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活動的一道天然屏障。人要生活就不能沒有水,但地球上30%的陸地被面積達70%的海洋所包圍,又造成了相互交往的不便。早在5000多年以前,人們大都是逐水草而居,這種遊牧式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殘存於地中海海岸各國的貝都因部落和美洲的吉普塞民族之中。

如果考察一下今天的現代化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鎮鄉村,都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它們基本上都是座落在江河湖海之畔,或是大洋沿岸那些美麗的海濱和島嶼之中。中國、埃及和印度只所以能夠萌發出燦爛的古代文明,與黃河、尼羅河、恆河,以及地中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不無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地球被海洋或江河分割成一塊塊孤伶伶的陸地或島嶼,生活在這些陸地或島嶼上的古代土著人爲了求得生存、獲取食物和進行交往,就利用獨木舟、羊皮筏或各種原始工具來渡水或捕魚。大約在4700年前,古埃及人就開始用木材來造船,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迦太基、古羅馬人也紛紛仿效,所以造船業逐漸在地中海一帶流行開來。

最初,人們造船的目的是用來捕魚或交往,但很快就變成軍事家手中的作戰工具。爲爭奪更多的地盤和財寶,人們紛紛建造更多更大的戰船。到公元前5世紀時,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海上文明古國已經能夠建造象樣的戰船來進行海戰。當時的戰船有單、雙、三層之分,船首裝有銅或鐵造的衝角、弩炮和彈射器,用來發射石彈或箭,後來便可發射燃燒彈和燃燒的火球。古希臘在公元前5世紀建造的戰船被認爲是當時最大的戰船,它能夠載重250噸,設有2-3層槳和多種帆,能夠槳帆並用,所以作戰中機動性很強。

畫像磚上的樓船圖像

古代中國的造船業比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造船業還要發達。早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476)時期中國就開始建造大型戰船,當時的諸侯國已有170多個,濱江沿海的楚國、齊國、吳國和越國造船和航海技術最爲發達,不僅能夠建造很大的樓船,而且組建了獨立的水軍和舟師,能夠在江河和近海沿岸進行一定規模的作戰行動。有記載的最早的海戰是吳國和齊國於公元前485年在黃海進行的黃海海戰,當時吳國率舟師進攻齊國,兩國在黃海海面展開激烈海戰,結果吳國戰敗。

大唐王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造船業相當發達,在船上開始使用鐵兵器和投射兵器,而且建造了配備刀、槍、弓箭的車輪船,指南針開始裝備舟師進行遠航,從而使戰船的機動力和戰鬥力有了很大提高。唐朝受益於海船的發展,當時中西海上往來已相當頻繁,開通海上絲綢之路是那個時期的一大創舉。宋代造船進入鼎盛時期,能造遠洋巨型海船,每年造船3000艘,當時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都領先於西方,指南針導航、用尾舵掌握航向、利用風力提高航速都是那個時代的重大發明。

銅鑑上的戰船紋飾

元代除陸上擴張外還十分注重海上擴張,其外海遠洋航線已達140多個國家,海上作戰能力和規模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除發明了航海羅盤和火藥外,從12世紀開始船上已經能夠裝備火炮,具有較遠距離的攻擊能力。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元世祖忽必列即位後極力拓展疆域。1270年,趕造戰船5000餘艘,訓練水軍將士70000餘人。1273年,又造戰船2000餘艘,訓練水軍約6000人。

到1274年,終於派遣1000餘艘戰船和25000名將士從朝鮮半島出發,第一次東征日本。在對馬、九州等島嶼登陸之後,直逼福崗及佐賀附近海灣,因遭遇颱風,損失戰船200餘艘,人員13000多人。1281年6月,又聚集戰船4000餘艘,水軍14萬餘人,分兵兩路,再徵日本。不料又遇颱風襲擊,損失慘重,未獲成功。兩次海上進攻均遇“神風”,終使元朝水軍喪失了繼續攻打日本本土的信心,遂轉向南域各國,接連攻入印度、安南(越南)和緬甸等國。

《蒙古襲來繪詞》中的元代戰船

明朝始建於1368年,建國初期,由於沿海一帶倭寇盛行,嚴重危害了國家安全,當時的明政府不僅不組織沿海軍民反擊倭寇,反而在沿海一線實行“無人區”,採取“禁海”政策,閉關自守,規定“片板不得下海”,不得在海上與外國人往來。在海防建設上,採取衛所制,從遼東至海南島沿海一線共設衛所54個,千戶所127個。

公元1403年,進入明成祖永樂年間,爲了擴展明王朝的政治影響,宣揚大明帝國的國威,擴大與海外各國的貿易往來,明成祖於1405年開始派遣鄭和率中國強大的海船隊遠航它國。經唐、宋、元等朝代的發展,到鄭和下西洋時期,造船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建造的鄭和寶船長達137米,寬56米,有9桅12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

明鄭和寶船(複製)

航海家鄭和率大小海船400餘艘,將士27000人,30年內七下西洋,足跡踏遍37個國家,遍歷東南亞、波斯灣、紅海沿岸及北非一帶海域,最遠到了東非的索馬里,開創了人類航海史上前無古人、規模巨大的遠洋航程。鄭和所率船隊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次數之頻繁、所到國家之多,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鄭和七下西洋,顯示了我國先進的造船業和豐富的遠洋航海經驗,顯示了明王朝的政治、外交、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巨大威懾力和影響力。當時,世界上還沒有國際法,海洋上還有許多島嶼沒有被人發現或利用,戰爭還被認爲是一國的權利,歐洲小國仍在沉睡之中。即便如此,鄭和在30年遠洋中,仍然未曾侵佔別國一寸土地,未曾掠奪外國任何錢財,堪稱爲一支仁義之師。

17世紀早期,鄭和下西洋寶船的木刻畫

令人遺憾的是,鄭和下西洋卻給中國的遠洋業、造船業劃了一個完整的句號。公元1522年以後,明朝不僅沒有繼承開放海洋和利用海洋的一貫政策,反而又開始推行“禁海”政策。曾經領先世界航海幾千年、且曾擁有強大海軍實力的中國,在它最興旺發達的時候卻主動關閉了國門,“歷行海禁”,規定“任何船舶不得下海,凡出洋下海者,一律問斬”。這種僵化、落後、封閉、保守的觀念一直持續了300多年。(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