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下午,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第二批國家試點啓動儀式在濟南舉行。根據部署,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第二批國家試點將在山東、安徽、貴州三個省開展。

1、福州模式--一個辦法,兩大平臺,一箇中心,兩個基地

2017年4月,福州在全國首發“一個辦法、兩大平臺”,即《福州市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福州)和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服務平臺(福州)。2017年11月,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福州市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開發實施細則》。

2018年6月29日上午,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開工奠基儀式在位於長樂的福州濱海新城舉行,標誌着作爲國家(福州)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區最重要的基礎承載和核心設施項目正式啓動,佔地60.05畝,總投資約30個億項目將於2019年4月份完成封頂工作,2019年第三季度一期建成投入運營。目前產業園已制定《福州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0)》《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暨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發展規劃(2017-2020)》。

一箇中心就是在長樂市建設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包括中心機房建設、健康醫療數據目錄庫建設和中心平臺建設;一個產業園就是在園區內佈局健康服務片區、精準醫療片區、生物醫藥片區、科技金融片區等四個特色產業片區。

兩個基地爲建設健康城市戰略運營基地、健康人文國際交流基地;四大應用領域是發揮“治未病、健康雲、VR產業、醫聯體”四個優勢,促進“健康養生、精準醫療、智慧健康、分級診療”四大運用。

2、廈門模式--開放共享+共建共贏

廈門醫療大數據試點工程選址在軟件園三期起步區內,規劃用地面積2000畝,初步制定了試點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四個階段工作思路和目標。

第一階段,要在2017年2月底之前完成相關方案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工作,全面啓動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項目;第二階段,到2017年底,要建成廈門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併成爲全省大數據中心;第三階段,到2018年底,打造東南健康大數據中心,基本建成覆蓋全生命週期、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大健康醫療產業體系,健康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第四階段,到2020年底,力爭成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廈門模式,健康產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

2017年3月,廈門出臺《廈門市促進大數據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廈門市將力促信息“孤島”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隨着醫療大數據試點工作不斷推進,一批惠民項目在廈門逐漸深入開展,2018年1月國家電子健康卡福建省首發儀式在廈門市舉行。廈門衛計委副主任孫衛表示:“新的國家出臺電子健康卡非常及時。廈門推行的虛擬電子健康卡,將社保卡、健康卡、工作證、臺胞證、港澳通行證等各種居民的證件都可以綁定,另外通過手機終端,領取發放各種卡,支撐全流程的就醫應用。”

3、南京模式--1箇中心,3個應用基地

2016年10月,國家衛計委批准在南京江北新區開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試點建設,根據規劃,爲了確保數據安全,常州將作爲南京的數據備份中心。規劃爲“1箇中心 3個應用基地”四大功能片區,分別是健康醫療大數據存儲中心、國際健康服務社區、南京生物醫藥谷及健康科技產業園,總規劃用地面積約17.3平方公里。“1箇中心”將構建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醫療信息平臺,並培育“互聯網 健康醫療”新業態。“3基地”分別定位爲醫療健康大數據在醫療、養生、養老、培訓等方面的綜合服務應用基地、在生物醫藥研製方面的應用基地以及在高精尖醫療科技研發領域的應用基地。生命健康產業是南京江北新區的主導產業之一。

南京揚子國資投資集團作爲試點項目的具體承辦單位,目前這裏設置了三個機房,存儲容量達52PB,並配置了2340TFLOPS的超級計算機設備。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國內排名第四,排在太湖之光、天河1號、天河2號之後。國家對其的定位是面向東部地區,未來的數據收集至少將覆蓋華東地區3億人羣。

江蘇省8000萬人的個人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及全省174家三級醫院影像資料等健康醫療大數據近期將統一存儲在該中心。與儲存中心同步運作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中心購置了50臺國際領先的基因檢測設備,引進了諾禾致源、雲健康基因、世和基因等一流的基因測序企業入駐,目前是全亞洲最大的基因測序基地,年測序能力達40萬-50萬人次。

4、常州模式--一中心多園區

2017年12月8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常州中心正式啓動。常州市政府及相關單位、部門分別與國內一批知名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發、運營等機構簽署了首批7大類協議。常州市已制定推進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初步構建了“一中心多園區”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格局,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及生物技術等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試點工作具備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和產業基礎。

“一中心”即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常州)中心,中心按“總部+基地+園區”的模式打造。“多園區”分別是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茅山健康頤養產業園、常州西太湖國際醫療產業園、常州生命健康產業園、常州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等園區。

