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江西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同志正在努力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央企、省市縣143個幫扶單位黨組織圍繞建設“三優”幸福新橫峯,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目標努力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深入領會習總書記親臨江西視察工作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爲指針,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會議、市委四屆七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城鄉統籌、三產融合、工農並舉”發展思路,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黨建引領農文旅融合促百姓增收助推穩定脫貧,以不斷鞏固脫貧摘帽成果與同步開啓走鄉村振興之路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爲總目標,始終把維護農民羣衆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項目建設爲主抓手、以改革創新爲主動力、以產業升級爲主方向、以三產融合爲主路徑、以生態立縣爲主戰略、以百姓幸福爲主目標,把城市和鄉村作爲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佈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因爲脫貧攻堅到了最後攻堅階段,既有啃下“硬骨頭”的艱鉅任務,也有面臨邊緣戶返貧的現實壓力,該縣將會以更大的力度、更紮實的措施,不斷鞏固脫貧成果,通過結構調整,致力打造田園綜合體,推進現代農業化助推發展,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爲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和根本落腳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力爭通過農業增效、農村增色、經濟增強、生態增優、文化增智,讓全縣農民享受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最終實現農民增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並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江西橫峯縣既是方誌敏精神首創地和“清貧”精神發源地,又是致力打造的“可愛的中國”搖籃。“竭盡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摘帽攻堅戰”就是我們光榮的使命。橫峯作爲革命老區貧困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讓革命老區人民儘快脫貧摘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目標,實現“縣域經濟更強,人民生活更富”藍圖就是我們偉大的初心和光榮的使命。是啊!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江西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同志正在努力團結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央企、省市縣143個幫扶單位黨組織圍繞建設“三優”幸福新橫峯,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目標努力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深入領會習總書記親臨江西視察工作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爲指針,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會議、市委四屆七次全體會議精神,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城鄉統籌、三產融合、工農並舉”發展思路,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黨建引領農文旅融合促百姓增收助推穩定脫貧,以不斷鞏固脫貧摘帽成果與同步開啓走鄉村振興之路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爲總目標,始終把維護農民羣衆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項目建設爲主抓手、以改革創新爲主動力、以產業升級爲主方向、以三產融合爲主路徑、以生態立縣爲主戰略、以百姓幸福爲主目標,把城市和鄉村作爲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佈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大力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堅持城鄉聯動、整體推進“兩手抓”的創建思路,一手抓秀美鄉村創建與鞏固提升,一手抓城市創國衛和創省文“雙創”工作,堅持城鄉建設聯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把秀美鄉村建設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做到“一區兩園”與城市發展逐步融合,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起來;積極做好“城鄉統籌三產融合工農並重”,根據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特點,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着力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多爲農民羣衆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不斷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到強基礎、補短板,力促企業轉型升級,開啓鄉村振興、全面小康、富民強縣新徵程,始終把農民羣衆的利益訴求放在心中,不斷提升服務農民羣衆的能力,讓羣衆能夠感覺到組織的魅力和力量,感到勞動有幹頭、生活有盼頭、前程有奔頭,真正享受到美好生活,全力建設“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小而強”的“三優”幸福新橫峯,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和方誌敏誕辰120週年等系列紀念活動獻禮!

