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是马鞍山乡的一个村子,距巍山县城60多公里,是典型的边远山区。

(村口的小河和桥)

我们到达的时候,村里的书记正在进村的小桥旁和村民一起种香橼,看到我们拍摄的同事在新栽的香橼地里收集素材,他一边热情地笑着,一边急匆匆朝我们走来,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路过的村民。

(赶着马路过的村民)

这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庄,在1512人的常驻居民中,95%为彝族,至2017年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72人。河南村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玉米、水稻,烤烟,其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差较大,既有低热的河谷,又有耸立的高山。

地势复杂,生产力受限,河南村一度成为重点扶贫村庄。

为了摆脱贫困,村民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因地制宜种植了香蕉、芭蕉、核桃、芒果、红雪梨等农产品,但是收效甚微,于是,2016年,在河南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常健的带领下,村民开始广泛种植本地出产的香橼。

(成熟了的香橼)

“我们本地的香橼不像其他地方的,我们的香橼最大的特点是水分多,又甜又脆,在外形上也很好区分,它尾部是梨屁股形的,不像其他地方的香橼是尖的。”李书记在介绍起河南香橼的特点时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到现在,河南村已经种植了1450亩香橼,据李书记说,河南村种植香橼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当地村民在自家院子或其他空阔处种,从最开始的村民自种自销到现在,村里的香橼没有向外界购买过树苗,用的都是村里本土的香橼树嫁接移栽而成。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香橼的甜味,另一方面也杜绝了外界香橼苗可能存在的一些疾病,同时,还保留了品种的纯粹,一举多得。

(挂在树上的香橼果)

香橼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霜,不耐严寒。河南村年均日照时长2252小时,年均气温17.3℃,最冷月气温5~10℃,昼夜温差大,极其适合种植香橼。

因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落后,香橼的销售面临诸多问题,盛果期亩产3700公斤的香橼时有销售无门的情况发生,在过去的2018年,更是因为市场不景气,许多香橼结了果却掉在了地里,多亏了李书记带头的党支部通过自己租车,将产品拉到县里卖给本地农产品加工公司的方法将村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邻村而过的黑惠江)

河南村香橼种植基地位于邻近黑惠江,海拔1570米以下的山地区,我们进村时桥边新种的100亩香橼是李书记的一个大胆尝试,他将低热的河谷旁开辟出来一块空地,种上香橼,想看看种在低热河谷的香橼是否会比现在已经长成的香橼更甜,水分更多。

左天文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今已脱贫),其妻子和母亲均患疾病,妻子因为膝盖类风湿长达十多年,严重影响做农活,他的母亲如今已经93岁高龄,也已经失明了十多年。在种植香橼之前,左天文一家的收入来源主要为玉米等农作物收入,收入极有限,如今种植了4亩香橼,加上毕业的长子已经开始工作,于是成功脱贫。

河南村像左天文家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更严重的也有,然而,看着李书记忙前忙后为村民的脱贫做的努力,我们相信这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刚栽的香橼,3年后就开始结果了。)

精准扶贫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在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普通又伟大,带领村民们积极发展新产业的李常健书记,奔波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以及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进行扶贫的项目,“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电商就是干。”行动,是最好的助力。

小科普:香橼具有利膈止呕、和中化痰、疏肝理气的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