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由上海 原《邵廠志》主筆、四團鎮的文史愛好者、知名作家王火清同志編著的《鄉土謎語》一書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已結集出版,國際發行。

《鄉土謎語》序

——姚金祥

在沒有手機、沒有電視甚至沒有電燈、沒有廣播年代的農村,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我們童年時的活動選項,往往是圍坐在門口的場地上,猜着爺爺、奶奶們出題的一個又一個謎語。比如“有腳不會走,無腳走天下”(凳子、船隻),比如“矮勃蘇、眼睛多,喫紅飯,拆黑污”(腳爐),比如“四四方方一塊田,零零碎碎賣銅細”(豆腐),等等。我們這代人,每人隨口都可以說出幾個甚至幾十個謎語。如今早已步入晚晴時期,但幾十年前猜謎的情景卻始終歷歷在目。

近日,原《邵廠志》主筆、四團鎮的文史愛好者王火清先生拿着一本《鄉土謎語》囑我作序,我實在驚喜交集。驚的是他做事速度之快驚人。記得三四年前,王火清先生拿着施雪旺、瞿福根兩位老幹部和他自己共同蒐集的部分鄉土謎語希望《奉賢文史》刊登,但《奉賢文史》記載的都是有關奉賢的歷史資料,具體的方言詞彙、詩歌創作、鄉土謎語等不在刊登範圍,故我建議他進一步蒐集整理,出版一本鄉土謎語專集。想不到如今王火清先生真的已經蒐集編撰成書稿。喜的是他採集的謎語如此衆多,總量八百多個,收入集子的有五百八十多個,而且整理成了動物、植物、食品、自然、地名、生活生產、文體、人體、交通等九個部分,特別值得高興的是,還被批准列入了奉賢“非遺”項目。

我對謎語非常喜歡,但素無研究。只感到它產生的歷史久遠,是民間文學一寶、傳統文化一寶。猜謎語,奉賢方言叫“猜謎謎子”。謎語有事物謎和燈謎(文義謎)兩大類別。《鄉土謎語》中的謎語,主要是流傳在奉賢特別是四團一帶東鄉民間的謎語,絕大多數是事物謎。僅在“地名”中有少量的文義謎,如“雙喜臨門”(重慶)、“一路平安”(旅順)等。粗略皋讀《鄉土謎語》後,有幾點粗淺感悟,請教於作者和讀者。

從《鄉土謎語》,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奉賢農村社會生活發展變化的步伐。比如連枷、紡紗錠子、梭子、水車、火柴、油燈、馬桶、搭碗、鐮刀、鋤頭、扁擔、石磨、磨刀石、蠟燭、燈籠、蘆花蒲鞋、腳爐、鍘刀、牛頭車(獨輪車)、水煙筒、罱泥等謎語所反映的,是奉賢農村的舊事物、舊模樣,烙上的是千百年來稀有變化的農耕文化印記。而手錶、鬧鐘、電燈、消防車、拖拉機、電扇、公交車、避雷針、電熨斗、軋粉機、照相機、手電筒、救生圈、皮鞋等謎語則表時,新中國建立後,奉賢農村逐步變化,農民的生活陸續好轉。再後,空調、冰箱、洗衣機、收音機、電磁波、灑水車、立交橋、摩托車、紅綠燈等內容進入謎語,則明確反映了改革開放年代的新事物、新成果。

從《鄉土謎語》,我們可以感受到它所傳播的是滿滿的正能量。比如“春耕它來到,秋收沒處找,常催快播谷,年年來一遭”,傳播的是布穀鳥的助人爲樂;比如“身小力不小,團結又勤勞,有的搬糧食,有的挖地道”,表揚的是螞蟻的團結、勤勞;比如“海上一隻鳥,跟着船隻跑,衝浪去抓魚,不怕大風暴”,歌頌的是海鷗不畏浪濤、搏擊長風的精神;比如“身上長着滿身毛,路邊河邊喫青草,爲了別人穿得暖,願意剪掉身上毛”,稱讚的是綿羊的自我犧牲精神;比如“有隻鳥,本領高,尖嘴會給樹開刀,鉤出害蟲一條條”,點讚的是有專業技術的啄木鳥。而“長腳小兒郎,吆喝入洞房,偷喫硃砂酒,拍手一命亡”以及“兩邊小鬍子,生的小牙齒,賊頭又賊腦,喜歡偷油喫”,則是對吸血者(蚊子)和偷油者(老鼠)的極力鞭撻。

從《鄉土謎語》,我們可以明顯地欣賞到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豐富多采。燈謎的謎底範圍,要比民間的事物謎廣泛得多,猜起來難度比較大,主要流傳在有一定文化修養的成人之中。但事物謎,由於主要是在勞動人民中口口相傳,所以它具有語言通俗,形象生動、朗朗上口的特點。奉賢流傳的民間謎語也不例外,有些謎語讀着甚至可以自然而然地令人啞然失笑,比如“我不嫌你老,你莫嫌我小,剪刀來做媒,一世同到老”,這個謎語把果木生產中的“嫁接”技術擬人化,好像是一對老少配的夫妻,趣味橫生。再如“不洗倒乾淨,洗洗不乾淨,不洗有人喫,洗了沒人喫”,用一種類似繞口令式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