堅持黨建引領輸血和造血雙管齊下,重點推進產業扶貧長效化。首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產業是棵搖錢樹,是經濟的基礎,有了它,鄉親們纔能有喫不完的果子、使不完的錢。鄉村振興,離不開現代農業、鄉村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的拉動。脫貧攻堅,從輸血變造血,同樣也離不開產業支撐。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黨政有職責,社會有責任,民衆有義務。該縣把“秀美鄉村”創建與全域旅遊、精準扶貧相結合,通過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文化生活靚起來、讓鄉風民風好起來,繪就了一幅幅“幸福新橫峯”的美麗畫卷。如今“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已成爲“全省的樣板”,其創建經驗在江西省內得以推廣,打響一張靚麗的“橫峯名片”,榮獲“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縣委書記饒清華先後六次在省市會議和省外作典型經驗介紹,如今的秀美橫峯一躍成爲江西樣板,旅遊人氣火爆全國。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推進創新“黨建+產業扶貧”模式,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拓寬貧困羣衆穩定增收渠道,發揮“造血”功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真正走出一條促進長遠發展的脫貧致富之路,爲我縣成功取得脫貧摘帽這場硬仗勝利鋪墊了堅實的工作基礎!是啊!今年以來,橫峯縣委圍繞“脫貧攻堅再出發”目標給全縣11個鄉鎮(街道、場辦)黨委及時下發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目標責任書,縣人大還將開展春季問計劃、夏季問落實、秋季問面貌,冬季問成效“一年四問”活動,在實現今年減貧941人目標任務同時,確保脫貧不返貧,脫貧有增收。該縣不斷堅持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做到輸血和造血雙管齊下,63個村黨總支(黨支部)在大力推行“七個一”產業的基礎上,實施縣扶貧開發公司帶領“鄉村集體經濟主體+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有效對接方式,推進產業扶貧長效化,持續實施“百千工程”,推進產業主體建設,培養農村黨員和新型致富能人,貧困戶實現產業對接全覆蓋、多疊加,確保脫貧羣衆有穩定收入來源並通過產業帶動全縣百姓增收致富促穩定脫貧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爲實現2017年脫貧摘帽,橫峯把脫貧攻堅作爲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以“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工作爲扶貧抓手,大力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充分發掘傳統產業優勢,積極做優“扶貧+現代農業”文章,做旺“扶貧+農旅融合”文章,做好“扶貧+電商”文章,旨在實現2.6萬人脫貧、22萬橫峯人民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助力鄉村振興,爲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打下堅實的基礎!夏天的梯田,是一片青蔥稻浪,生機盎然,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拾級而上,依山勢而彎曲,順坡度而塊塊遞進,高低錯落,層層向遠處延伸,清風拂過,逆光下的梯田猶如一張綠毯在風中飄揚,景色如畫。梯田,那山坡上的風景,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方式,也匯聚着人類的智慧。羣山之間,那無以計數的梯田,彷彿是一曲迷人的交響樂,醉人心魄。放眼望去,晨霧、夕陽、老牛、人家還有宛如蛛絲一般的田埂,泛着銀光的水面,就彷彿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入夏以來,禾苗瘋長,梯田上禾苗青青,每陣山風吹過,都盪漾開綠色的波浪。橫峯縣葛源鎮石橋村高山梯田位於葛源鎮北部,距橫峯縣城約44公里,村域面積約9.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2000餘畝,多數爲梯田,其中梯田約1000畝,層層梯田逐級而下,彎彎曲曲的線條,巧奪天工,曲線婉約動人,構成一幅生動的鄉村畫面,壯觀且迷人。葛源梯田也被譽爲“江西十大秀美梯田”。橫峯縣葛源鎮石橋村和關田村梯田美景四季如畫。近年來,橫峯葛源以梯田景觀爲載體,通過秀美農村建設、鄉村旅遊建設,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因地制宜,以農業種植業嵌入,大力發展四季有花的生態農業,種植了油菜,紫蘇,油茶以及各類觀賞花卉等,把石橋梯田建設成當地休閒度假、鄉村旅遊觀光,和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美景田。一則:饒清華調研扶貧和防汛等工作。《幸福新橫峯》李志聰微信報道:6月21日,饒清華深入葛源鎮、岑陽鎮調研扶貧和防汛工作。縣委副書記李海星,縣委辦主任嚴志平陪同。“成家了嗎?”“工作多少年了?”“最近主要在做什麼工作?”在葛源鎮扶貧工作站,饒清華親切看望了堅守在崗位的扶貧工作人員,對大家始終保持緊張有序、精神飽滿的工作狀態表示肯定。