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週互聯網業界頻頻傳來重磅消息,讓衆多網友大飽耳福,最大的消息莫過於阿里的創始人馬雲,其在今年的教師節上宣佈明年退休,自己將重心轉移到教育和公益事業上,可以說猶如重磅炸彈,在互聯網行業內引起一陣熱議。

而近日,萬達網科大規模裁員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據報道,萬達網科將從目前6000名員工裁至300名,只保留職能部門,這意味着網科人員將從最高峯削減95%!這是一家曾被冠以“騰百萬”光環、被王首富寄予厚望的最紅子公司。按照原計劃,萬達網科2018年就要實現營利,2020年利潤過百億,並進行上市。

最近有消息傳出王健林虧損4000億的消息,爲此也有記者問過王健林,王健林回覆說自已負債4000億,但是有固定資產6000多億,所以財政這一方面完全沒有問題,雖然王健林這樣回覆,但還是可以看出他的心酸,畢竟這可是自已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心血呀。羅馬非一日建成,功夫不是一日練就,萬達創業30年的征程中,王健林經歷過太多殺伐決斷。在2008年金融海嘯,正當大家都恐慌、躊躇不前時,萬達在該年卻一口氣開工七個萬達廣場,結果在海嘯退潮時,萬達得以擠身商業地產的王者地位。正是王健林的魄力,才造就了萬達的征途魅力。

對於王健林的衰敗,馬雲到時沒有特別的遺憾,反而看到看了另一個商機:

馬雲說:創業首先是去做,想多了沒用,光想不做那是烏托邦。很多人享受安逸,而不去創業,實際上等你搞清楚以後就更不會去創業了。書讀的不多沒有關係,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我感謝這個變化的時代,我感謝無數人的抱怨,因爲在別人抱怨的時候,纔是你的機會,只有變換的時代,纔是每一個人看清自己有什麼要什麼該放棄什麼的時候。

互聯網+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商機的概念,互聯網+是跨境和融合,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全面來臨,價值比單純的這個產業更有價值,傳統行業被賦予新的商業價值。馬雲提醒: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①有人覺得我牛,6分鐘說服了孫正義,其實是他說服了我。見孫正義之前,我在硅谷至少被拒絕了40次。②做企業贏在細節,輸在格局。③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懷,細節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從來不重細節,兩個都幹好,那叫太有才!

分享經濟,是互聯網搭建的共享平臺將“沉睡”的閒置資源重新帶入流通領域的新商業模式。在當下,或者說不久的將來,移動互聯網發戰會覆蓋全球,是風口、是趨勢。

直銷是以產品爲媒,以推廣一種新生活理念,以商會友、以友促商,以建立一個營銷網絡組織,最終在利人利已利社會的情況下實現自我價值和良好的效益回報。

從經濟體量來看,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大概2.956萬億人民幣,佔GDP2.8%。而美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爲6000億美元,約佔美國GDP的3%。

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快速增長速度在6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而直銷模式+分享經濟也將魚躍而上,蓄勢待發。互聯網平臺出現,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別人不瞭解的商機,正是你賺錢的好項目。感謝您對小編的關注,您的欣賞和評論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馬雲說:“我無法定義成功,但我知道放棄就是失敗!成功不在於你做成了多少,在於你做了什麼,歷練了什麼!”作爲這個時代草根創業的代表人物,以及繼續在創業路上的先行者之一,馬雲的企業經營論斷或許不能直接給創業者們帶來成功,卻能給予一個提示,一個視角,一個忠告,一個鼓勵,告訴所有創業中的人們,創業不是孤軍奮戰,處處都有同伴。馬雲: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輩子都做事的話,忘了做人,將來一定會後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