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祖在五千文聖典的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以言說的。縱然人們試圖從多個方面對道的存在作出解讀,但均是對道的某一種情態的描述,卻難以企及道的整體面貌。對於究竟什麼是道,有道存德之人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道祖在文中也給出了明確的解答,其曰:“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道祖指出,唯有尚未明白世事的小孩子纔是真道的最佳象徵。

老子(資料圖)

專氣致柔,復歸於嬰兒

縱觀整本《道德經》會發現,道祖對嬰孩是極力推崇的。文中共出現三處對嬰孩的直接描述,分別爲: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10章)”此處是在講,假若人們能夠如同嬰兒一樣結聚精氣以致柔和,實現精炁神不耗散,便可以獲得如永恒大道一般不滅不亡之體;

“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20章)”此處是說,在面對人世間的喜怒哀樂等事時,有道之人的內心永遠都是如一潭清水一樣澄澈不興,其心境就像初生嬰兒般天真無邪。他總是會對自己的人生保持隨遇而安,不會爲身在何處而煩擾心神。修道的真理在於,只有保持原始純真的混沌狀態,纔不會被世間的陰陽利害所傷害;

“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28章)”此處是說,得道者始終能夠保持虛懷如谷、柔弱處下的姿態,其匯聚普天下的思潮就像可以大海可以彙集天下的溪流一樣,包容萬物又不生倦怠。當人們能夠以此德行作爲自我本然之表現時,也就可以復歸於嬰兒的心無瑕疵的狀態了。

從這三處對得道之人與未明事理的嬰孩之間的對比中能夠發現,道教所推崇的得道後的柔弱、混沌、包容等狀態都與嬰兒自然表現出來的狀態無異。因爲尚沒有被成人所推崇的功名利祿沾染,所以嬰兒的喜怒哀樂都是出自本身最直接的反應,他們的所作所爲沒有任何目的和陰謀,於是在嬰孩的身上就可以表現出整部《道德經》所敘述的根本之道,即“自然”和“無爲”。

抱朴歸真(資料圖)

自然之態,闡修道之理

在《道德經》中,道祖並不只是把嬰孩作爲一種比喻或象徵,而是從嬰孩所表現出來的自然之態中參悟到了道的某些屬性,並由此闡發出諸多修道理論,具體又可以分出如下不同的層次:

其一,嬰兒具有不爲世間好壞美醜所執着的特徵,成人世界所謂的“文明”法則在嬰兒的世界中不成立,他們只會考慮我需,且不會因爲對某項事物的喜好或憎惡而產生貪嗔癡愛等七情六慾。

明代末期傑出思想家李贄曾作《童心說》一文,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爲不可,是以真心爲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最具童趣的近代大家豐子愷先生也認爲孩子是純真自然的最佳代表,他認爲唯有童心是沒有受到世俗塵埃矇蔽的,是一種“清淨心”。以此爲鑑,修道之人一生所追求的修行,便是一點點磨去因塵俗矇蔽而產生的心性上的魔障。先除卻心上貪戀,才能從大千世界中修出身心清靜。如嬰孩一般心中無染着,這是修道第一關。

自然(資料圖)

其二,因爲嬰兒具有不辨善惡的特性,所以對成人所給予的一切都會全盤接受。在他們的世界中,善惡、美醜、陰陽是無分的,這正是修道所追求的原始混沌狀態。

混沌狀態具有包容、不爭等特性,修道者所追求的混沌在於“有容乃大”,既可以兼收幷蓄,同時又不失真我。南華真人在《秋水》一文中,已經把此層修道境界的妙處說得很是明白。文中描繪的沾沾自喜的河伯象徵修道小有成就的階段,只有見到了大海的能容和廣博,纔會明白真正的道是包容和不爭的。恰恰又因爲其包容與不爭,所以才能成就其無限、無垠,所以才更能表現出現恣意的逍遙。相比起第一層的身心清靜,修道至這一境界後便要實現從世俗到超脫的逍遙遊。前者是忘塵,此處則是忘心,南華真人謂其曰鯤鵬之大化。

其三,嬰兒是沒有被成人世界的各種法則所介入的特殊羣體,所以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情態——不論是哭鬧、歡喜、渴飢亦或者屎尿——都是一種本能反應,是“自然”。

在嬰孩的世界中,餓了喫、困了睡是最基本的法則,這恰恰與“老道老道,喫飯睡覺”這句俗語相合。但這種喫飯、睡覺不是基於貪懶,而是因爲心中明淨無掛礙,除卻了人事浮雲,一心只用在最實際處。修行的基本要義在於,以修持的理論去指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平常的行爲,達到使所有的行爲都出自本然所驅的慣性使然。當不再使心用心而達“我自然”,這便是修道的第三個層次,是真正實現了忘忘的境界。此層之忘,便是忘卻塵、忘卻心,更要忘卻“忘”這件事,只留自我本然,從而使實現學道、修道再到得道三層級的超越。

清靜(資料圖)

立足於以上三層不同的境界,即可成爲一個至真至性的修道人。但在道祖看來,這樣的修行尚不足夠,一個真正的得道聖人最終還需上升至“天地不仁”的高度。正如嬰兒在釋放自我需求的時候從來不會去計較其他人的喜歡與否,因爲一旦產生計算,便又陷入了心機的漩渦中。道祖講的“不仁”之聖人,實則是將有無、善惡、美醜、陰陽等有形有相之存在混沌爲一體的,不需確立對立與糾紛,彼此之間只有生化,卻無克害。以無分別之心去觀照萬物,萬物自然圓融。能得此圓融之態,才真正是修道有成的表現,而嬰孩正是此混沌圓融狀態的最佳象徵。

南華真人在《大宗師》篇末又告誡說,人之混沌往往在倏忽之間皆可破除,此心一破,分別即出。這對嬰兒來說是成長;對修道人來說,大道就遠在天邊不可追了。修道之人,希望通過坐忘、心齋、忘忘等等多種方法途徑來使自己達到不染塵間纖毫的境界,此不染即是不爲外物、不爲內己所惑,阿當內觀本真時,可保持原始混沌的不寂不滅、不動不搖,真正實現與道合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