財險由盈轉虧

作爲本次轉讓標的,誠泰財險自身是否存在問題?目前有沒有解決?

今年以來,誠泰財險主要面對兩個問題:其一是停止新產品備案,其二是第一季度淨利潤由盈轉虧。

具體來看,原保監會2018年2月11日向誠泰財險下發監管函稱,隨機抽檢該公司61個備案產品及相關材料,發現其中45個產品存在問題,問題數量合計73個。對此,原保監會要求誠泰財險停止使用問題產品,並禁止三個月內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農險產品除外)。

對於此前暫停使用的問題產品,詹家偉表示:“行業內很多公司均存在問題,並非我們獨有的。在接到(原保監會)通知以後,我們積極應對,總經理親自掛帥,成立領導小組對問題進行整改。目前,銀保監會已同意我們申報新產品,同時被暫停使用的產品經過修改後已可以使用。此外,我們主動註銷了一些用量較小的‘殭屍產品’。”

整體來看,誠泰財險整改已經結束。那麼,此次整改是否對該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

詹家偉表示:“我們目前所做的業務超過6億元,此前暫停的業務佔比僅在5%左右,整體影響不大。”

但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一季度,誠泰財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899%,最近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爲B級,經營狀況由盈轉虧,淨利潤爲-7298.14萬元,而在2017年,公司淨利潤爲8744.14億元,2016年爲3740.35億元。

對此,詹家偉坦言:“誠泰財險經營業績由盈轉虧是事實,我們對此有所意料和研判。今年第一季度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50%,因爲保險業競爭較爲激烈,利潤比較‘薄’,開展大量業務的同時伴隨着所提準備金的增多,因而第一季度出現虧損。”

他還表示:“到今年底經營結束後,肯定是盈利的。”

對於此次股權轉讓,詹家偉表示:“本次交易結束後,我們會把交易情況報告給銀保監會。一般來說,如果股權比例低於5%,監管機構會做備案處理;比例超過5%,監管機構會做審批處理,審批後相關購買方纔能夠成爲公司新股東。本次4.75%的股權轉讓,屬於備案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