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強:疫情如果沒有壓垮我,1年後我將擴欄至1200頭母豬


我不做失敗的企業,而豬場就是我的企業。疫情來了,害怕沒用,只能積極面對他。

湖南湘潭養豬人——陳建強


陳建強:疫情如果沒壓垮我,那就是在給我機會_騰訊視頻陳建強採訪視頻


2018年春節後,誠鑫農牧存欄800頭母豬的豬場就開始有意識的淘汰高胎次低產能母豬,總經理陳建強告訴我們,2020年他計劃上到1200頭的母豬,在非瘟疫情壓力下大部分養殖戶採取縮羣減欄,降低風險的情況下,他卻計劃逆勢擴張。

“疫情下不止有危,背後隱藏的還有更大的機會,對待行情及疫情壓力,怕是沒有用的,誰也不知道明天跟疫情哪個先來,保持平常心,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現在的每一件事,每一項基礎工作纔是最重要的。”陳建強說,話語間透出對未來的樂觀和自信。


陳建強:疫情如果沒有壓垮我,1年後我將擴欄至1200頭母豬

誠鑫農牧總經理陳建強


陳建強和我們分享了08年藍耳流行期間他豬場發生的一個故事。

2008年,全國大面積藍耳病爆發,陳建強一存欄432頭生豬的保育捨出了問題,保育舍一發病之後,身邊人都告訴他是藍耳病無疑。但他不甘心,他想科學的鑑定一下到底是什麼病,當天晚上10點多,他把3頭活的小豬裝進小車後備箱,從豬場出發開車到了武漢一高等院校做檢測,後來他又找了一位老師,把這位老師接到長沙,次日又把老師接到豬場給豬看病,當時這位老師給豬看完了之後回覆他:半個月後給他消息。

那時陳建強心想:完了,十有八九這件事情沒有選擇了,只能接受,因爲十天半個月發病的話豬就沒有了。把老師送到長沙以後,又過了兩天,陳建強又拿了兩頭豬到省防檢去檢測,他仍記得當時,他坐在防檢辦的辦公室,跟他的司機嘻嘻哈哈聊着天,省防檢的一位主任走過來對他說:“你就是陳建強,你很樂觀哦,現在我勸你馬上回去,沒有發病的能夠處理的馬上處理,根據目前全省的情況,發病的豬場無一倖免。”這句話直至現在仍迴響在陳建強的腦海裏。

沒有意外,兩份檢查報告出來,結論都是高致病性藍耳。而讓陳建強不甘心一直堅持要去檢測的,是因爲他覺得他的其他豬羣一直處於健康狀態,而不是亞健康狀態。

最後,那批保育豬死了30%左右,在整個這個過程中,豬場沒有發生其他問題,而這些豬,最後結果其實是感染了副豬。

“藍耳事件”時刻提醒着陳建強,面對疫情怕沒有用,樂觀去看待,逐漸地摸索應對方法纔是應該去做的,努力之後,也許結局會是另一番景象。

陳建強表示:非瘟來了,其他病都不是病了,非瘟治療目前沒有有效方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如果豬場出現疑似病情的話狠下心進行“拔牙式”處理。防控不缺理論,但有些理論豬場可能根本就做不到,別人的豬場能做到的你的豬場又未必能做到。所以但凡是他能夠做的,他就會努力去做好。

2018年8月,非瘟在遼寧首發之時,陳建強不以爲然,他覺得還比較遙遠,但當病毒迅速蔓延至河南後,陳建強纔開始真正着手非瘟防控實質性的工作,18年春節後,豬場進行大改造,趕豬道加長、購置專用轉豬車,固定資產的投入在20-30萬,豬場的日常消毒工作從一週一次變成一週兩次到後來的一週4次,自己也住進了豬場,沒特殊情況絕不外出。

談到員工是否能夠很好的執行生物安全的防控措施,陳建強始終相信一句話:開除員工不如開除老闆。豬場真正的問題都出在執行力,所以一定要注重員工福利、薪酬管理。非瘟期間,他的員工從原本的每月11號發工資提前到9號發。

當然,他也有他的嚴格要求,就目前的情況,員工哪怕只是取一個快遞,也需要兩天才能到手,需要在消毒室經過嚴格的消毒,他自己的快遞也不例外。

“非瘟防控是個系統工程,現在我們也只能從根本的理念去認識它,但這個病毒也一直在變化中,我們對它的認識也在一步步刷新中。每個豬場都需要因地制宜,我不是條件最好的豬場,但也有其他豬場比不上我的地方,如果非瘟哪天真的來了,我還是那句話,保持平常心,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項基礎工作,做好預案,爭取死少一點,死慢一點。”陳建強說。

宣揚行業正能量,提振抗非信心,大華農“熱毒清”杯養豬達人評選活動(湖南站)正持續進行中......

本次我們記錄的是湖南湘潭養豬人陳建強,後續養豬人的深度報道內容將持續在豬場動力網微信平臺進行更新,並在7月3日開啓投票活動,選出您心目中的養豬達人,敬請大家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