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三木水


在東方文化中,“情慾”是一個很難去公開討論的話題。

因爲,這大多數都會和“不正經”、“浪”、“不知廉恥”、“不要臉”聯繫到一起。

但是,“情慾”這件事情,比我們着急忙慌地裝作“假正經”要重要的太多了。

有什麼不能談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婚姻中的情慾”這件事。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我的一位做婚姻諮詢的男性來訪者,因爲兩個人夫妻生活不和諧,在老婆的勸說下,來到我這裏諮詢。

曾有過一個細節。

一般來說,這位來訪者會提前5分鐘左右,來到我的諮詢室外等候。

這一次,他來早了。

以至於,當上一個案例的來訪者做完諮詢出門的時候,他倆正好打了一個照面。

諮詢室的等候區比較狹小。兩個人,“狹路相逢”。

這本來是沒有什麼。

但是,我卻發現我的這位來訪者臉上表情“異常尷尬”。

作爲一名諮詢師,來訪者的這些“特殊表現”,等都等不來。

自然我也不會輕易放過。

鑑於他是我的一位長程來訪者,我們諮訪關係比較牢固。

於是,我對他進行了詢問。

諮詢師:你看起來好像不太舒服?來訪者:是的。諮詢師:發生了什麼事?來訪者:剛纔我在門口,碰到上一個來訪者,我覺得很尷尬。諮詢師:爲什麼尷尬?來訪者囁嚅半天,最後說:我感覺好像點“公主”被人撞見了一樣。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來訪者認爲:自己的情慾本身,就是一個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甚至是骯髒和不乾淨的東西。

這當然是這個個案的突破點:他和妻子之間不和諧,其實是對自己慾望的防禦。

不僅如此,這也是中國人普遍對“情慾”深藏不露的看法:情慾是不能說的,上不了檯面的,甚至是骯髒的。

電影《情聖》中的情節,幾乎是很多中年夫妻感情現狀的寫實了。過的好好的,其中一個人玩了命地想出軌。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情聖》劇照

是感情不好嗎?

雖然不能說像談戀愛一樣如膠似漆,但是,作爲一對相濡以沫、生兒育女、耳鬢廝磨了十來年的夫妻,感情算不錯了。至少沒有硬傷。

其中一個人是人渣?

除去電影中肖央扮演的老公“拼了命地要出軌”這一個瑕疵之外,這也是一個對家庭負責、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掙錢養家的一個普通中年男人。你說有多人渣?其實真沒有。

老婆管的不嚴?

代樂樂扮演的老婆,可不算省油的燈,精明強幹的一個女性:自己工作不錯,家庭經營的也不錯,裏裏外外一把好手。老公有個風吹草動,也是很警覺。

沒有硬傷啊。

那到底是怎麼了呢?一切都好好的,“按理說”,應該很不錯的日子,怎麼婚姻中就沒激情了呢?一個人就要死要活地要給自己創造機會出軌呢?

這就是我們無數中年人婚姻的現狀。

這個問題,也是無數中年婚姻中,叩擊靈魂的問題:到底怎麼了?一切好好的,怎麼就沒激情了?對彼此再沒慾望了?

婚姻中的情慾,到底去哪兒了?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一個也許讓你絕望的事實是:

從心理學角度講,從喜歡一個人到戀愛,從戀愛到結婚,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感情濃度”逐漸遞減的過程。

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你指向對方的情慾,越來越低。

只是,有的人,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快感延續的更持久一些。

如何延續,就是“親密關係”處理的問題。

在這個“感情逐漸變淡”的過程中,有三個分水嶺:戀愛,結婚,生子。

這聽起來真的很喪,不是嗎?

這三個節點,明明應該是兩個人關係不斷更進一步發展的“里程碑”,怎麼就成了終結兩個人感情濃度的“墓碑”了呢?

有果,必然有因。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從精神分析角度講:

喜歡一個人,是個人的感受,你喜歡的是你心中認爲這個人的樣子,這個階段,你其實是把自己心目中理想伴侶的形象瘋狂投射到了對方身上,是一個自己“意淫”的階段;

確定戀愛關係,你就已經超越了一個人“意淫”的階段,而更多地開始看到對方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結婚,就更現實了,所謂“門當戶對”就是這麼來的。


在心理發展上,這三個階段本身,就是對立的。

而並非我們想象中,似乎是一致的。

這三個階段中,每向前推進一個階段,你們的關係就更加穩固和牢靠一些。但是,這種牢靠本身,就是以抵消前一階段“感情的快感”爲前提的。

也就是說,你們的關係越往前進展,關係越穩定,越深入,你們的感情濃度,也就是“感情快感”,就越低。

這就能解釋一些常見又讓人不解的現象:

爲什麼曖昧階段是感情濃度最高的?躲在被子裏聊天發信息,樂得像個傻子,忍不住要想對方,想起來就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揚;

爲什麼確定戀愛關係之後,逐漸就淡了呢?

如果確定戀愛關係,感情逐漸變淡,再拖個幾年不結婚,兩人很可能就都沒有結婚的慾望了,而如果結了,也就結了。

其中,第三種就是典型的將兩個人的關係,用“婚姻”的規則,固定到現實層面,而感情的濃度,已經很低了。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除此之外,婚姻,作爲規則層面的東西,會帶來身份;身份,會產生焦慮;維持身份,需要耗時耗力。

比如,我們在戀愛時,是戀人的身份;結婚後,分別獲得了丈夫和妻子的身份,還增加了兒媳婦和女婿的身份;生孩子後,又增加了父親和母親的身份。

每一個身份,都需要我們耗費時間去做維持這個身份對應的責任。

而這些,都會擠壓我們作爲愛人帶給彼此的空間。

塗磊曾說:中國女人,有女兒性、有母性,但是,缺乏妻性。

爲了維持婚姻這架機器完美運行,我們需要的是每個人按照規則,各司其職,不出錯。激情,是最不需要的東西。


除此之外,消耗婚姻中激情的,還有喜新厭舊。

很遺憾,喜新厭舊,確實是一個原因。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所以,婚姻,從一定層面上來說,是反人性的,但是,符合社會和道德規則。

婚姻中,最不應該期待的,就是愛情。

好的婚姻,可以過的很和諧、有親情、有友情,但是,愛情,尤其是持續的愛情,太難。

問題是,婚姻可以沒有激情,但是,當初促使兩個人相愛並走入婚姻的東西——對另外一個身體的能量——卻不會消失。

在一段形同枯槁的婚姻中,無處安放的,不僅僅只是我們的感受,還有我們的對另外一個身體的能量。

那麼,我們無處安放的情慾,又指向哪裏?既然婚姻中無處安放,自然就指向外。這個時候,出軌,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並不是我們“浪”,這是人的“本能”,本能的背後,藏着我們的生命力。

這就是真相。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中年夫妻,不配有情慾


這個時代,我們不缺道德的衛道士,我們缺少的是:真相。

我們都不是孩子,我相信,這些真相,你能夠承擔的起。

我們當然不提倡出軌,但是,正視“生理本能作爲人的本能驅動力之一,重視“生理本能”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作用,纔是我希望提醒大家的。

所以,出軌,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背後的心理動因,纔是生命的真相。

知道了這個,我們纔有機會,去重新思考兩性關係,去努力經營一段關係,並且,在一段關係出現裂痕之前,做更多的努力。

總得有人告訴我們這些真相,才能讓我們活得更明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