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說《四氣調神大論》中的睡眠時間安排,都是根據太陽昇落現象總結出來的,是一切動物的睡眠規律,但被中醫養生家當成了“寶典”,指導睡眠。白天長的一大問題,就是睡眠不好,黑夜來的遲,而次日天早早就亮了,想睡也睡不安穩。

古人晚上幾點上牀睡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當下有一句流行的友情提醒——“不要熬夜”。對於不少人來說,這其實幾乎是難以做到的,特別是做內容創業的,沒有不熬夜的。在眼下的夏天,睡眠幾乎成了一種奢侈品。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什麼叫“睡眠”?大家天天都有這種狀態,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深究過,其實,“睡”與“眠”是動物的兩種靜息狀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稱:“睡,坐寐也。”意思是,睡是坐着一種休息方式,俗稱的“打盹”、“打瞌睡”都屬於“睡”。

那麼,“眠”又是什麼?《說文解字》在釋“寐”時,又稱:“寐,臥也。”這個“寐”與“臥”裏都有牀,這表明,身體躺下時纔是“眠”,纔是現代人所說的真正的睡覺。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眠)

如何睡?早在先秦時,古代中國人已總結出了一套“睡覺理論”,成爲中國傳統養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託名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所作的《黃帝內經·素問篇》裏,專門談到了四季睡眠問題。

在《四氣調神大論》一文中,對一年四季的睡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春季:“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夏季:“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秋季:“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冬季:“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睡)

具體到眼下的夏節,要“夜臥早起”。“夜臥”就是可以遲點上牀,而“早起”則次日早點起牀。

這句話其實是客觀規律。夏天是白天長夜間短,以夏至前後最爲極端。白天長的一大問題,就是睡眠不好,黑夜來的遲,而次日天早早就亮了,想睡也睡不安穩。

雖然說《四氣調神大論》中的睡眠時間安排,都是根據太陽昇落現象總結出來的,是一切動物的睡眠規律,但被中醫養生家當成了“寶典”,指導睡眠。其實,不指導大多數人也是這樣上牀的。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到了秦漢時,人們更加重視睡覺。

從1972年開始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裏,出土許多漢簡,其中有醫書《十門》,書中對熬夜,甚至不睡覺,提出了警告——“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意思是一夜不睡覺,想通過補覺來恢復,是不可能的。

那麼,古人晚上一般何時開始睡覺?籠統的說法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具體說來,則是“人定”之時。

人定是什麼時間?古代人將現代一天的124小時,劃分爲十二單位:即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配之以十二地支,對應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人定之時,就是亥時,相當於現代的夜裏21點-23點,這個就是中國古人長期執行的入睡時間,也是古人相信的最佳入睡時間。這一“睡律”否有道理?與現代研究發現得出的人類睡眠規律完全一致,真科學!

“人定 ”又稱定昏 、夤夜 ,其實從表面字義也可以理解:夜已深了,是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的時候。如故事發生於東漢末年的《孔雀東南飛》,裏面便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一說。

對於最晚的上牀時間,古人認爲,不宜過了“子時”,即夜裏23點至次日凌晨1 點。

明人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中有這樣的說法,“夜讀書不可過子時”。古人認爲,如果過了子時還在學習,人會生病,即所謂,“蓋人當是時,諸血歸心,一不得睡,則血耗而生病矣。”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從現代的角度理解,就是熬夜讀書嚴重透支健康。

這一說法是相當正確的。所以謝肇淛看到有的人徹夜讀書,累得嘔血,他覺得可笑。

對於起牀時間,古人多崇尚“早起”,即便是帝王之家,也是這樣。

據宋人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宋太宗趙光義即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深夜就寢,五鼓而起”。而據清皇家起居注,清朝皇帝也是這個時間。

這對於臣子來說是痛苦的——要比皇帝起得更早,“朝臣代漏五更寒”,就是這種朝廷作息的反映

中國古人長期執行最佳“上牀”時間,現代研究發現此“睡律”科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