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浪地球》爆紅背後:北京文化找爆款祕訣曝光!還有得不得說的"割韭菜"黑歷史)

農曆豬年A股開市第一天,憑藉《流浪地球》票房逆襲,電影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000802.SZ)以一個漲停板喜獲開門紅。

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2月11日),北京文化開盤即一字漲停,然後多次炸板,隨後又封上漲停,總市值突破100億元

但好景不長,第二個交易日,2月12日,北京文化開盤翻綠,股價急轉直下,當日報收14.25元/股,下跌1.79%。

股價的大起大落,恰恰反映了北京文化這個資本推手的AB面:一面是爆款頻頻備受關注,一面是股價高位下跌;一面是因爆款賺得盆滿鉢滿,另一面,業績卻沒有出現與之對等的飛躍。

在北京文化因頻繁押中爆款而被高唱讚歌的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是上述“特別”之處。

頻中爆款背後的祕訣

“我們沒有一味地去追求爆款。”2月12日,一位北京文化接近管理層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

“一開始,我們並沒有認爲《流浪地球》會成爲爆款。春節檔競爭很大,《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等電影都有很高的市場關注度,我們壓力也很大。其實就是本着不虧錢的策略去投資的,並不是要賭一部電影的成敗。”

“本來預計(《流浪地球》)票房能有10個億,不虧錢就行,沒想到它會成爲票房冠軍。”

言語之間,北京文化對《流浪地球》的走紅似乎也感到意外和驚喜。

根據2月11日晚的公告,截至2019年2月10日,北京文化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爲7300萬元-8300萬元,彼時依據的票房收入爲20.107億元。

目前《流浪地球》還在上映中,票房再創新高。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12日17點30分,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到25.21億元。這也意味着《流浪地球》已經超過了《復仇者聯盟3》在中國創造的23.9億的票房紀錄,成功躋身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

貓眼電影專業版預測,《流浪地球》的票房將達到51.91億元。如果按此前公佈的數據簡單折算出收益和票房的比例,預計北京文化最終收益或達2億元。

截至發稿,貓眼實時數據顯示,《流浪地球》票房已達32億,遠遠拋離賀歲檔第二名的《瘋狂的外星人》

儘管北京文化否認押注爆款,但不得不承認,其幾乎一年出一爆款的頻率確實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2017年,北京文化投中《戰狼》,當年實現項目投資效益1.67億元,超過當年淨利潤一半。2018年,北京文化再次投中《我不是藥神》,市場分析其最終獲利或超三億。

《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達9分

北京文化何以頻中爆款?偶然中或許有必然。

2月12日,一位影視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北京文化實際上是一家基本不參與影視製作的影視投資公司,特別之處是公司有一個專門負責投資決策的專業團隊,都是電影行業的專家。相關影視項目都要經過這個團隊,不是單個人決定投不投。”

據悉,這樣的操作手法與其他影視公司有所不同,其他公司分爲一個個的工作室團隊,當項目組出現分歧時,再由董事長決策。

“北京文化不參與拍攝製作,每一個參投項目都由這樣一個專業團隊把關,保證了質量。”

儘管暫未可知該團隊具體名單,但北京文化的“押寶”成功顯然離不開董事長宋歌這一關鍵人物。

宋歌在入主北京文化之前,爲萬達影視總經理,開發的作品有《北京愛情故事》《警察故事2013》《尋龍訣》等,在影視圈已有深厚積累。2013年,宋歌與資深電影製片人杜揚創辦了摩天輪文化傳媒,同年後者被北京文化收購,之後宋歌出任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和總裁。

此後,北京文化收購了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兩家影視文化公司,併成功吸引知名影視投資人婁曉曦、金牌經紀人王京花加盟。這樣一批人集合起來,形成北京文化的文娛夢之隊。

難以支撐的股價,不穩健的業績

硬幣總有另一面。

北京文化爆款頻出的B面,是難以支撐的股價,以及並不穩健的業績。

2月11日,北京文化以一字漲停迎接農曆豬年。然而,投資者的歡呼聲還未落地,12日,北京文化股價掉頭向下,較前日下跌1.79%。

有意思的是,在春節休市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大盤暴漲,但北京文化全天下跌,當日下跌2.22%。

