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我們村是貧困村,一直在踏踏實實幹事,你們不妨去村裏看看。”這是掛在廟荒村支部書記鬱林英嘴邊的一句話。9月14日,“小康路上•看鄉村振興”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來到林州市黃華鎮唯一的貧困村廟荒村考察。

廟荒村位於林州市區西側,轄7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全村245戶、765人。2000年之前,因爲村裏缺水、土地薄弱,糧食產量只有500斤左右,村裏人靠外出打工維持生活。

留不住人,村裏就沒有活力。

2016年8月,廟荒村在第一書記陳軍的帶領下開始對村內進行改造,通過對村子進行整體規劃,改善基礎設施,整治村容村貌,打造“渠畔人家”特色鄉村遊,大力發展民宿,短短兩年時間,如今的廟荒村已搖身一變成爲產業扶貧的先進村。

走進廟荒村,已不見了往日的泥濘,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青石板路,村邊紅旗渠水潺潺流過,帶來一絲清涼的花木氣息,用紅磚、麥稈泥堆砌成的牆體散發着太行山腳下原始的韻味,在一處石階旁,一位村民正在悠閒的剝着花生。鬱林英介紹說:“剛開始因爲窮,很多的投資商來到我們這裏看一下就走了,最後只有一位設計師說,我給你們打造不要錢,就是爲了讓你們村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機會來之不易,但是我們在規劃打造民宿的過程中要求,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不能動,七八十年代的紅磚房不能拆,要保持村莊原來的整體風貌。”

△劉明生家的民宿

劉明生是廟荒村第一個敢於喫螃蟹的人,他率先將原有的6間土坯石板老房和6間磚房打造成爲以住宿、餐飲爲主的農家風情小院供遊客使用,兒媳婦也從縣城回來幫忙。劉明生說:“開了民宿之後,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現在來我這自己拿着食材,住一天只要80塊錢。”

思想要解放,日子才能好起來。

爲了讓村民解放思想,支持民宿建設,林州市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廟荒村村民可以貸款5萬元發展民宿,3年免息,由村委會擔保,黃華鎮政府會爲修建民宿的村民免費送去空調、電視。鬱林英介紹說:“通過這些扶持政策,我們村民的思想也發生了改變,之前結婚要錢、要房子,現在只要600塊錢。”如今,廟荒村人均收入已從2015年的4000多元上升到現在的8000多元。

據瞭解,廟荒村一共22戶40人貧困,去年脫貧13戶25人,今年還有9戶15人,預計年底全部脫貧。(田凱中)

△廟荒村村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