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继ofo共享单车“扑街”之后,“无人超市”的概念横空出世,很快席卷全国,当时有多疯狂:

短短5个月,138间无人零售公司陆续成立,开设了200间无人便利商店,货架数2.5万个,总投资额达到人民币40亿元。

谁也不曾想到,无人超市的泡沫,来得比ofo还快。

从2018年初就开始出状况,亏损、欠薪、高成本……一直缠绕无人超市,一些公司开始关闭分店,“无人零售模式基本宣布破产”。

2年时间,高达40亿人民币的投资化为乌有。无人超市,真的无人问津了!

深圳广州无人超市曾隆重开业

如今悄然关门

6月22日,小mall来到华强北步行街,这家“百鲜GO”无人超市,招牌已经撤下,不仔细看连字都没法看清。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这家店的运营商从2017年7月开始在深圳开了多家店铺。

而华强北路的这家店,一直作为无人便利店的样板店,曾被多家媒体报道,甚至国外电视台还为它做专题。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深圳卫视采访百鲜网CEO彭俊航先生(图片据其官方微信)

去年6月21日,日本电视台(NTV)采访团来访深圳市百鲜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但这段荣耀没坚持多久,今年5月,华强北店铺内的设备就全部被搬走,门口也放上了“招租”的广告牌,到6月中旬还在招租。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与百鲜GO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附近的实体店都活的好好的。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差距一目了然。

据知情朋友透露,无人便利店虽然没有员工开销,但购买装备等前期投入就要几十万元,并不便宜。

华强北曾经是新零售战场的集聚之地,从盒马鲜生到神奇屋无人便利店……如今都几乎看不到了。

在笋岗地铁站附近,名为VIE BOX的无人便利店里,同时经营着许留山甜品店以及一些餐饮品牌。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工作人员说,甜品店可以吸引人流,这种无人便利店门店智能零售+餐饮+甜品,算是一个新尝试。

但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已经回归传统,跟无人概念再无瓜葛。

同时,与深圳相邻的广州,也传广州首家无人连锁便利店的“爱士多智能便利店”相继关店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这家无人便利店最多的时候有9家连锁店,到今年3月底只剩下了3家在苦苦支撑。

才2年,烧光40亿

无人超市频现关店潮

2017年7月7日,号称“不用掏钱包、不用掏手机” 就能买单的无人超市“淘咖啡”正式开业。

作为马云的首家无人超市,搭着阿里的战车,“淘咖啡”一时风劲。媒体的报道也让人以为,无人超市立马就要火遍全国。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紧接着躁动的资本开始涌入“无人零售”这个新噱头,京东、苏宁及各路资本纷纷卷入这一风口。

缤果盒子、F5未来店、小麦铺、猩便利、GOGO等打着“无人零售”旗号的创业团队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据市场机构统计,仅2017年,全国无人零售货架就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超市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市场累计融资超40亿人民币。

然而,2018年这些初创企业项目失败的消息就频频传出。

2018年初,GOGO小超宣布停止运营;同年五月,猩便利宣布裁撤60%的BD人员,七只考拉宣布停止无人货架服务。

除此之外,像哈米倒闭、小闪科技破产,即便是邻家便利店也宣布关闭无人超市业务。

40亿元资本烧光后,无人超市行业迅速冷却了下来。

有科技,没人情

无人超市是怎么死的

这个图片当时很有名,网上的段子说“无人超市,最终必将败给中国大妈”。一群大妈在超市里席地而坐聊家常,几乎把超市围个水泄不通。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当时是当笑话看,没想到一语成谒,无人超市很快就衰落!

从刚“出道”时的万众瞩目,到现在无人问津,无人超市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运营成本高

无人零售虽然省略了收银员的人力成本,但是营销、补货、整理货架、清洁等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

另外,无人店技术成本高昂,使得无人超市的运营成本并不比普通的零售店低。

技术水平不成熟

无人超市行业在技术方面仍处于技术探索早期,在人流量密集时,容易出现识别不准确的问题,人脸识别技术有时无法识别人脸。

体验过缤果盒子的顾客也会发现,其商品是靠贴上RFID来感应,如果消费者有心,避开摄像头,将商品上的RFID贴纸撕掉,盒子是无法感应出用户手里的商品的。

商品单一

大部分无人超市的主营商品,都是以饮料、零食、日用品、鲜食为主,相对固定单一。

而传统便利店会根据早晚和午餐高峰时段,摆放不同的产品,无人便利店没法做得这么人性化和灵活性。

客户体验差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传统便利店里客户和售货员会有互动,这种人与人的温度感,是无人超市永远无法带来的。

抛除温度感,很多购物者发现,无人超市的东西并没有比有人超市便宜,或者说是没有明显的实惠。

存在安全隐患

正因为“无人”,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目标。

5月23日,几名男子持刀闯入广东湛江开发区某无人超市抢走大量商品,引发市民声讨。

商家如果不能做到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追求,单纯为了追求无人而无人,那么一切都是无用功。

大资本的游戏

小玩家却是玩命

梳理那些撑到现在的无人零售,小Mall发现,几乎都有靠山——缤果盒子背后有大润发,欧尚;Take go背后有娃哈哈、阿里。

对于巨头来说,无人超市顶多是一次试水,那失败自然不算是什么实质性损失。

如果试验失败,巨头可以随时升级概念改变套路;如果试验成功,凭借其强大的体量和资本,收购、扩张、合并……很快就能将它做大做强。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正如,果小美合并番茄便利、猩便利收购51零食,便利蜂收购领蛙领蛙,小玩家被陆续清场,大玩家也不断收缩,无人零售的行业洗牌早已悄然开始。

但是对于没有资本的小玩家,当了小白鼠交完学费,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无人超市”的风已经吹散了,还想着做美梦吗?

我之砒霜,彼之蜜糖

国外仍然看好无人超市

目前国内市场对无人超市的前景普遍持谨慎态度,而美国的情况截然相反,前景依旧被看好。

亚马逊近日宣布第13家无人便利店将在纽约开业,这也是纽约的第二家亚马逊无人便利店。

2年烧光40亿,中国无人超市只剩一地鸡毛

据海外媒体报道,这家无人便利店占地约1700平方英尺,位于曼哈顿中城公园大道300号,毗邻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公司办公室。

此前,有知情人士曾透露,亚马逊计划在2021年之前在美国拓展3000家无人便利店。

国内无人超市已跌落神坛,但资本和大佬们中不乏讲故事的能手,未来新零售还有什么花样,我们不得而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