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在石牌校区举行校园开放日暨部分高校招生咨询活动,三个校区各院系、相关部处及部分学生社团在活动现场展示我校各专业的办学特色、教学条件、科研成果及校园文化等内容,并提供报考等咨询服务,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华师招生工作。

广东招生计划约5700人

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计划7020名,比2018年增加计划700名,其中师范生计划2490人,比去年多200多人。在广东省内招生计划是5775人,其中师范类1898人,非师范类3877人。

今年华师继续开展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共招收60名,主要为汕尾市海丰县、陆河县和惠州市龙门县培养本科师范生,培养对象在华师基本修业期内免除学费、住宿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资料费和实习实践费,还发放生活补助费,其中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进行考试或考察,派遣到定向县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华师今年新增11个专业招生,分别是计算机学院的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城市文化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国际联合学院8个中外联合培养专业:财务管理(中澳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中美联合培养)、电子商务(中澳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中英联合培养)、法语(中法联合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中澳联合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中澳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中英联合培养)。

师范类在提前批录取

华南师范大学(院校代码:10574)在广东省普通类师范专业在提前批录取,普通类非师范专业、艺术类、体育类在本科批录取。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批次均安排在第一批本科(合并批次的省份安排在本科批)。

另外华师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设院校代码2057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设院校代码30574,中外合作项目金融学专业设学校招生代码70574。华师文科、理科类专业录取先按 “专业志愿优先”,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即先按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录取)。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专业志愿”的方法录取。

新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零门槛”申请专业转出,经新专业学院考核同意后在第三学期转入新专业学习。

报考建议:

有意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爱好,结合该校近三年的最低投档排位填报志愿。

华师师范类专业在提前批录取,非师范类专业在本科批录取,建议在提前批填报志愿的同时本科批也填报,如提前批没有被录取,本科批还有被录取的机会。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学生可在师范与非师范各专业零门槛申请互转。

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兴趣爱好结合华师近三年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选好六个专业,合理排序。第一专业非常重要,因华师在专业安排上第一专业按“专业志愿”优先,近三年来,相对热门的专业第一志愿基本录满,第2-6专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

服从调剂是指服从华师同一批次一校三区所有专业的调剂。当考生填报的六个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华师直接把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仍有缺额的专业

华师五大特色培养方式:

“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学校以“正式课程”为核心,构建以“师范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创新师范教育:强化师范优势,实施与学科专业教育相对独立的教师专业教育。

推行“大类培养”与“通识教育”:强化多学科培养,以大类划分为基础,统整大类必修课程平台,要求大类内的学生共同修读大类中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大类必修课程,支持学生拓宽学科思维,发展专业兴趣。以强化跨学科、跨文化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创新创业”“艺术修养”“文化传承”“社会研究”“科学思维”“道德推演”“多元文化”七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鼓励多学科的视角和跨学科的学习。

推进国际化本科教育:根据学校“两高两化”(高青人才内培外引、高端平台培育建设和国际化、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实施全日制学生赴境外交流资助计划,目前与国(境)外90多所院校和机构开展了110多个学生交流学习和实习项目,鼓励本科生追求卓越发展、国际化发展。

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基础-专业-综合”三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徐静 通讯员 胡庭胜、杨柳青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高鹤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崔素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