截止2017年12月,常州市已建成了“市縣一體化”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所有公立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交換,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全員人口、電子病歷和電子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存儲數據總量達480T,其中300T已入駐大數據中心。市級平臺已彙集460多萬條人口信息、365萬份電子居民健康檔案和6856萬條診療記錄。

5、山東--“1+4”五大生態系統

山東醫療衛生機構牀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均居全國第一,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前列。與健康醫療相關的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產業基礎紮實,雲計算、大數據、量子傳輸技術全國領先,擁有亞洲最大的第四代浪潮雲計算中心。山東將通過省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採集和匯聚全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健全完善基礎資源、全員人口、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四大基礎數據庫。同時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開放,建立跨部門密切配合、統一歸口的健康醫療數據共享機制,搭建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平臺。

2018年4月27日下午,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簽約儀式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行。濟南市成爲全國首個啓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的試點城市。目前山東全民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已彙集65億多條數據,覆蓋全省1.066億人口,居民健康檔案7650多萬,全省委屬(管)26家數據已經全部打通,17地市超過70%的醫療機構實現對接。

6、安徽--探索建立“全息數字人”

2018年8月,合肥市政府發佈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合肥市將從健康醫療數據的收集、服務以及應用等方面,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與此同時,建設互聯互通試點市、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建設大健康產業園區,發展大健康產業。

目前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建設處於起步和準備階段。據介紹,作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的核心部分,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雲機房建設已經選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裏將存儲、應用、服務、保障國家中部區域全員人口全生命週期健康信息。

《方案》中提出,通過建設中部中心健康醫療數據匯聚平臺,建立中部中心和中部各省健康醫療數據平臺數據匯聚機制,協調中部各省按照“應匯盡匯”的原則和標準規範要求,啓動存量數據匯入中部中心,建成中部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庫。

依託健康醫療數據匯聚平臺,對中部中心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形成基礎資源信息、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個人全基因組數據和電子病歷等健康醫療數據基礎庫。支持各類應用開發主體從個人、醫療機構、疾病種類、藥品種類等維度關聯融合數據,開發面向不同應用領域的主題數據庫,並實現增量數據的實時整合處理。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總部基地位於高新區習友路與孔雀臺路交口西南側,佔地243畝,總投資約15.2億元,是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大健康產業園啓動區的核心區。項目重點聚焦健康醫療產業科研實驗、重視生產到創新服務、市場孵化等佔據價值鏈高端的產業環節,吸引藥物研發、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大健康管理諮詢、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等研發企業入駐,打造安徽乃至國內科技含量高、產業化集聚程度高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總部基地。

7、貴州--雲上貴州

貴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大數據引領作用,把大健康醫藥產業作爲大數據產業的“姊妹篇”來抓,在產業培育、項目建設、平臺發展、產業融合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憑藉生態環境、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優勢,貴州大健康醫藥產業漸成規模,2017年上半年,全省大健康醫藥產業增加值達到529.47億元,同比增長16%以上,佔GDP比重達到9.24%,帶動全省55.46萬人就業。

2017年7月,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融合和共享應用

(一)加快“醫療健康雲”建設。豐富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功能,加強市、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整合省、市、縣三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資源,深化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監督管理等有關業務系統協同應用,構建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拓展建立“醫療健康雲”。加快“醫療健康雲”向“雲上貴州”系統平臺遷移。到2018年,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省、市、縣三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醫療、醫藥、醫保和健康各相關領域數據融合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二)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開放。改造升級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爲核心的基礎數據庫,加強全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實現院內信息化系統和數字化醫療設備接口開放、互聯互通,築牢健康醫療大數據採集應用基礎,加快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數據向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匯聚。研究建立全省健康醫療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完善大數據採集、管理、共享等標準規範,暢通政府、部門、區域、行業間數據共享通道。各級政府要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工程建設運行的領導協調,統籌衛生計生、教育、科技、經濟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農業、商務、安全監管、檢驗檢疫、食品藥品監管、體育、統計、旅遊發展、氣象、保險監管、殘聯等部門,建立統一歸口的健康醫療數據共享機制。到2018年,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全部與省、市、縣三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交會對接,健康醫療大數據與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環境等基礎數據實現跨部門、跨區域共享。

2017年12月貴陽市人民政府與華大基因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開展“民生+科研+產業”大數據合作,建貴州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

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目標的一項創新工程,項目合作內容包括搭建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平臺和信息安全平臺;建設健康醫療人文科技產業園區;引進社會資本,開展健康信息服務;推進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