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600多億,高田要破產了?

6月16日,《日本經濟新聞》、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曝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深陷“氣囊門”的日本高田公司終於撐不住了,計劃申請破產。《日本經濟新聞》稱,由於安全氣囊問題導致經營惡化,高田計劃本月內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適用日本《民事再生法》,即破產保護,而高田位於美國的子公司TK Holdings也將根據《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條申請破產保護。

路透社也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預計高田負債總額將超過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3億元),最早可能會在下週申請破產保護,這將是二戰以來日本製造業領域最大規模的破產事件。

負債600多億,高田要破產了?

高田成日本史上最慘企業

財報顯示,到今年3月底,高田面臨的全部債務已經達到3978億日元(35.8億美元),再加上召回費用,其債務總額預計會超過1萬億日元。

這個數字將創造一項新的“紀錄”。 二戰以來,日本的破產紀錄是由松下等離子顯示器公司保持的,當時該公司負債5000億日元,直到去年才全部償還完。

目前,高田家族持有高田公司約60%的股份。“氣囊門”爆發之初,爲了不影響日本的核心業務,高田主張同債權人達成庭外和解。不過,在一些債權人同意對其債務豁免的情況下,面對鉅額的賠款和損失,公司最終恐怕依然難逃破產的命運,畢竟還有不少債權人希望高田走透明度更高的法律流程。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高田的不少客戶曾提議庭內調解,這樣可以確定高田的債務並且更有助於高田恢復。面對質疑和壓力,高田創始家族包括高田公司主席兼CEO高田茂久現身鞠躬請求原諒。

負債600多億,高田要破產了?

去年6月,高田CEO高田茂久道歉並表示,待公司新機制建立便離職。

據悉,高田佔據全球20%的氣囊和安全帶市場份額,在2016財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高田公司銷售額爲6625億日元(59.75億美元),淨虧損795億日元(7.17億美元)。鑑於車企已經先行承擔了召回帶來的損失,因此預計高田破產給車企帶來的財務影響不會太大。

百利得出資1800億日元?

日本TDB諮詢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以滋賀縣爲中心,高田在日本全國的下一級供應商高達570家。爲了避免高田沒有能力支付從而停止交易,其下一級供應商希望高田事先找好“金主”,以幫助高田重建。

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擔此重任的正是中國寧波均勝電子旗下的美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百利得汽車安全系統公司(KSS)。早在今年年初,高田公司就把百利得看作是合適的“接盤俠”,其後,兩家公司就收購計劃不斷進行溝通。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

高田的重建將採取公司分割的方式,由百利得出資1800億日元(16.2億美元),將高田的主營業務切割出來,重新成立一個新公司,繼續生產安全氣囊、安全帶和其他產品,而剩下的高田將作爲一個獨立單位,負責償還“氣囊門”事件中的債務。

對此,高田方面沒有做出評論,百利得方面也沒有立即做出回應。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說,在高田正式申請破產之前,百利得的收購都不能最終敲定。彭博社稱,高田應該首先會在日本尋求破產保護,隨後就是美國。

天價賠償創紀錄

高田“氣囊門”蔓延多年,一點點腐蝕着高田的根基。高田安全氣囊存在缺陷,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氣囊中的增壓泵有可能爆炸,導致其內部的金屬碎片飛濺,嚴重威脅車內駕乘人員的安全。

高田氣囊充氣泵的召回自2008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波及20餘家汽車製造商,包括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通用、福特、大衆、奔馳、現代、特斯拉等,在全球導致5000萬輛汽車大召回,且至今仍未結束,這些車企的召回至少也將持續到2019年底。

負債600多億,高田要破產了?

今年1月,美國聯邦指控三名高田前主管與安全氣囊事件有直接關係。之後數小時,高田對美國司法部的指控表示認罪,並且同意支付10億美元用於結束美國司法部針對高田氣囊事件的調查,此次調查涉及全球至少16起死亡事件和超過180起受傷的案件。

目前,高田已經支付了2500萬美元的罰款和1.25億美元的受害者賠償基金。此外,高田還需要支付8.5億美元,用於補償相關車企的召回損失。美國前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穆勒負責這兩個基金的管理和運作。

美國律師芭芭拉•麥奎德說,如果高田申請破產,美國司法部將作爲資產重建的債權人一方,另外債權銀行將爲高田提供財務援助,以保證它能夠向供應商付款並且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

負債600多億,高田要破產了?

高田“氣囊門”給車企帶來了不少麻煩。全球大部分的汽車製造商表示擔憂,認爲如果高田破產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影響高田替換氣囊的生產,僅在美國,高田需要召回的氣囊充氣泵數量就高達4620萬個,這也是汽車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安全召回,其中超過65%的氣囊充氣泵還沒有完成替換和修復。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一位美國法官曾說到,要想替換所有有問題的高田氣囊充氣泵,需要花費80億美元,加上其他需要賠償的費用,高田面臨高達90.2億美元的債務。

另外,不少消費者因氣囊問題將車企送上被告席。今年5月,針對高田安全氣囊故障發起的集體訴訟案有了初步的結果,豐田、馬自達、斯巴魯、寶馬四家車企同意支付5.53億美元的和解金,並且將爲1600萬輛安裝高田氣囊的車輛負責。

直到現在,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召回事件中,承擔損失最多的是各家車企,要想追回損失,還需要等高田確定“下家”再說。

版權聲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