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是指在未有生產陣痛之前,羊膜已自然破裂而導致羊水流出。生殖道感染、羊水過多、多胞胎、羊水穿刺、子宮閉鎖不全等,均可能造成早期破水。

懷孕6個月之前,若不幸破水,胎兒存活率不高且早產併發症很多,一般建議終止妊娠。妊娠6~8個月期間破水,則考慮保守期待療法,依狀況給予抗生素、安胎藥或甾族化合物來提高胎兒存活率。妊娠34周以後破水,則先評估胎兒肺部成熟度,若未成熟則先安胎及臥牀休息,待寶寶成熟再引產。

胎膜早破與哪些因素有關

1.性生活

妊娠晚期,子宮的敏感性增加,外界的刺激容易誘發子宮收縮。精液中含有的前列腺素,有激發子宮收縮的作用。性生活過程中,有可能使孕婦的腹部受到擠壓、碰撞,造成羊膜腔內壓力增加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胎膜發生破裂。

2.生殖道炎症

陰道炎、宮頸炎容易引起胎膜感染,導致胎膜破裂。引起胎膜感染的病原體較複雜,有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尤其是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常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不易爲孕婦發現。妊娠晚期性生活也易造成生殖道感染,產前促發胎膜早破,產後還有可能引起產褥感染

3.胎位不正

多胎、羊水過多,由於羊膜腔內壓力過高,容易發生胎膜早破。臀位、橫位及頭盆不稱的孕婦,可因羊膜腔內壓力不均而發生胎膜早破。

4.營養不合理

孕婦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缺乏銅、鋅等微量元素,致使胎膜變脆,缺乏彈性,容易引發胎膜早破。

5.其他因素

劇烈咳嗽、便祕及提拿較重物體等因素,可導致孕婦的腹壓驟增,也易促發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較常見的孕期併發症,其發生率約爲分娩總數的2.7%~17%。胎膜早破的孕婦,除出現陰道流水外,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所以,常易被忽略。但胎膜早破對母兒的不良影響卻是顯著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