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6月8日),北京市住建委網站公佈了首批三個限房價項目“預售許可預告”。大興區瀛海府和房山區金樾和著週末悄然開盤。昨天,市住建委專門巡查這兩個項目,記者從現場獲悉,由於公示信息不全等原因,這兩個項目已被立案查處。
上午9時許,大興區瀛海府售樓處不斷有購房人來看房,甚至銀行已經駐場接受貸款諮詢。
執法人員現場覈查瀛海府相關材料。
聽說是市住建委來查樓盤,售樓處工作人員趕忙支起寫滿公示材料的易拉寶。這些材料都是被明確要求需要向購房人明示的,以防止購房時被騙。
幾乎同時,原本在售樓處裏的多名負責人竟“消失”了,現場上演“空城計”。經過十多分鐘的等待和尋找,負責人才出現。當問及何時開盤、開盤認購多少房等,這幾位負責人竟無一能說出準確數字。“賣了160多套吧!不不,可能是190多套!”其中一位經理說。
當執法人員深入檢查相關材料時,電腦中一份反映真實排號和銷售信息的文件卻怎麼也打不開。文件提示需要輸入密碼才能打開,但現場上上下下近十個人竟都表示“不知道密碼”。
按照本市相關規定,售樓處需在現場向買受人明示《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商品房買賣合同文本》、《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銷控板、測繪技術報告書等材料。但瀛海府項目均沒有公示。執法人員稍後到金樾和著項目檢查,發現這些材料也沒有明示。
對此,市住建委執法大隊現場要求兩樓盤立即整改,對上述兩家公司負責人進行約談,就倆項目所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爲進行立案查處。
瀛海府在6月9日上午開盤,搖號選房。雖然只有194套房,現場卻引來幾百人。搖號大約只有2個小時,速戰速決。在此之前,該項目排卡、驗資約700人。
項目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爲這是北京最早開盤的限房價項目,從一開始就已經敲定了價格上限。該項目未被轉化爲共有產權房,是按商品房銷售。銷售均價52449元/平方米,戶型爲88平方米三居。粗略計算,總房款大約462萬元左右,已經明顯低於周邊項目價格。
但購房人對搖號的質疑聲也接踵而至。前不久,西安曝出樓盤搖號被打招呼一事,說明售樓處搖號很容易被做手腳。一位參與搖號的市民張先生說,瀛海府售樓處對具體搖號方式並沒有明確說明,“搖到260多號的時候就結束了,也不知道自己的號碼順序,我都懷疑自己在不在搖號的‘池子’裏。”
搖號過程是否有公證人員參與?昨天售樓處一位負責人解釋,搖號現場有公證處。當記者提出要看公證材料時,他又表示現場拿不出來。
公證環節的另一個關鍵證據是公證書號,售樓處該負責人雖承諾提供,但截至發稿前仍未提供。
各方如此重視搖號一事,與近來多地發生的“搖號走後門”一事不無關係,更何況是這種政府限價的稀缺房源。
爲何搖號環節不能做到更公平合理?“搖號方式主要通過電腦來完成,外人看不懂本身的運作程序。”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西安搖號事件也說明,部分搖號程序可以篡改,所以未來在搖號公正性方面,還需要更明確更完善的規則,否則難以服衆。
商品房搖號,並非無參考標準。在搖號制度和規則上,此前保障房已經有很好的經驗,比如搖號需要有人大代表、媒體、公證人員、申請家庭代表等各方監督。
嚴躍進說,搖號的政策出發點是對購房交易有序匹配,防範交易秩序混亂,但過多人蔘與搖號、搶房,也確實會帶來一定的市場預期改變,可能演變爲飢餓營銷,造成購房人的心理恐慌。
(原標題爲《市住建委突擊巡查新開盤的限房價項目 倆限房價樓盤被立案查處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