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人人嚮往:可以長生不老,可以昇天遨遊四海,錦衣佳餚,美女成羣,隨心所欲,無所不能。問題是怎樣才能修行成功呢?高道開出無數祕方。比方辟穀,就是不喫飯,仙人都是無食無泄,仙傳說劉向昇仙後因爲犯錯誤而貶守廁所,錢鍾書已經指出記載之錯誤。比方煉丹,投入很大,每天要喫許多化學品,終於中毒不支,高人說那叫蟬蛻,你看不到是你修行不夠。比方靜修,找深山老林、人跡不到之處,搭個茅棚,塊然獨處,哪天沒有了,就是成功了。

  當然整理仙經,日日誦讀,修煉氣訣,身作丹爐,多積善行,扶危濟困,也都有機會,是否成就,就看機緣了。不過也有例外的,得來全不費功夫,在此舉大仙韓湘爲例。

  韓湘是八仙之一,南宋以後崇信者很多,他的原型就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孫韓湘,在可以考知的其生平記錄中,完全沒有他信道修仙的記錄。那麼他又如何成仙的呢?過程真有些不可思議。

  在編年的唐代文獻中,對韓湘的第一次記載見於韓愈名篇《祭十二郎文》,雲:“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宋人注云: “老成二子,曰湘,曰滂,滂以季子出繼,則湘固宜十歲也。”

  這一年是公元803年,所以可以知道韓湘生於794年。韓愈的家庭有些隱情,現在都清楚了。幼年父親去世,依靠比他年長三十歲的哥哥韓會撫養長大。因此而推測兄弟二人非一母所生,韓愈的雙親應該是老夫少妻,大約都無問題。十二郎即韓老成,估計年長於韓愈, 名爲叔侄,實同兄弟。中年因腳氣病身亡,韓愈悲慟五內,驚天一哭,成此千古名文。此後韓愈官大,韓湘一直隨他生活。直到元和十四年(819),出了一件震鑠古今的大事,給了韓湘以機會。

  這件大事就是憲宗迎佛骨,在皇宮內放了三天,送回去的時候,“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舊唐書·憲宗紀》)。而韓愈提出勸諫,就是有名的《諫佛骨表》,雖是大儒,但似乎不太會立說辦事,稱佛教是“夷狄之一法”,說佛骨爲“朽穢之物”,也就算了,偏偏還要講自古信佛者都不得長壽。憲宗也算是中興之主, 迎佛祈福總是希望益壽延年,何必硬往絕路上趕?於是龍顏大怒, 動了殺心,總算有人求情,改貶潮州——那時很荒涼的地方。

  那年韓湘該二十六了,一路隨侍南行。走到藍田,這是唐朝犯錯誤官員經常送命的地方,韓愈百感交集,於是寫了首詩給韓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計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的性格,當事的時候理直氣壯,事後不免心怯氣虛,本來身體就不好,再南行萬里,估計即將不起,很絕望。

  韓湘還真是個好青年,送到潮州,還堅持學習,四年後終於考取進士,金榜題名。不過此後他的事蹟就不那麼清楚了,僅知與賈島、姚合等幾位詩人都有來往,曾入江西幕府,沒有事功和著作留存。他是否相信過道教,實在不知道,沒有任何記錄。

  此後的變化真是匪夷所思。韓愈反對佛道,主張要“火其書, 廬其居”(《原道》)。用現在的話說,叫侵犯利益集團的既得資源。不過佛家以慈悲爲懷,道家以清淨修身,反對的辦法都很文雅。佛家編造了韓愈在潮州與大顛禪師來往的故事,最多就是證明他言行不一。道家最會編小說了,於是開始編造。最早記錄,見於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九,說韓愈有疏從子侄從江淮來,不讀書,不守紀律,韓愈給以批評,他說自己有特殊技藝,能冬天催開牡丹花,且青紫黃赤,任便皆可。韓愈就讓他變,只見紫牡丹由白轉紅轉綠,居然還在花裏開出了“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兩句詩。這是最早的編派,只是說韓愈不知異術。

  稍晚則有道教宗師杜光庭《仙傳拾遺》(《太平廣記》卷五四引)的敘述,說落拓而有異秉的是韓愈外甥,好飲酒賭博,但術藝更豐富,“玄機清話,該博真理,神仙中事,無不詳究”。韓愈貶潮州後,他來相送,講了一大通修道的辦法,說得韓愈急欲成仙,

  悔不當初。而韓愈所贈的那首詩,又從先前培育的牡丹中開出,足知神仙知過去將來之事。杜光庭最後強調,韓愈最後也依歸了道教,只是“跡未顯”,是潛伏的道徒。這段記載距離韓愈諫佛骨大約一百年,內容當然是說神仙實有,反對者舉止幼稚,韓愈在事實面前棄而從道。原來贈韓湘的詩,變成給外甥的了,外甥當然不姓韓。

  再過一百多年,道教從外丹修煉進而爲內丹自冶,大仙呂洞賓也出而點化世人,韓愈的那段故事也開始落實到韓湘身上。較完整的記載見於北宋後期小說家劉斧的《青瑣高議》,韓湘變成了猶子,自稱能技奪造化,韓愈不信,於是催開牡丹:“花間擁出金字詩一聯雲:‘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未曉其句意,湘曰:‘事久可驗。’”待到南貶潮州,身到藍田,才知事有前驗,佩服何如。於是韓湘點化乃叔,共同仙去。到八仙在金元之間開始排隊的時候,韓湘加入了團隊,仙蹟也越來越豐富。

  從現在可以勾稽出來的線索,大致如此。一切都是無心插柳,陰差陽錯,大約韓湘生前絕不敢有這樣的夢想,最終就這樣, 成了。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類似情況特多。不太會打仗的關羽,死後六百年還只在荊州玉泉山小廟裏啃些殘剩,南宋後因理學家鼓吹正統,小說家編造三國故事,據說他讀《春秋》而知君臣大義,再加滿清皇上的表彰,於是晉身武聖,爵封關帝,廟食五大洲,保佑全華夏。

  莆田林家是唐代開始顯耀的文學名家,《林氏大宗譜》所載甚詳。宋初那位林家小娘子也不知受了什麼委屈,縱身一跳,此後百年也無人提起。直到徽宗時的赴韓使團在海上遭遇大災難,一船逃歸,說是得到她的庇護,於是神蹟不斷,終於成爲東南大神。一切也都那麼不可思議。

  中國民間文化就有如此獨特的風景線。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相信的。

  作者:陳尚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