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設置“置頂”~

  

  在民國的衆君子中,胡適又是個格外被人推崇的存在。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最有聲望和影響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在文史哲方面的造詣和著述,基本上無人能及,一生被授予的博士學位達到幾十個之多。

  夏志清教授推舉胡適爲當代第一人,“一方面因爲他的爲人處世,真是內聖外王地繼承了孔孟價值的最高標準。另一方面,因爲不論國粹派也好,共產黨也好,反胡陣營中,竟找不出一位學問、見解比胡適更高明的主將堪同他匹敵。”

  ▲胡適

  比學術成就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品行,正直真誠,不迂腐,幽默睿智,性情豁達,文人氣和煙火氣並存。

  魯迅對胡適的印象一向不怎麼好,夾槍帶棒、含沙射影的說了他不少壞話。對於魯迅的批評,在魯迅生前,胡適一律採取充耳不聞的態度,魯迅死後,也沒有跳出來叫過一次屈,更沒有說過一句惡言惡語。

  他的同鄉女作家蘇雪林在魯迅去世後寫了一封長信給他,信中用“舊文字的惡腔調”攻擊了魯迅。胡適很反感這種行爲,回信說,“凡論一人,總須持平……魯迅自有他的長處。如他早年的文學作品,如他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君子之風,可見一斑。

  他喜歡幫人,不求回報,“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爲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沒有人不說他好的。他過世後,有朋友含淚說,“並不是我偏愛他,沒有人不愛春風的,沒有人在春風中不陶醉的。”

  胡適能有春風一般的品格,和他的母親是密不可分的,他的母親是一位偉大隱忍的女性,他說過,“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所以胡適一貫倡導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權益,是舊文人當中極爲少有的具有女權思想,進步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輝的人物。

  他一生只娶了一個老婆,太太江冬秀是個沒文化的小腳老太太,但他與她白頭偕老,糟糠之妻不下堂,成爲學者中的典範。

  這個人的一切都堪稱楷模,只有一個人的存在,成了他人生的“污點”。

  這個人就是曹誠英。

  ▲曹誠英

  曹誠英是胡適的三嫂的同父異母妹妹,也是胡適和江冬秀結婚時候的伴娘,曹誠英叫胡適爲“適之哥”。

  兩年後,17歲的曹誠英在家庭包辦下,和胡冠英結婚,嫁到了胡適的家鄉上莊村。

  但曹誠英在美國留學的哥哥十分反對這樣的婚事,認爲曹誠英不應該放棄讀書。於是曹誠英在哥哥的鼓勵下,離開丈夫胡冠英到杭州浙江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半年後胡冠英和詩人汪靜之也結伴到杭州讀書。

  曹誠英的婚姻在三年後觸礁,據說是因爲她結婚後一直沒有生育,婆婆把胡冠英找回家娶了一個小老婆,曹誠英只好與胡冠英離婚。

  1923年,胡適來杭州遊西湖,在煙霞洞修養,曹誠英和同學一起去看他,一來二去,就產生了感情。

  ▲胡適與曹誠英及友人外出遊玩

  男女之間的情感變化,是瞞不住人的。沒幾天,汪靜之也去看胡適,一眼就看穿他們已經不是單純的朋友關係。

  胡適像陷入戀愛的小青年一樣,拿出自己剛寫的“梅花”詩給汪靜之看,汪靜之一看就知道寫的是曹誠英,因爲他和曹誠英從小就熟識,她的嫂子和汪靜之的媽媽是結拜姐妹,她小時候就以梅花自居。

  曹誠英在煙霞洞住了一個暑假,她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主動告訴汪靜之,自己和胡適要好了。

  之後胡適就常來杭州,一年來兩次,每次兩個人都去住旅館。

  胡適去上海時,也會讓曹誠英去上海相會,這些事情,汪靜之全都知道。

  當時他們的關係是不瞞人的,胡適的同鄉胡樂風就曾親眼目睹曹誠英來上海看望胡適,並幫他洗衣服,他們有點嫉妒,開玩笑說,“你也幫我們洗洗衣服吧。”

  在1923-1925年間,胡適留下了很多展現戀愛時候心情的詩作,比如這首《多謝》:

  

  多謝你能來,

  慰我心中寂寞,

  伴我看山看月。

  過神仙生活。

  匆匆離別便經年,

  夢裏總相憶。

  人道應該忘了,我如何忘得!

  

  這些詩後來被收入胡適的《嘗試後集》中,這個集子共收詩作120首,絕大部分爲白話詩,而且是從未發表過的,是他們那段感情的象徵。

  胡適一度是很想和江冬秀離婚的,但江冬秀不肯。

  夫妻倆經常爲這事大吵大鬧,有一次,石原皋去胡適家,正好趕上他們吵架。江冬秀哭着對石原皋訴說胡適如何對她不起,如何另尋新歡,說到氣憤處,甚至拿着剪刀要刺胡適,嚇得石原皋連忙拉開他們倆。

  有一次,胡適提到離婚,江冬秀從廚房拿出菜刀,“你要離婚可以,我先把兩個兒子殺掉。我同你生的兒子不要了。”