饒清華說,扶貧幹部要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發揚特別能喫苦,特別能戰鬥的工作作風,堅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實現人生價值,並要求鎮村和部門要關心關愛扶貧一線幹部,及時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把扶貧幹部作用發揮好,把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落實好,進一步提升脫貧攻堅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水庫有多大儲水量?連續降雨水位升高了多少?”在黃源水庫,饒清華實地察看了水庫周邊生態情況,並與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交流。他要求繼續鞏固提升水庫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水庫的生態保護力度,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倖心理,時刻繃緊防汛這根弦,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把準備工作做得更紮實些,嚴格落實防汛措施,全力確保安全度汛。當天,饒清華還深入葛源鎮上坑源林場、葛源村檢查指導鄉村振興和衛生環境等工作,並參加了週末大掃除活動,督查櫻花大道衛生情況。二則:饒清華在蓮荷鄉調研。《幸福新橫峯》見習記者鄭行祥報道:今年6月3日下午,縣委書記饒清華先後深入蓮荷鄉黃藤村、夏陽牧場、藥植園、縣客運中心在建項目等地調研。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必良隨同調研。在黃藤村葛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饒清華會見了江西中醫藥大學朱衛豐校長率領的“大有葛爲”學生創業團隊一行,雙方就共同協辦好教育部主辦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進行對接並交換意見,“大有葛爲”團隊還在種植基地爲當地農民進行葛種植技術指導。同時,雙方就葛產業發展方面達成共識,一致希望通過加強政校合作,充分整合政府與高校的人才、科研技術、設備裝備、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合作平臺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實現葛產品研發突破,積極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體系,最終推動葛產業高質量發展。隨後,饒清華實地察看了黃藤村鄉村建設情況。饒清華在講話中強調,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是關鍵抓手,黃藤村要利用資源優勢緊緊扭住中藥種植產業這個牛鼻子,積極構想,全力打造一片竹果林、一片花草藥,構建“有花、有果、有景、有樂、有效益”的農業產業模式,助推秀美鄉村建設。饒清華指出,近年來,黃藤村打造秀美鄉村意願很強、積極性很高、信心很足,秀美鄉村建設要堅持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實施,堅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原則,統籌整體佈局,要做好“五拆五清”等前期工作,希望村兩委以及村民理事會積極主動作爲,有力助推黃藤村秀美鄉村建設早日落地實施。在夏陽牧場,饒清華指出,前一階段夏陽牧場建設力度很大,牧場框架結構已經拉開,整體佈局不斷優化,當前景區建設要“靠船下篙”、順勢而爲,要從“構圖”轉變到“細描”階段上來,圍繞遊客需求,在提升景區品質上深下功夫,不斷完善觀賞、遊樂、研學、休閒等功能,提升景區蓄客能力,把景區繪成一幅生機勃勃的靈動畫卷。在藥植園會議室,饒清華聽取了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作的2017-2018年秀美鄉村項目審計進度彙報。饒清華指出,在秀美鄉村建設中要始終看緊“錢袋子”,確保建設資金安全,通過對項目審計全覆蓋,牢牢盯住秀美鄉村建設過程中的風險點,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爲秀美鄉村建設保駕護航。對當前審計工作,饒清華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加強審計工作進度,在6月底前全面結束審計工作;二是摸清項目建設情況,全面掌握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底數;三是梳理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對關鍵區域、鄉村要加大審計力度,對違法違紀問題要深挖徹查;四是進行一次審計工作,就要總結提升一次,要通過此次審計,總結出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特色經驗,爲秀美鄉村建設做指導。在調研期間,饒清華還實地查看了縣客運中心項目建設,就項目建設進度、工程質量、施工安全提出要求。三則:嘉興市政協到我縣考察。《幸福新橫峯》記者薛南報道:6月21日,嘉興市政協副主席孫建華率考察團一行到我縣考察,市政協祕書長徐有林,縣政協副主席程世爐陪同考察。孫建華一行先後到葛源鎮烈士紀念館、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考察紅色文化工作。考察中,孫建華一行詳細聽取了方誌敏、邵世平等先烈的革命事蹟介紹以及我縣對紅色文化保護工作的做法,仔細觀看紀念館內陳列的各種珍貴文物、文獻、照片等資料,並向革命烈士紀念館敬獻了花圈。通過參觀,大家對我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及方誌敏、黃道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有了全面瞭解,對革命先輩精神的實質內涵有了更加直觀的感性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一段段往事追憶着革命先烈的一生,一幅幅圖片展示了信仰與信念的力量,讓人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洗滌靈魂,堅定信念。同時橫峯在保護紅色文化上有很多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下一步將會把好的經驗做法帶到嘉興。”考察結束後孫建華說道。

