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对于中秋节的很重视,但是大多数人对中秋节的起源确实一知半解,而学界对中秋的起源其实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上古时期对月亮朝拜,二是源于祭祀月亮女神嫦娥,三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而据《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中指出,这三种说法只能解释中秋节时某些地方习俗的起源,并不能说明整个节日的起源,毕竟以上三种活动上古时期就存在,但是中秋节在唐代以前还没有记载。

宋代专门记载风俗习惯的周密《武林旧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两部书,就都设了“中秋”条目,较细致地记载了北宋以来的中秋习俗。但中秋节最初形成的时间还是要往前追溯。

在我们熟悉的唐代诗文中就有很多中秋赏月、饮酒、赋诗的习俗,尤其是在社会中上层和文人之中更受欢迎,以此可以判断,唐朝就有中秋节,宋代的时候中秋节更加繁盛,明清之际,唐宋时偏重于精神玩赏的中秋节,逐渐转变为注重世俗人伦的中秋节,月饼也开始流行。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花好月圆、月圆人团圆是人们对于中秋节的美好向往,人们通过月亮的圆联想到人团圆,可见大家对于家庭的圆满和家人的和乐是自古就有的美好祝愿。2018年的中秋马上就要到来了,你准备好回家了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