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會尊重和包容的人,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01

前兩天,黃家駒生日的時候,北京工體舉辦了一場名爲“祝您愉快”的紀念演出。

媒體描述的那天晚上是這樣的:黃家強攜Soler樂隊、殺手鐧樂隊、逃跑計劃、二手玫瑰、四分衛樂團、太極樂隊驚喜亮相。表演嘉賓共演繹了數十首黃家駒的經典歌曲,期間每位嘉賓精心準備的的VCR也贏得現場觀衆的熱烈掌聲。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

二手玫瑰演繹Beyond樂隊經典作品《不可一世》和《大地》。衆所周知二手玫瑰鮮明的以二人轉曲藝形式來融合搖滾樂的演出風格,不意外地,這次樑龍依舊對這兩首作品進行了富有二手玫瑰一貫特色的改編。

在樑龍演繹《大地》的後半段兒,現場觀衆一起高喊“滾下去!。

大概的情況我們可以看下當時錄的視頻:

我不知道這樣的狀況是不是經常發生,我只知道

這樣的觀衆從來都配不上自己的偶像,更別提自己偶像所愛的音樂了。

02

先說二手玫瑰。二手玫瑰,中國內地搖滾樂隊,成立於1999年。自成立之初就以“堅持做中國特色的搖滾樂”爲宗旨,將東北二人轉的音樂元素與現代搖滾樂不露聲色的嫁接。誇張的表演和舞臺造型、戲謔的唱詞、民樂的奇幻運用,構成了二手玫瑰獨特的樂隊風格。

我最喜歡的一首他們的歌是《仙兒》。

嗩吶+笛子+二人轉+搖滾,又先鋒又傳統,簡直是神來之筆。

與之相類的,是把馬頭琴和銅管樂隊用得出神入化的騰格爾。

然而騰格爾的評價是“國粹,應該放入博物館!”“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而二手玫瑰的評價就不一樣了。

去年金馬獎上,二手玫瑰的《社會磕》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受邀演出。他們是第一支內地登上金馬舞臺的搖滾樂隊。然而之後他們收穫了這樣的評價:

我無意評價二手玫瑰的唱功,但是這羣人展現出來的素質真的令人髮指了。

一個一個說。搖滾,G'n R代表西方,Beyond代表東方?

腦子莫不是被驢踢到了門上又被門夾了一下然後反彈回了驢蹄子上?

西方無視掉現在的小破團啥的可以,但是貓王、滾石、披頭士都被喫掉了?談東方不談日韓內地臺灣,只說Beyond?

你別說你是Beyond的粉絲了,挺丟人的,真的。唱沒唱功,做沒做相,靠惡俗吸引眼光。

金馬獎那天晚上,二手玫瑰的打扮是這樣的:

綠色貂皮大衣,紅色蕾絲旗袍,豔紅色高跟鞋,綠色大耳環,紅黑色指甲。

好看嗎?

不好看。

那他爲什麼這麼穿呢?

表演需要。

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唱歌也是一種表演,就好像他們不能區分演員扮演的角色不是演員自己一樣。

歌手在唱歌的時候,爲了更好地傳達情緒、表達自己,需要服裝、道具、燈光、舞臺等一切東西的配合。

生活中的樑龍,也就是二手玫瑰的主唱,是這樣的:

但是到了舞臺上,他就是這樣的:

爲什麼?

表演需要。

03

我們先來看一張照片:

這是Lady Gaga與英國女王見面時拍的。

很多人盛讚Gaga的個性,說她,說她用“真感性”在對抗“假性感”、用真愛在對抗虛僞,用我行我素在對抗商業人設,簡直是新時代的自由女神。

與她相似的我也很喜歡的還有一個人是Sia。

讓我奇怪的是,很多人能接受Lady Gaga和Sia,卻不能忍受二手玫瑰,這是爲什麼呢?

除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之外,大概就是中國的比較土了吧。

去年有部電影,叫《閃光少女》。雖然劇情略微中二,但它展現出來的,卻是中國現在很危險也很明顯的狀況:

人們瞧不起民樂。

嗩吶?二胡?古箏?——土!

鋼琴?小提琴?薩克斯?——洋!

一土一洋之間,人們紛紛奔向了所謂的高端。於是民樂式微。

就好像京劇和交響樂一樣,都是藝術,大多數中國人卻覺得交響樂更高一籌,寧願花1000塊錢去音樂廳裏睡覺,也不願意用幾百塊聽聽自己的國粹。類似的還有茶和咖啡、肉餅和披薩,乃至山西刀削麪和意大利麪。

甚至還有人覺得脫口秀比相聲高端,外國人拿着麥克風說dirty talk是高級,郭德綱一個葷段子就是低俗。

雙標可以,這麼明顯就欺負人了吧?

藝術就是藝術,哪來的土洋之分?聽交響樂的不比聽二人轉的高雅,看小品的也不比看芭蕾的低俗,喝咖啡和喫大蒜都能秋水共長天一色,又憑什麼說融合了民樂、二人轉、京劇的搖滾樂不好呢?

《一代宗師》說得好:

其實藝術之大,又何止中西。無容相爭,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是一段鬥爭,在我眼中,這是一個世界。

真愛藝術的話,中西何不是大同呢?

04

那麼,我們就該說一下那些並不真愛藝術,只是愛自己逼格的腦殘粉了。

二手玫瑰唱《大地》的時候,底下一片Beyond的“粉絲”開始向着臺上喝倒彩,他們喊着“滾下去!”,“下去吧!”,甚至還有人把熒光棒往臺上砸。

我爲什麼要把“粉絲”加引號呢?

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粉絲(滑稽)。

我們知道Beyond是一支搖滾樂隊,而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哲學”。它追求的是創新和反叛,如果一個歌手、一支樂隊連經典都不敢修改,只能照搬原唱的話,它還是搖滾嗎?

Bob Dylan那時候的搖滾還是相對輕柔的,披頭士的《Hey Jude》也沒有很瘋狂,當搖滾從早期到英式入侵,從民間搖滾、到迷幻搖滾,再到硬搖滾、重金屬、華麗搖滾,再到朋克,是一代一代歌手不斷突破的結果。如果每個人都因循守舊,那搖滾要搖什麼?直接滾蛋不好嗎?

針對這次事情,黃家強說:

演奏與原版一模一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纔是對待音樂、對待藝術該有的態度。

當新鮮事物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你可以不接受,但不能辱罵。

當新鮮事物的創造者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你可以批評甚至批判,但不能侮辱。

世界很大,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東西,如果每次都投以磚石、罵以滾粗,學不會尊重和包容,那一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