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藉助微信聯繫買家,利用物流將韓國生產的價值255萬元“水貨”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針劑非法銷售給國內的微商牟利。根據徐曼供述,警方順藤摸瓜,很快將徐娟及其上線陳珍抓獲,並由此揭開了一起藉助微信聯繫買家,利用物流將韓國生產的肉毒素、玻尿酸非法走私到國內的大案。

藉助微信聯繫買家,利用物流將韓國生產的價值255萬元“水貨”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針劑非法銷售給國內的微商牟利。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依法將張元、陳珍、徐曼等人提起公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2018年2月,家住淮安的盛女士在洪澤區城市廣場一家美容院接受服務時,花費4600元購買了“瘦臉針”(肉毒素美容針劑,俗稱瘦臉針)注射服務。感覺效果不錯後,2018年4月,盛女士再次以4600元購買了三針,然而剛打了第一針,還沒看到所謂的“微整形”效果,負責注射的美容師卻被警方帶走了。

原來,這家美容院根本不具備醫療美容的相關資質,不僅涉嫌非法行醫,連給顧客注射的高價“瘦臉針”也是未經過海關登記,沒有任何中文標識的“水貨”。2018年4月10日,警方在接到羣衆舉報後,當場將正在給盛女士注射的美容院負責人徐曼抓獲,並當場扣押了剩餘的數支來歷不明的肉毒素、玻尿酸等美容針劑。

愛美的你,這些“水貨”美容針別亂打

圖片來源網絡

面對非法行醫的證據,徐曼很快交代了自己通過微信從微友處訂購所謂韓國“水貨”針劑,違規從事醫療整形服務的犯罪事實。

“韓國‘水貨’美容針,價格低、質量好,很多顧客搶着要求預訂……”經營美容院多年的徐曼交代。

2017年3月,徐曼在外地接受美容培訓時,偶然認識了做“水貨”美容針批發的微商徐娟。培訓結束不久後,徐曼通過微信向徐娟大量訂購肉毒素、玻尿酸和美白針等微型整容材料,開始從事“水貨針代打”生意。

“一瓶肉毒素進價500元,我以1500元價格賣出……”徐曼供述稱,自2017年4月開始,自己先後20多次採取微信轉賬、快遞郵寄的方式從上線徐娟處購買肉毒素、玻尿酸等產品。

根據徐曼供述,警方順藤摸瓜,很快將徐娟及其上線陳珍抓獲,並由此揭開了一起藉助微信聯繫買家,利用物流將韓國生產的肉毒素、玻尿酸非法走私到國內的大案。

根據警方調查,陳珍、徐娟等人銷售的“水貨”美容針,全部來自一個微信名爲“元子”的神祕微商。

“韓國那邊批發價大概是100元至200元不等,國內微商層層加價後至少可以賣到5倍以上的價格……”2018年6月,因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神祕微商“元子”被警方抓獲。

經查,“元子”的真名叫張元,在韓國一家專門銷售化妝針劑藥品的公司上班。平時,張元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微信聯繫國內微商,推介各種韓國生產的美容針劑,客戶下單付款後,張元將貨款換成韓幣,同時按客戶需要將清單交給公司老闆,由老闆聯繫工廠,藉助國際物流向客戶發貨。

張元也知道向國內銷售肉毒素是違法行爲,在和客戶聊天中,也多次發現國內不少客戶因銷售肉毒素被查處。但因“外銷”收入頗豐(每一筆訂單可獲得1%提成),加之韓國老闆解釋公司只負責收集訂單,不直接往中國銷售肉毒素等美容針劑,心存僥倖的張元最終還是沒有停下手。

2017年2月,張元通過微信朋友圈認識了在深圳做“韓國化妝品”代理的陳珍,開始頻繁與其合作。此後8個月的時間,陳珍通過張元先後從韓國定購了價值255萬餘元的“水貨”,其中僅肉毒素就有3750支,貨值高達80萬元。而這些通過非法渠道流入的美容針劑,在經過陳珍、徐娟等國內微商層層加價後,又以數倍的價格轉賣給類似徐曼這樣的美容院經營者。

按照我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未經批准生產、進口的藥品,均按假藥論處。據瞭解,受高額利潤誘惑,近年來所謂走私“水貨”美容針等犯罪層出不窮,一些國外不法廠商專門僱用中國人通過微信等工具聯絡國內買家,再借助境外物流將大量沒有經過檢驗的肉毒素、玻尿酸等微整形針劑走私到國內。“這些‘水貨’看似好像是國外的真品,但因爲沒有經過國內有關機構的檢測,往往存在很大風險。”承辦檢察官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