堅持黨建引領,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標準建設。建設田園綜合體是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有力舉措。“田園綜合體”既是指綜合化發展產業和跨越化利用農村資產,又是當前鄉村發展代表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載體,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爲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田園綜合體模式既賦予了農民及其從事的產業自主“造血”的功能,還是檢驗脫貧農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並走向脫貧致富奔小康最得力的一條新路子。記得去年7月29日至30日,中共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冒着酷暑帶隊前往宜春市高安市對“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項目進行考察,參加考察的人員有楊學園、程學江、黃必勝、周文斌等縣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巴夫洛公司總裁肖文陪同考察。正值盛夏,呼吸着帶有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考察團一行穿行在如火如荼興建的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裏。大草坪、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區物聯網大棚、青少年第三空間、蝴蝶谷、房車營地、茶道館、民宿村等已基本竣工,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城鄉一體的美麗“田園大城”呼之欲出,“田在城中、城在田中、人在景中”的畫卷迎面鋪展。饒清華一行在考察中認真聽取了高安市推進巴夫洛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介紹,項目的高標準定位、設計、建設、管理、運營給考察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饒清華表示,從巴夫洛田園綜合體項目看到了宜春高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的信心與決心,高安市舉全市之力支持、服務、推動項目的做法,都是值得我們橫峯縣認真學習的寶貴經驗,需要我們在今後的鄉村振興和田園綜合體建設工作中學習與借鑑。饒清華指出,田園綜合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載體,考察團要充分學習借鑑宜春市高安巴夫洛項目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對田園綜合體建設進行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在項目的物理空間、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再提升,努力建設出具有橫峯特色的一流的田園綜合體,考察團還來到萬年縣貴澳農旅數據小鎮產業園和天下第一陶博物館考察學習農業產業發展和稻作文化、陶文化。記得去年8月1日,橫峯縣委書記饒清華在縣政協主席楊學園,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必勝,副縣長周文斌,橫峯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縣委辦主任嚴志平陪同下深入蓮荷鄉進行調研,並就該縣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建設開展調研還召開了座談會。饒清華實地察看並聽取了相關情況彙報,就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推進情況進行了交流。江西巴夫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陳峻就相關項目具體實施提出了意見與建議。饒清華指出,田園綜合體作爲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有助於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能夠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他強調,要充分聽取專家及相關部門的意見,科學制定田園綜合體的總體設計方案,合理佈局功能分區,全面加快田園綜合體總體建設;要進一步完善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道路、景點、主題文化等項目建設,打造出有特色、有亮點的現代農業;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提高站位,帶動周邊村容村貌發展,形成區塊輻射效應,實現特色產業、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旅遊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創新推行貧困戶受益模式。