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饱受疾病折磨疼痛不已,术后疼痛及下肢麻木即刻消失,次日便可下床自如活动,患者术后下肢疼痛症状立即消失……

记者从番禺区中医院获悉,该医院骨伤三科(脊柱外科)刚刚采用脊柱微创新技术——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 ,为一名患者成功摘除了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患者的疾患困扰。

患者术后下肢疼痛症状立即消失

26岁的张先生,2015年受伤后出现腰痛及右下肢痹痛,至今反复发作。1个月前,张先生再次出现剧烈腰腿痛,经保守治疗后疼痛仍持续不能缓解,饱受折磨,遂到医院骨伤三科住院治疗,经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腰椎痛剧烈且反复,MRI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显著压迫神经,保守治疗难以根治,手术指征明确,但患者还很年轻,无腰椎不稳、椎间盘钙化等腰椎退行性变的情况,若采取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肉,打开椎板,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恢复时间长,术后可能发生腰部疼痛、僵硬等后遗症,幸运的是医院新购置的椎间孔镜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可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该术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成熟的微创手术方案。”骨伤三科主任蔡东岭说。

手术团队在专心致志地手术

张先生在了解病情并听取蔡主任的建议后,最后选择了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术进行治疗。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历时一个多小时,切口仅“钥匙孔”大小,术后患者腰痛及右下肢疼痛立即消失,小张对手术效果很满意,手术非常成功。

蔡东岭主任介绍,本次微创椎间孔镜术中,医院首次引入的新设备——椎间孔镜,作为区属医院第一台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椎间孔镜由美国 Anthony Yeung 教授于1999年首创,2007年进入中国,经过近十年的推广应用,椎间孔镜设备和技术已经大大普及。医院本次引进的椎间孔镜,来自于德国Joimax公司,该公司椎间孔镜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在全球多个脊柱医疗中心数十万例手术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得到了普遍认可。随着技术不断完善,手术适应证由单纯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当今能治疗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椎管狭窄症患者。

椎间孔手术系统清晰显示镜下组织(左);手术切口仅“钥匙孔”大小(右)

蔡东岭主任介绍说,目前以椎间孔镜手术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手术已十分成熟,该手术切口仅“钥匙孔”大小,创伤小,基本不出血,由于不需要剥离肌肉和韧带,不咬除椎板,对人体原来正常组织结构干扰非常小,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此外,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疼痛立即缓解,当日可下地活动,恢复快,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特别适合于年轻以及其他不适合做开放手术的患者,有效克服了传统手术创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部疼痛、僵硬等后遗症的不足,是目前最成熟、最安全、最经济的微创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欢迎,成为脊柱手术新的热点。

蔡东岭医生为番禺区中医院骨伤三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研究型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脊柱分会副主任委员。从医20年期间,他共诊治病人数超过1万余人,其中在番禺区中医院行医期间救治疑难杂症病例超过1800多例,救治危重病人超过450余个,主刀脊柱手术超过1500余台。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郭伟俊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梁颖杏 张倩茵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