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體式名稱:倒箭式

英文體式名稱:Legs-Up-the-WallPose

梵文體式名稱:ViparitaKarani

梵文中:Viparita是“轉身,反轉,倒轉”,Karani是“做,行動”的意思。

現代瑜伽士中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ViparitaKarani或“腿靠牆倒箭式”可能有能力治癒你的任何病痛。

以下所描述的姿勢是一個被動的、有支撐的腿靠牆倒箭式ViparitaKarani。爲了支撐身體,需要一個或兩個厚毛毯摺疊起來或一個圓枕。加深練習時,還可以使用瑜伽磚。同時還需要把你雙腿垂直放在牆上或其他直立的支撐物上。

體式進入:

步驟1

在做這個體式之前,先確定你的支撐物:它的高度和它離牆壁的距離。如果你的身體比較硬,支撐物應該更低一些,放在離牆壁稍遠的地方;如果你的身體靈活柔軟,使用高的支撐物,更靠近牆。你離牆的距離還取決於你的身高,如果你離牆越近,嘗試支撐物距離牆越遠。調整支持物的位置,直到找到適合你的位置及高度。

步驟2

從離牆壁5到6寸的支撐開始。側坐於支撐物的右側,右側靠牆(左撇子在這些指令中可以用“左”代替“右”)。呼氣,以一個平穩的動作,擺動你的雙腿到牆上,你的肩膀和頭部輕輕下降到地板上。剛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可能會滑下支撐物,然後臀部會落在地上。嘗試降低支撐和或移動它的位置稍微遠離牆壁,然後向後移動到靠近牆壁。

步驟3

你的坐骨不需要直接靠在牆上,但是它們應該“在”支架物和牆之間的空間。檢查你軀幹的身體前側,從恥骨到肩膀的頂部應輕輕地向上拱起。如果你的軀幹前側看起來是平的,那麼你的支撐物與身體的位置需要調整。彎曲膝蓋,把你的腳踩到牆上,把骨盆從支撐物上抬起幾寸,把支撐物抬高一點放在你的骨盆下面,然後再把你的骨盆放到支撐物上。

步驟4

將顱骨底部從後頸處抬起,放鬆,軟化喉嚨。不要把下巴頂在胸骨上,而要讓胸骨朝下拉。如果頸椎感覺是平的,可以在頸部下面放一小個用毛巾捲起來的小卷,打開肩胛骨遠離脊柱並釋放手和手臂到身體的兩側,手掌向上。

步驟5

保持腿部肌肉緊實,把它們垂直固定在牆面上,放鬆大腿骨的根部和腹部的重量,深深拉進軀幹,朝向骨盆的後側。軟化眼睛,向下看,看看你的心。

步驟6

保持這個姿勢5到15分鐘。退出體式時慢,身體轉向一側之前,腳踩強,解除骨盆支撐,將支撐放到一邊的地板上。將骨盆放低到地板上,然後身體轉向一側。然後呼出氣坐立起來。

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許多教師認爲,ViparitaKarani是一個倒置體式,因此應避免在經期練習此體式。如果你有嚴重的眼部問題,如青光眼,就應該避免練習任何一種倒箭式,嚴重的頸部或背部問題,只有在經驗的老師指導下練習此體式。如果在保持這個體式中你的腳開始發麻,那就彎曲你的膝蓋,把腳的外側沿牆壁滑動向下,把腳後跟靠近骨盆。

加深體式練習:

高級別練習者可以從倒箭式進入無支撐的肩倒立式。

治療應用:

Gheranda對這個體式大加讚賞(他說這可能是一個更類似於頭倒立的姿勢),並指出ViparitaKarani“摧毀”了衰老和死亡。“即使在世界毀滅的時候你也不會滅亡”(GherandaSamhita3.36)。(哈他瑜伽經典《格蘭達集》)

聖哲Svatmarama在《哈他瑜伽之光》中稱,經過六個月的練習,“白髮和皺紋變得不顯眼了”(HathaYogaPradipika3.82)。

我們應該對這些傳統的好處有所保留。現代教師認爲,ViparitaKarani對所有困擾你的身體問題都很有幫助,包括:

•焦慮

•關節炎

•消化問題

•頭痛

•高血壓和低血壓

•失眠

•偏頭痛

•輕度抑鬱

•呼吸道疾病

•泌尿系統疾病

•靜脈曲張

•月經期痙攣

•經前期綜合徵

•絕經期綜合症

預備體式:

ViparitaKarani通常被認爲是一個恢復性的姿勢,順序是在接近結束時。但是ViparitaKarani本身也可以作爲一種姿勢來練習。預備體式包括:

•橋式

•仰臥束角式

•幻椅式

•英雄式

跟進體式:

ViparitaKarani通常在Savasana之前。

初學者小貼士:

通過用呼吸帶動,把大腿骨的根部靠牆,這有助於釋放腹股溝、腹部和脊柱的緊張。在這個體式中,想象每一次的吸氣都使軀幹下降,將大腿骨的根部壓向牆壁。每次呼氣的時候,把你大腿靠在牆上,讓你的軀幹完全下沉到地板上。

體式功效:

•舒緩疲倦或抽筋的腿部及足部

•輕輕地伸展後腿、前軀幹和後頸

•緩解輕度背痛

•鎮靜安神

變體:

如果你有足夠的身體空間,可以把你的腿打開成一個寬的“V”字,伸展你的大腿內側和腹股溝。也可以彎曲你的膝蓋,將你的腳掌相觸在一起,將腳的外緣滑下牆壁,將腳跟朝向骨盆。然後把你手放在大腿的內側來伸展腹股溝。就像束角式一樣,不過,記住,千萬不要用膝蓋推開腹股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