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就不向消費者道歉了嗎?

等了好幾天,消費者還是沒有等來同仁堂對“過期蜂蜜”的誠意道歉。

去年,有媒體曝光同仁堂子公司委託鹽城金蜂生產的“北京同仁堂蜂蜜”存在回收過期蜂蜜、涉嫌更改生產日期的惡劣造假問題。2月11日晚間開始,作爲上市公司的同仁堂向資本市場披露了此事處罰結果: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場,被罰了1409萬元,正在召回;同時,子公司同仁堂蜂業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之後,北京市紀委市監委認爲此事“造成國資嚴重損失”,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羣等3名企業領導幹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被罰1409萬,子公司“被廢武功”,向資本市場披露了被處罰信息,上級紀委也追責了,該走的程序都走了,甚至資本市場也輕易選擇了“原諒”,2月13日、14日兩天,同仁堂股價都漲了,但是,似乎少了什麼?那就是對消費者的道歉,對玷污了同仁堂聲譽的真誠懺悔。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可是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了近三百年的古訓,也是中華商業誠信精神的重要載體。但是,這次同仁堂(哪怕只是子公司)還是出現了回收過期蜂蜜的嚴重失信敗德事件。

當然,直接回收蜂蜜的是鹽城金蜂公司,但是同仁堂把這些過期蜂蜜退回加工商時,真不知道會怎麼處理嗎?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呢?同仁堂作爲授權商的品控又體現在哪裏?畢竟,這麼多消費者願意多花錢買“北京同仁堂蜂蜜”,可不是衝着小加工商去的,買的是中華老字號的品牌和誠信。

以同仁堂樂家爲故事原型的電視劇《大宅門》裏,因爲有偷工減料的問題,白景琦當衆燒了價值幾萬銀元的成藥,正是這股“硬氣”才保住了中華老字號的信譽。而這次同仁堂只是例行公事,在資本市場上做了信息披露,卻並沒有直接向消費者道歉,這對得起那些一輩子只喫同仁堂藥材的大爺大媽嗎?這對得起那些把同仁堂的誠信故事寫進作文裏的孩子們嗎?

還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很多老字號、知名品牌盲目追求市場佔有率,不願意賺製造業的“辛苦錢”,變身品牌授權,想躺着賺錢,甚至有的直接異化成爲“賣貼牌”,只要給錢就可以用自己幾十年、上百年的品牌,而且還不嚴控商品的品質。結果“賣貼牌”的經營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向消費者收“智商稅”。這次同仁堂的“過期蜂蜜”也該打醒那些“賣貼牌”的老品牌,要知道好品牌“百年成之不足,一朝毀之有餘”,要對得起百年基業,要對得起消費者的信任。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這是作爲近三百年老字號的同仁堂最該懂的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