結合11日的龍虎榜數據,北京文化買入金額前五位、賣出前四位均爲遊資席位,賣出金額第五位爲機構席位。買入金額共計6497.53萬元,賣出金額2.9億元,總成交金額8.8億元。

一位華東地區私募人士分析:

“換手這麼大,說明很多節前埋伏的資金兌現了。”

“說明節前資金並不看好該電影票房。誰想到票房暴漲,開盤第一天,很多資金想着落袋爲安,當天接盤的散戶爲多。”

而對於12日的股價下跌,該人士也認爲情理之中:

“11日晚,北京文化發佈票房收益公告,等於提前劇透,除非票房繼續超預期,不然沒空間了,所以資金也走了。”

北京文化發佈《流浪地球》票房收益公告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北京文化的股價在《戰狼》、《我不是藥神》爆款出現的階段劃出一樣的走勢。

《戰狼2》上映期間,北京文化股價走勢:《戰狼2》票房大爆後曾讓北京文化在7個交易日股價暴漲超50%,公司市值也因此一度飆升50多億,股價接近翻倍

《我不是藥神》上映期間,北京文化股價走勢:《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北京文化股價在4個交易日再次暴漲超過40%

從北京文化的股價走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當出現“爆款”時股價短期內暴漲,然後迅速回調,長期來看仍處於不斷震盪下行之中。

前述影視行業分析人士認爲:

“好的項目存在不確定性,好的片子出來帶動股市行情,但在這之後,還是會迴歸到一般內容型影視公司的估值水平,這是影視行業的共性。”

但更讓投資者膽寒的是,在《戰狼》推高股價的時點,北京文化曾宣佈高管集體減持,這一波韭菜割得又準又狠,成爲北京文化的“黑歷史”。

與股價波動同樣被人詬病的是北京文化並不穩健的業績,這與股價走勢也相互印證。

2017年,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增加42.57%;實現歸屬淨利潤3.1億元,同比減少40.59%。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歸屬淨利潤4626萬元,如果加上《我不是藥神》的收益,有券商預測,2018年淨利潤將達到4.85億元。

與動輒數十億的爆款票房相比,北京文化的業績表現似乎與之並不對等。

“賭局”就是有輸有贏,押中了爆款,也有賠錢的投資。

如在2017年,北京文化投入2億元參與《二代妖精》5億票房的保底發行,業內測算,票房至少達到7億元纔有可能盈利。結果,《二代妖精》票房“撲街”,最終只有2.92億元。這部電影的損失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收益。

上述影視行業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

“北京文化體量較小,波動性較大,一旦有一兩部電影片票房不佳,會平衡掉很大部分爆款影片的收益。而像光線這樣的大公司,之所以有估值支撐,因爲公司出品影片數量較多,業績不確定性沒那麼大,票房的平均增長有保障,而且其能夠把控整個製作過程,能保證影片質量。”

隨着北京文化股價遇冷,業內也在發出這樣的聲音:依賴爆款電影並不具有可持續性,一旦利好兌現,就是資金“出貨”之時。

“公司業績的持續性不能指望一個爆款,我們贊同這樣的觀點,公司還是會專注內容生產。”

前述北京文化的工作人員說道。

四家上市公司已獲益超1.7億

《流浪地球》爆紅背後的贏家還有誰呢?

根據院線平臺貓眼估算,《流浪地球》預計獲得52億的總票房。部分券商據此測算,北京文化預計獲得的票房分成收入約爲3.5億元。

2017年,北京文化曾披露公告稱,於《流浪地球》上的總投資爲1.08億元,其中製片成本7250萬元,宣發成本與墊付款約爲2500至3500萬元。

券商由此計算,《流浪地球》爲北京文化2019年財年帶來的總利潤約在2.5億左右。

2月11日晚間,除了北京文化外,還有3家相關上市公司紛紛公告獲益情況。

中國電影(600977)表示,截至2019年2月10日,預計來源於《流浪地球》的收益爲9500萬元-10500萬元。

另外兩家上市公司上海電影(601595)、文投控股(600715)則分別獲益120萬元至160萬元、100萬元。

根據上述公告初步計算,截至2019年2月10日,《流浪地球》已爲北京文化在內的四家公司帶來1.7億元-1.91億元的收益。

上述四家上市公司補充稱,鑑於影片還在上映中,相關收益將隨着票房增加而相應增長,公司將視收益情況適時發佈進展公告。

谷瑩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谷瑩_NN65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