從《鄉土謎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奉賢民間謎語的地方特色。奉賢是江南水鄉的一部分,水鄉特色在謎語中十分鮮明。奉賢靠海,又多浦塘涇浜,如黃浦、和尚塘、金匯塘、橫涇、程何浜等等,故與水有關的謎語,也就非常多。如螺螄、蝦、魚、蟹、蚌、海鷗、帶魚、烏龜、彭蜞、泥鰍、鱉、螢火蟲、黃泥螺、蓮藕、腰菱、茭白、水、冰、釣魚、救一圈、罱泥等等謎語即是明證。比如“罱泥”,是件農活,謎面爲“姐妹兩個一樣長,放下去,張開來,立起來,閉攏來,拖進船,倒出來”,把罱泥時的動作分解得活靈活現,十分清楚明白,只要是見到過罱泥的人,都能猜出此謎。甚至食品“餛飩”的謎面,也都與“東海洋”“潮水”“網”有關:“白布包菜秧,一記拋到東海洋,聽到潮水響,拿起網來張。”把下餛飩的辛苦勞動說得趣味無窮。我萬分欽佩我們奉賢人的祖先,他們幾乎把日常生活中所經歷過、看得到的各種事物,都融入到了民間謎語之中,爲後代奉賢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鄉土謎語》,我們還可以記住難以忘懷的鄉愁。謎語集中的許多事物謎,不僅像我在本文開頭寫的那樣,看後就想起了小時候自己的謎語故事,而且現在許多事物都很少見到,有的已遠離我們而去。但通過謎語,比如“動物”中的刺蝟、布穀鳥、蠶、紡織娘、螢火蟲,“生活生產”中的鬧鐘、火柴、頂針箍、竈山、經圈、犂頭、紡紗錠子、織布機、連枷、水車、秤、線團、燈籠、小瓦、鋸板、門閂等等,可以永遠地記住它們,不必擔心它們被歷史所遺忘。

王火清先生採集鄉土謎語,可以說到了癡迷的地步,不僅自己肚皮裏的全都挖了出來,而且還走村訪宅,四處採集,幾乎跑遍了四團全鎮,利用各種場合,逢人便問,有收穫就記下。正是此種日積月累、鍥而不捨、永不放棄的做事態度和辦事精神,才成就了今日的成功。

我在衷心祝賀《鄉土謎語》出版的同時,寫下上述文字,聊以爲序。

二O一八年十二月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王火清,1943年2月生,初中文化,農業技術員和助理政工師職稱,奉賢區四團鎮楊家宅村良民13組人。清貧農家出身,1961年初中畢業回家務農,在農村先後任生產隊會計,大隊民校羣師組長,黨支部政宣委員、大隊長,黨支部書記等職,1984年7月調至平安鄉開發公司(邵廠籌建組)工作,1985年任副業大隊黨支部書記,邵廠建鄉後先後任邵廠居委,事業支部黨支部書記和鎮黨校常務副校長等職,1998年退休。因本人是一名土記者,退休後先後被奉賢報社、縣廣播電視臺和東方城鄉報聘爲特約記者(通訊員)和特約通訊員,以強烈的事業性和責任感,寫了大量的新聞稿件,分別在區和省市級媒體上發表,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和獎勵,成了全區聞名的腿勤手勤的土記者。同時還主筆編寫了一部32.5萬字的《邵廠志》,並在2000-2004年的區年鑑中採寫了原邵廠鎮和平安鎮的有關資料,還參與上海改革開放二十年系列叢書《奉賢卷》和《平安續志》的撰寫工作,著作有《王火清新聞作品選》和《鄉土謎語》等,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家鄉的各項政治活動,曾多次獲得鎮“十大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和區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在從事新聞工作的實踐中,因本人文化功底淺薄,寫不好文章,好在較早領悟“先天不足後天補”的真諦,始終恪守“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條,發奮學習“爬格子”,不斷充實自己,並有所收穫,粗略算來有100多萬字,但因3次建房和1次動遷不少文稿散失。這些文稿既反映了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小浪花,也記錄了我個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足跡,爲了積累資料,不使流失,出版過一本《王火清新聞作品選》,今出版的《鄉土謎語》爲第二本著作,在此我要向當地領導和關心我採訪的同志致以誠摯的謝意。

用謎語留住鄉土記憶

——聽四團鎮鄉土謎語傳承人王火清講述謎語故事

流傳在民間的謎語,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四團鎮,76歲的王火清就是這樣一位“收謎成癮”的人。他花了整整3年多時間,收集了當地583條鄉土謎語,並梳理成冊;他堅持每年在學校、社區和企業用方言講解鄉土謎語,喚起了越來越多的四團人對鄉土文化的眷念與熱愛。他說,要用謎語留住一份鄉土記憶。