該縣採取入股分紅、基地務工、返租倒包、託管經營、公司(合作社)帶動等形式,幫助貧困戶財產性增收和分紅性增收;因老、病、殘等原因無法外出務工的農村貧困人員也有了用武之力,各種種植、養殖基地在農忙時節的用工荒同時得以迎刃而解,努力開展全民創業促增收,做好“環鄱賽”等以節促旅大文章。該縣把未來三年定爲“實體經濟年”、“全民創業年”和“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年”,充分發揮橫峯民間資本雄厚,創業創新活躍的優勢,大力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推進全民創新創業,形成千軍萬馬闖市場、千家萬戶辦實業的良好局面,特別是在橫峯先行先試發展小微企業,實施“扶微工程”,推行服務外包,完善三個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創業培訓體系、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好一個基地(九甲產業創業園示範基地),讓更多農民“洗腳上田”去創業,發展農業合作社以及農業龍頭企業,使農民在創業中增加收入。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該縣以景區的理念規劃全縣,以景點的要求建設鄉村,以秀美鄉村爲平臺,借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把村莊當景點來經營,推行土地流轉,吸收村民入股,村民變股民,村民在公司從事各項工作,既盤活耕地,又吸納了富餘的勞動力,並連續五年積極承辦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等賽事,尤其是該縣連續成功承辦第七屆、第八屆和第九屆環鄱賽,吸引了周邊縣市區近3萬人來橫峯觀賽並帶來消費給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努力辦好“美食節、油菜花節、荷花節、甘蔗節、葡萄節、割蜜節”等節慶活動,打造具有橫峯地方特色的賽事文化和節慶經濟,通過節慶活動開展,帶動農民參與鄉村旅遊的積極性,促進農副產品向特色鄉村旅遊產品轉變。橫峯秀美鄉村建設讓許多在外務工的村民看到家鄉的發展機遇,近兩年多來,有許多外出務工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或者直接創業。該縣搶抓鄉村休閒旅遊有利時機,大力發展旅遊電子商務,將休閒生態旅遊與農村電商扶貧緊密結合,創新發展模式,使鄉村旅遊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需求定製化。目前橫峯縣各個鄉村旅遊點藉助互聯網搭建了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了大力宣傳,通過圖文並茂甚至是視頻的方式,很快吸引到旅遊者青睞的目光,讓更多的人來體驗橫峯特色鄉村旅遊,通過網絡和電子商務,讓橫峯縣鄉村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走向更遠的市場。如今在“互聯網+”的助力下,未來橫峯縣鄉村旅遊的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該縣依託綠水青山,借生態旅遊之力,在精準扶貧施策上狠抓“非公黨建+生態旅遊”出實招,通過“公司帶動”與“合作社引領”等模式,帶動更多的貧困村增收致富,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從而有力助推該縣成功脫貧摘帽並開啓走鄉村振興之路。近兩年來,該縣實現鄉村旅遊人次10億,增長35.6%;實現旅遊收入20億,增長37.5%,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創意農業已成爲橫峯縣新農村建設中另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激勵22萬橫峯人民爲加快建設“經濟結構優化、民生髮展優先、生態環境優美”的“三優”幸福新橫峯而紮實工作! 脫貧攻堅是手段,富民強縣是目標。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上饒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橫峯縣雖然順利實行了脫貧摘帽的目標,全縣上下將會繼續在縣委書記饒清華團結帶領下,以省委提出“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24”字工作方針爲主抓手和路徑圖,堅持黨建引領幹羣用心作畫助力新一輪橫峯大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精神狀態,對脫貧攻堅工作加以認真總結,及時總結工作經驗與教訓,以更大的功夫,做更細的工作,加強問題整改、補齊短板、提升質量,確保“黨建+脫真貧、真脫貧”見成效,確保羣衆認同、社會認同。因爲脫貧攻堅到了最後攻堅階段,既有啃下“硬骨頭”的艱鉅任務,也有面臨邊緣戶返貧的現實壓力,該縣將會以更大的力度、更紮實的措施,不斷鞏固脫貧成果,通過結構調整,致力打造田園綜合體,推進現代農業化助推發展,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爲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和根本落腳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力爭通過農業增效、農村增色、經濟增強、生態增優、文化增智,讓全縣農民享受鄉村振興的發展成果,最終實現農民增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打造“可愛的中國”搖籃,共同建設好“三優”幸福新橫峯並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江西橫峯縣委黨建辦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