  ▲胡適與妻子江冬秀

  胡適膽小本來就小,又心軟,再也不敢提離婚了。而江冬秀明知道胡適和曹誠英的關係,但她站穩自己的大婆身份,只要胡適不提離婚,隨便由他去。

  江冬秀的潑辣和胡適的愛面子,令這場感情難以爲繼。

  後來曹誠英懷孕了,胡適也不敢要這個孩子,勸她墮胎,並將她送去美國留學,入讀胡適當年讀過的康奈爾大學農學院。

  這之後,胡適寫過很多若隱若現的愛情詩,說明他對曹誠英並未忘情。而曹誠英後來曾經有過兩次戀愛,但都未成功。

  曹誠英將他們之間來往的通信和日記,始終帶在身上。胡適去了臺灣後,他們餘生再未見面,只剩下她守護着這段關係,就像守護着一生最大的祕密。

  抗日戰爭爆發後,她向內地流亡,將6本日記交給朋友保管,並告訴她,“我如果不在了,你看過燒掉。”

  這幾本日記,在日本憲兵搜查亞東圖書館時丟失。後來聽人說流落在街頭,五角一本,朋友去買,結果先被人買光了。

  日記遺失後,曹誠英的手裏只有那些來往的書信了,她一直帶在身上。

  1969年,曹誠英返鄉,不敢帶回去,又不忍心新手毀掉,將材料留給了汪靜之夫婦。並說,“我活着你們保存住,只准你和老伴看,我死了,你一定要燒掉。”

  曹誠英始終孤身一人,輾轉執教於復旦大學、瀋陽農學院,後遭受政治衝擊,最後孑然一生病逝於故鄉。

  汪靜之謹記她的意願,“她的口氣是命令式的”,不肯將材料公佈於衆。所以他和她之間的那段愛情,到底是如何悱惻纏綿、悽婉哀怨,都無法爲外人得知了。

  對這段關係,我真不敢妄加評測,我相信他們彼此之間有真的感情。不過他終究是選擇了和自己的太太白頭到老,有人說這是江冬秀的手段,因爲江冬秀有魄力,有才幹,遇事能決斷,捨得拉下面子來辦事,正好彌補胡適愛面子、性格軟綿的弱點。但女人再能幹,男人若是真的絕情狠心起來,也留不住他。

  胡適和江冬秀的關係,絕對不是靠江冬秀耍狠來維繫的,而是他對她有真實的依賴和欣賞。

  說胡適負了曹誠英嗎?她沒有說過一個字來抱怨。說他情有可原嗎,辜負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又是何等的殘忍。

  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提起胡適時不願意提起這一段,不希望有任何一點污點損害“聖人”的形象,但有的人就是這樣,能夠對得起全世界,卻唯獨辜負了一個人。

  寫到這裏,我想起羅烈,這個邵氏時代的著名港星,前些年去世了。曾經共事的人說他很好人,寬厚體貼,沒有架子。但這樣一個人,手上卻託着一個女人的一條命、一段情。

  美人樂韻長着一雙漂亮的丹鳳眼,是1987版《紅樓夢》劇組演員中最標緻的一個,開始被選中出演鳳姐,後來因爲她戀愛了,執意要走——她愛上的就是這個羅烈。

  ▲樂韻

  羅烈許下海誓山盟,要帶她去那繁華地捧她做明星。她歡天喜地地去了,推掉了內地光輝燦爛的前程,來到了只認識這一個男人的陌生城市。

  羅烈騙了她,他已經結婚生子,而且從未打算離婚,樂韻只存在於他金屋藏嬌的計劃中。

  樂韻在香港演藝圈嘗試發展,因語言不過關結果並不理想,幾年之後,羅烈包養樂韻的事情曝光,羅烈趁機徹底甩掉了樂韻,不甘心就這樣被棄的樂韻幾番上門爭辯,反而給自己留下了案底,生活更加艱難。

  ▲樂韻在電影作品中的形象

  出衆的美貌並沒有幫助樂韻實現鹹魚大翻身,她後期只能靠出演幾部王晶的低檔片子和一部三級片維持生計,熬到28歲,樂韻終於熬不下去了,從13樓的天台上終身跳下,結束了一代美人悲情的一生。

  有網友評論,“一個負心的男人也可能是一個好男人,對所有人講情講義單欺負她,因爲她死心踏地愛他,完全交付,像狗打不走。而當我們評價這個人,這自然是可忽略的部分,哪怕在那女人,是全部的心與命。”

  羅烈當然無法與胡適相提並論,不過有一點是一樣的:一個全世界都稱讚的好男人,卻可能是一個女人的劫數。

  胡適在戀愛的詩中寫,“多謝你能來”,可最後呢,“多謝你能來,但我卻要走了。”

  他有妻有子,萬事周全,一生體面,她卻孤獨終老,怎麼補都補不上靈魂的缺陷,交付了“全部的心於命”。

  有人曾說我是大奶思維,對一切婚外情都抱有敵意。其實我並不迂腐,我就是看得太多了,婚外情不是一定沒有愛,但愛與愛的結果是如此的不對等,不由得叫人對所有類似的關係都滿懷警惕。

  有一種愛情是一個人路過另外一個人的全世界。路過的人看到的是景色,餘生均可懷念,而另外一個人卻被拿走了全世界,再也回不到從前。

  

  

  -END-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源網絡

  近期相關文章推薦

  

  成功的婚外情,並不能和幸福的婚姻劃等號

  《我的前半生》:對偷情的人,最大的懲罰是什麼?

  關於本文

  作者:晚睡。作家、情感分析師,江湖人稱晚睡姐姐。代表作《晚睡談心》《幫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三本暢銷書。

  原創公衆號:晚睡(wanshui01),這裏是與你一起侃八卦、講故事、聊情感,幫你發現你自己的平臺。

  在這裏,用文字引領你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