鎮內鎮外四處尋“寶”

專注從事“收謎”工作,要從3年前說起。3年前,王火清做了一個決定:收集和整理四團鄉土謎語,致力於鄉土謎語的發揚和傳承。

他首先通過回憶整理出自己小時候猜過的謎語。他陸陸續續整理出了上百條四團鄉土謎語。爲了找到更多謎語,他還養成一個習慣,不管走到哪裏,凡是碰到7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向對方打聽老謎語。

這些年,他陸陸續續走遍了四團每個村。又聽說,有些同鄉人在鎮外居住,他便一次又一次往鎮外跑,就爲了和他們聊聊過去的事。通過這種方式,他也收集到了不少寶貝。

謎面反映時代變遷

鄉土謎語收集過程,其實就是展示時代變遷的過程。王火清介紹,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有農戶編了一則“三頭六眼八腳,兩頭計算策劃,中間性命不着”(謎底是二人扛着賣豬去)的謎語,就生動反映了當時家家戶戶以養殖業爲主的生產情況。又如“夜裏躺壁腳,日裏翻跟頭”(謎底是脫粒麥子的工具),就說明了當時農民還是靠體力來勞動的,且勞動工具也很落後。

爲了讓謎語更成系統,王火清還對同主題謎語進行分類,至今共有動物、植物、食品、自然、地名、生活生產用品、文娛體育、人體共8篇。在四團當地,就有不少人將謎語作爲生動教材,說給孩子聽。

王火清說,四團鄉土謎語,是奉賢唯一乃至整個上海都所剩不多的傳承了數百年的口傳文化。他希望通過努力,讓這一富有鄉土特色的文化遺產能夠廣爲流傳,“勾起越來越多人的鄉愁”。

記者:孫燕

用民間謎語留住鄉愁

流傳在民間的謎語,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奉賢區四團鎮,76歲的王火清就是這樣一位收謎成癮的人。他花了三年多時間,收集了當地583條鄉土謎語,並梳理成冊;他堅持每年在學校、社區和企業用方言講解鄉土謎語,喚起越來越多的四團人對鄉土文化的眷念與熱愛。他說,要用謎語留住一份鄉土記憶。

鄉土謎語 流傳百年

鄉土謎語,是奉賢東部地區的先民們把生產生活中的經驗和見聞,用通俗易懂形象化的語言編寫而成,早在清代就已流傳開來。

王火清是土生土長的四團人,從小就在農村長大。他記得小時候村裏的老人們幹完農活休息時,就常常給孩子們出謎題。比如“一個小抽頭,抽出來全是小囡頭”(謎底是火柴),“紅口袋,綠口袋,有人喜歡有人討厭”(謎底是辣椒)。猜謎的過程中,老老少少們放鬆了心情,也增進了感情。因此,許多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奉賢人都對鄉土謎語有種天然的親切感。

八方“收謎” 記憶鄉土

王火清收集謎語有自己的祕訣。他首先通過回憶整理出自己小時候猜過的謎語。有段時間,他隨身帶着筆和紙。有時走在路上,突然記起了一個謎語,趕緊掏出筆和紙記下來,這樣陸陸續續整理出上百條四團鄉土謎語。爲了找到更多謎語,他還培養了一個習慣,不管走到哪裏,凡是碰到7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向對方打聽謎語。這些年,他陸陸續續走遍了四團的每一個農村。又聽說,有些同鄉人在鎮外居住,他便一次又一次往鎮外跑,就爲了和他們聊聊過去的事。通過這種方式,他也收集到了不少寶貝。

謎面生動 記錄時代

鄉土謎語收集的過程,其實就是展示時代變遷的過程。王火清介紹,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有農戶編了一則“三頭六眼八腳,兩頭計算策劃,中間性命不着”(謎底是二人扛着賣豬去)的謎語,就生動反映了當時家家戶戶以養殖業爲主的生產情況。又如“夜裏躺壁角,日裏翻跟頭”(謎底是麥子脫粒的工具),就說明了當時農民還是靠體力來勞動的,且勞動工具也很落後。

爲了讓謎語更成系統,王火清還對同主題的謎語進行分類,至今有動物篇、植物篇、食品篇、自然篇、地名篇、生活生產用品篇、文娛體育篇、人體篇共八篇。在四團當地,就有不少人將謎語作爲生動的教材,說給孩子聽。

王火清說,四團鄉土謎語,是奉賢唯一乃至整個上海都所剩不多的傳承了數百年的口傳文化,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一富有鄉土特色的文化遺產能夠廣爲流傳,“勾起越來越多人的鄉愁”。

記者: 李一能

通訊員: 孫燕

(資料來源: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