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媒體對地理學家李小文和歌手姚貝娜兩個人辭世的報道也能看出,一個科學家地位遠不如一個剛出道的演藝明星。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把明星們拉下神壇,把屠呦呦們頂上熱搜。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有感:科學家爲何紅不過流量明星?

【樂舞專欄】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把明星們拉下神壇,把屠呦呦們頂上熱搜!

原創作者|樂舞

01

人間一道光,

生命中的救世主

屠呦呦團隊最近放“大招”了,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青蒿素是人類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數十億人的生命因爲青蒿素的發現被得以救治。

與此同時,青蒿素對於治療紅斑狼瘡也有效果。也就是說,不死癌症紅斑狼瘡不再是絕症了。

這則消息的推出實屬全人類的福音,我們普通人對這種取得突破的研究可能僅僅只停留在“太厲害了”的階段。

而對於那些正被紅斑狼瘡疾病困擾的人們來說,該是一種怎樣的驚喜。

一個帖子印證了病患們的反應。

作者的室友自從患上紅斑狼瘡後,只能通過喫藥控制。藥品的副作用讓她不斷髮胖,高昂的藥費也讓她家因病致貧。

早上的時候,作者聽到室友在大聲的哭泣,原來室友說她終於有救了,她的哭是喜極而泣。

於室友而言,屠呦呦就是她生命中的救世主。她就像一道光,照射着室友,驅散了她心中的黑暗。

就是這樣令人振奮的消息,6月17日卻排在熱搜10位開外。

6月18日凌晨,屠呦呦團隊的搜索已經滑到36位。

相信再過幾天,這則消息將會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相反,那些流量明星的新聞卻始終在前幾位的排名堅挺。

流量明星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而造福全人類的科學家才應該真正被我們仰望。

或許科學離我們很遙遠,但是科學轉化成的救命良藥卻近在咫尺。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不能忘懷那些奮鬥終生的科學家。

02

從熱搜到現實,

科學家歷來紅不過流量明星

早在2015年,屠呦呦就沒有PK過Angela baby的2億婚禮。

一位是獲得諾貝爾獎,至今在北京只能買半個客廳的科學家;

一位是豪宅廣廈喫喝不愁,辦一場婚禮耗費上億資財的年輕演員;

2個億的婚禮花費和科學家辛苦一輩子連半個客廳都買不到。這種信息讓任何一位有良知的看客都無比心酸。

諾貝爾獎的光環也沒有抵擋住Angela baby婚禮的奢華。

前幾日,景甜宣佈分手的當天,官方發佈了袁隆平種植海水稻、開耕鹽鹼地的消息。

這是一個戰略性的科研攻關,關乎13億人的糧食安全。竟然沒有比拼過娛樂圈一對情侶的分手這樣的小事。

這真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不能不讓人感到悲哀!

從媒體對地理學家李小文和歌手姚貝娜兩個人辭世的報道也能看出,一個科學家地位遠不如一個剛出道的演藝明星。活着的時候科學家不如演藝明星,死後同樣沒法比。

李小文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1985年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地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名譽院長,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

是 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李小文是在辭世後幾天,媒體才發了一條短消息,接着有些媒體僅僅是進行了轉載,送葬的隊伍雖然一千多人,但大多是他的學生。

與此不同的是,姚貝娜在即將離世的時候,很多媒體就開始大肆炒作,深挖她活着時候的各種八卦消息。

無論生前還是死後,科學家都不如演藝明星如雷貫耳,位居演藝明星之後。

我們對靚麗青春的演藝明星耳熟能詳,卻對默默無聞造福人類的科學家充耳不聞。

03

你名利雙收,我低於塵埃

演藝明星們不僅靠靚麗青春的外形吸引大衆的眼球,而且輕而易舉就能獲得豐厚報酬。

你經常在新聞中看到,電視劇中某某小花又摳圖了;

某某小鮮肉念臺詞時,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代替;

女演員拍戲怕水髒,鏡頭只有幾秒鐘,浪費了一百多桶礦泉水……

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片酬收入囊中。

而屠呦呦呢?

你可能只知道她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十億人的生命,可有多少人瞭解,她漫長的人生歲月,是怎麼熬過來的?

爲了找到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屠呦呦3個月翻閱對比640個古方,然後兩年在實驗室埋頭研究,都以失敗而告終。

當她終於在青蒿中發現能治療瘧疾的成分後,又用了2年時間和400餘個實驗,才終於提取出有效藥物。

爲了證實藥物的安全,屠呦呦跟團隊甚至不顧藥物的毒副作用,服下了提取物,成爲第一批以身試藥的小白鼠。

屠呦呦事業的成功註定讓她成爲不稱職的妻子和媽媽。

當別人家圍爐而坐促膝談心的時候,她正挑燈夜戰;

當別人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她甘願承受清貧和孤獨。

演藝明星們露個臉,鈔票唾手可得;屠呦呦們賠上一生的時光,依然身居陋室。

演藝明星們被鮮花和掌聲包圍,陪伴科學家們的,只有無盡的孤寂和落寞。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有感:科學家爲何紅不過流量明星?

04

科技強國,

要讓科學家"紅"起來

英雄枯骨無人問,明星家事天下知。

科技強國,要讓科學家成爲時代的寵兒。

當科學家曾經是許多孩子的夢想,但如今當演藝明星當老闆成爲孩子們未來職業的首選。

演藝明星靠市場機制獲得豐厚回報無可厚非,然而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從崇尚科學、尊崇科學家開始。

其實從來就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無怨無悔負重前行。

屠呦呦的新聞再次淹沒在娛樂八卦中,被擠下熱搜,但擠不走的是她那想着芸芸衆生、爲人類造福祉的情懷。

我們該好好想想,到底應該追求什麼?

是明星背後的短暫繁華,還是科學背後的未來希望。

相信我們心中都有了答案。

明星轉瞬即逝,科學永存人間!

明天,把明星們拉下神壇,把屠呦呦們頂上熱搜!

作者簡介:樂舞,用筆寫人生,感悟世間情。

(本文爲樂舞原創投稿)

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新突破有感:科學家爲何紅不過流量明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