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球時報》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一場兵棋推演頗有幾分即時戰略電腦遊戲的味道,紅藍雙方分別在大地圖根據作戰任務,移動一個個代表各種武器裝備的小圖標“排兵佈陣”。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攻防轉換,藍軍終於在紅軍防空導彈的攻擊範圍外抓住機會,集結12架米格-29戰鬥機對紅軍戰機羣發動突襲——這也是兵棋推演的另一個特色,即嚴格根據武器系統的性能參數、戰術模式以及作戰部隊的體制編制等實際情況進行推演。

(原標題:零距離感受兵棋推演 一特徵令其不同於遊戲)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馬俊】“兵棋推演”是軍事新聞中時常出現的一個詞,但這種號稱能模擬真實戰爭進程的“遊戲”到底怎麼“玩”?恐怕很多人並不清楚。乘着第三屆全國兵棋推演大賽於24日開幕之際,《環球時報》記者現場觀摩了一番。

《環球時報》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大屏幕上展示的一場兵棋推演頗有幾分即時戰略電腦遊戲的味道,紅藍雙方分別在大地圖根據作戰任務,移動一個個代表各種武器裝備的小圖標“排兵佈陣”。據介紹,這次比賽想定主題爲“遠程打擊、防空反導、空海聯合作戰”,作戰地區爲東歐和西亞地區。在《環球時報》記者觀摩的這場比賽中,主守的紅方重點部署了南北兩個防空陣地,並將戰鬥機部署在後方伺機而動;主攻的藍方則小心翼翼地派出兩架戰鬥機“誘敵”,主要空中力量在後方壓陣。當然這是從導演席的“上帝視角”看到的場景,實際比賽的紅藍雙方只能看到各自的部署。

20分鐘的排兵佈陣階段完成後,系統自動啓動推演,根據雙方預先制訂的計劃開始行動。與常見的即時戰略遊戲最大的不同在於,兵棋推演更強調戰略,誰的佈局更好,作戰規劃更科學,誰獲勝的機會就越高。由於兵棋推演往往會出現多條戰線同時發動的情況,儘管對戰雙方可以根據戰局實時調整戰術,但畢竟不可能控制每一個武器裝備的動作,更不存在遊戲迷最爲津津樂道的“微操”技術。這也是兵棋推演更切合實際、不同於遊戲的最大特徵。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攻防轉換,藍軍終於在紅軍防空導彈的攻擊範圍外抓住機會,集結12架米格-29戰鬥機對紅軍戰機羣發動突襲——這也是兵棋推演的另一個特色,即嚴格根據武器系統的性能參數、戰術模式以及作戰部隊的體制編制等實際情況進行推演。一名專業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更高級的兵棋推演參數設置中,還要把當地的城市、民衆等所有影響戰爭的因素都加進去,而且所有參數必須嚴格符合實際情況,這樣的兵棋推演結果才能“模擬真正的戰爭”。像臺軍“漢光”演習的數次電腦兵推那樣,隨意修改本方武器性能以求勝局的做法,完全喪失了兵棋推演的本意,只能淪爲笑柄。

與遊戲的另一不同點是,根據全國兵棋推演大賽的規則,每次兵棋推演結束後紅藍雙方還要進行復盤,並提交推演報告。其目的旨在“兵推的勝負不重要,從失敗中學會打仗纔是目的”。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秦繼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年隨着人工智能(AI)的高速發展,在傳統棋牌類項目中,人類已無法戰勝AI。但在規則更復雜的兵棋領域,AI目前還未能佔得上風。不過通過學習更多兵棋推演的數據後,AI未來有望爲戰場提供高級智能輔助決策。而兵棋推演大賽不但能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素養,還可以成爲國防教育的新手段。

王旭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責任編輯:王旭_NBJS80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