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0日,《安魂曲》中文版在北京鼓樓西劇場進行了第一次媒體公開聯排,儘管還僅僅是排練中期,在舞美燈光服裝道具都被省去或簡化的排練廳裏,作品中傳遞出的生命力量,依舊攝人心魄。《安魂曲》中文版主演孫莉(左)、倪大紅(右)。

中文版《安魂曲》

演員 倪大紅

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聞,被衆多資深戲迷列爲“人生必看”的以色列名劇《安魂曲》,即將上演中文版。

《安魂曲》(Reequiem)是以色列戲劇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漢諾赫·列文(Hanoch Levin)在生命盡頭的巔峯之作,飽含着“向死而生”的生命光輝。自1999年3月19日在以色列卡梅爾劇院首演,一經亮相,反響轟動,大獲成功。斬獲六項以色列戲劇獎。隨後受邀在雅典、布達佩斯、倫敦、柏林、華沙、漢諾威、北京等多個城市上演,所到之處喝彩不斷,座無虛席。

漢諾赫·列文(Hanoch Levin)

1943-1999

而這次的中文版,可謂是

純正以色列血統+黃金中國班底

經過五年的籌備與甄選,出品公司光緯戲劇最終決定由以色列卡梅爾劇院院長諾姆·薩馬爾和著名錶演藝術家濮存昕共同擔任藝術顧問,劇本採用特拉維夫大學東亞學系終身教授張平的譯本,以色列新生代最具潛力的導演雅伊爾·舍曼親臨中國執導,而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造型設計、作曲也都是以色列頂級藝術家。

演員方面,由備受全民喜愛的“寶藏演員”倪大紅孫莉領銜主演。

可以說,中文版《安魂曲》集結了以色列和中國最頂尖的創作演出團隊。

《安魂曲》中文版主演孫莉(左)、倪大紅(右)

《安魂曲》這部作品是列文根據契訶夫的三部短篇小說《洛希爾的提琴》、《苦惱》、《在峽谷裏》的片段改編而來,故事中,幾位主要人物全部被隱去了各自的身份信息,只保留了“老人、老婦、車伕、婦女”等這樣的簡單身份標籤,這讓《安魂曲》成爲放置在任何時代背景下,似乎都成立的故事。

6月20日,《安魂曲》中文版在北京鼓樓西劇場進行了第一次媒體公開聯排,儘管還僅僅是排練中期,在舞美燈光服裝道具都被省去或簡化的排練廳裏,作品中傳遞出的生命力量,依舊攝人心魄。

中文版《安魂曲》

一個冷血而精於算計的棺材販,在發現老伴即將不久於人世時,第一次意識到,一起生活了52年,他從沒有撫摸、憐惜過她,倪大紅的表演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吸引力,揹帶老伴看病,搭馬車輾轉於兩地時,那種一生都被虛度了的遺憾,令人觸動。

早已做了母親的孫莉,纖瘦的身材讓她看上去清冷孤絕,而她的眼睛裏似乎還閃爍着少女的光芒與倔強。

“生活帶着我走,我就走。跟所有人的生活一樣,我站在長長的隊裏領我那一小把糖,隊很長,我沒排到。”孫莉演繹出了這個17歲年輕母親的弱者之尊嚴。

中文版《安魂曲》

演員 孫莉

舞臺極簡,音樂悽美沁人肺腑,整部劇充滿着想像力與詩意。在這個弱肉強食,灰暗破碎的底層社會,醫者漠視生命,人們爲了昂貴的生活費庸庸碌碌,年輕人在荷爾蒙的催使下追逐享樂,所有人都麻木不仁,形同螻蟻。

誰說幻覺是謊言?我們的生活纔是謊言!

這部作品有着對小人物無盡悲歌的哀嘆,也有對生存價值的終極思考,它凝聚了人類在死亡面前的脆弱,更煥發着人類在掙扎中尋求生命意義時的堅不可摧與偉大。

《安魂曲》的戲劇力量,是它以死亡的寓言喚起靈魂的重生!

“看了《安魂曲》三遍,裏面有一段戲,講的是一位母親排隊去領一把糖果,‘要是我哭出來,這世界就會輕鬆些’,實際上我覺得列文捕捉到了一種非常偉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說是一種屬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原形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但是他幫我們發現了那個地方,所以他會擊中每個人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版《安魂曲》

曾四度來華

《安魂曲》集經典、文學、人性、民族、情感等元素爲一體,震撼人心。原版《安魂曲》曾於04年、06年、12年及19年在中國4次上演,每場演出均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其帶給中國觀衆的感動與震撼仍延續至今,9.3的評分是豆瓣得分最高的戲劇作品之一。對於契訶夫原著小說的精彩改編與重構、真摯淳樸的表演、簡潔空靈的舞美以及作品對於生死哲理命題的深刻表達無一不昭示着它世界戲劇最高水準的魅力。

改編爲中文版後的《安魂曲》,由中國演員演繹,用中文來表達,這種天然的親和力,在語境上容易達到一致,更能將我們帶入到共情與感動中。

《安魂曲》中文版

中文版《安魂曲》海報

演 | 出 | 信 | 息

TIME

7月17-21日

19:30

ADD

首站 | 北京 保利劇院

撰文 水晶鞋

本文落筆於6月20日北京鼓樓西劇場觀看聯排後

配圖來源 光緯戲劇

主編:許安琪 &阿秋漢諾赫·列文卡梅爾劇院漢諾赫·列文諾姆·薩馬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