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國內最大的ADC發泡劑專業生產廠家,曾擁有“中國改革開放30年寧夏十大民營企業”“寧夏百強企業”等衆多頭銜。就是這樣一家明星企業,卻因污染問題曾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並被環保部門勒令停產整頓。如今,它已成長爲綠色發展的典範,併成爲寧夏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這家企業就是位於寧夏最北端的寧夏日盛高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盛公司)。

9月5日,記者走進這家佔地面積超過800畝的企業,探尋其創新突圍、綠色發展的背後故事。

創新突圍,日盛“涅槃”之道

DCS中控室。

技術改造,一年節約3個億

燒鹼產量40噸/小時,質量優;

電解槽運行:正常;

氯氣控制指標:98.5%;

……

這是日盛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趙現營在9月5日當天寫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的一串數據。

自64萬噸離子膜燒鹼(一期)項目建成投產以來,日盛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趙現營每天都要帶着筆記本到生產車間跑上四五趟,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技術指標進行認真檢查記錄,每一個細小環節都不放過。

“經過20天的監測發現,離子膜燒鹼裝置各項指標運行正常,生產的燒鹼質量特性均達到技術要求。”趙現營對新裝置的運行情況非常滿意。

創新突圍,日盛“涅槃”之道

技術人員正在劃驗燒鹼產品質量。

在趙現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日盛公司離子膜燒鹼項目區,只見新建的廠房之間各種架空的管線縱橫交錯。生產車間內,一臺臺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高速運轉,但鮮見有工人走動。

在DCS中控室裏,工作人員正聚精會神地緊盯着眼前的電腦屏幕,時刻觀察各項數據的變化,並不時通過對講機通報設備運行情況,前方牆上的5個大屏幕清晰地顯示着生產車間的關鍵部位。趙現營告訴記者:“我們企業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控制生產,工作人員無需到生產車間,通過電腦和大屏幕即可隨時掌控生產設備的運行情況。”

8月14日,日盛公司64萬噸離子膜燒鹼(一期)項目配套裝置全部投料運行,並在規定時間內產出合格燒鹼。這標誌着日盛公司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至此,日盛公司已基本形成一套從生產ADC發泡劑、水合肼、氯鹼化工到熱電聯產動力配套、資源綜合利用的全閉合循環經濟產業鏈。

64萬噸離子膜燒鹼項目是日盛公司淘汰落後隔膜鹼項目而新建的轉型升級配套項目。項目採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離子膜燒鹼技術,利用離子膜的選擇性透過功能,通過電解食鹽水生產燒鹼、氯氣和氫氣。“這項技術利用DCS系統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更有保障,不僅有效降低了能耗和勞動強度,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趙現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項目全部建成後,產能比過去提高3倍多,每年可節約用電2.6億千瓦時,節約蒸汽192萬噸,兩項合計節約資金達3.5億元人民幣。

綠色發展,一年賺回30億

記者在廠區看到,一輛輛滿載ADC發泡劑和水合肼產品的大型貨車接連駛出廠區。

目前,日盛公司生產的ADC發泡劑和水合肼產品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部分還出口到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現在公司一年到頭都在開足馬力生產,爲滿足市場需求,64萬噸離子膜燒鹼(二期)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趙現營指着廠區西南側的一處建築工地說。

日盛公司是一家有着20多年曆史的專業生產ADC發泡劑、水合肼等精細化工產品的民營企業。ADC發泡劑廣泛用於拖鞋、地板革、人造革、隔音材料等發泡工藝。水合肼在化學、醫藥、農化產品及攝影產品等許多工業應用中使用廣泛。近年來,日盛公司生產的ADC發泡劑、水合肼因工藝先進,產品質量好,在市場上十分走俏。2016年,公司主導產品ADC發泡劑和水合肼實現年產20萬噸和12萬噸,銷售額突破30億元,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60%,躋身全國同行業“龍頭老大”。

創新突圍,日盛“涅槃”之道

已淘汰的蒸發裝置。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生意興隆、蓬勃發展的企業,10年前卻因生產工藝造成的廢水污染問題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環保部門也多次勒令其停產整頓。

“企業要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爲代價。公司領導層迅速形成共識,決定通過技術創新改進落後的生產工藝。”日盛公司副總經理李紅賓說。2012年,日盛公司專門成立了由30人組成的研發團隊,投入600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技術攻關。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就成功研發了提純水合肼實現ADC發泡劑廢水聯產氯化銨等3項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的綠色環保專利技術,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困擾企業發展的廢水污染問題。

“新工藝將ADC發泡劑、水合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全部回收製取氯化銨,將產生的廢渣全部回收製取純鹼和氯化鈉,從而實現廢水的近零排放和原料的‘喫幹榨盡’。”趙現營介紹說,通過對廢水、廢渣的循環利用,公司因此形成年副產純鹼30萬噸、氯化鈉60萬噸、氯化銨20萬噸的能力,回收價值超過6億元,不僅達到了清潔生產、綠色環保的目標,也真正實現了變廢爲寶。

轉型升級,衝擊行業新巔峯

技術創新不僅破解了企業發展瓶頸,也給公司帶來了巨大收益。近年來,日盛公司堅持將每年銷售額的15%投入研發,僅2016年企業的研發投入就達到4500萬元,這在同行業中實屬罕見。

2015年11月,日盛公司果斷作出決定,淘汰拆除原有13萬噸隔膜法燒鹼裝置和小火電機組,投資55.8億元建設以資源環保綜合利用爲核心的精細化工循環產業鏈項目,主要包括年產64萬噸離子膜燒鹼落後產能轉型升級配套項目、年產12萬噸水合肼、年產20萬噸ADC發泡劑、液態尿素退城進園配套項目等,由此形成ADC發泡劑精細化工產業鏈、水合肼醫藥、農藥中間體產業鏈,熱電聯產動力配套項目、資源綜合利用環保項目等完全閉合的六大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創新突圍,日盛“涅槃”之道

工人正在裝運ADC發泡劑。

李紅賓告訴記者,按照計劃,項目將於2019年10月全部建成投產,但從項目進展情況看,建設速度遠比預想的要快很多。“目前已完成投資近40億,佔到總投資的73%,估計明年6月就能全部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公司主導產品ADC發泡劑、水合肼國內市場份額將提高至80%,國際市場佔有率將超過60%,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6億元、利稅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1500個,公司將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新、綠色環保工藝最完善的龍頭企業。

創新突圍,日盛“涅槃”之道

ADC發泡劑。

“這些年,我們通過技術創新讓企業實現了脫胎換骨、涅槃重生,不斷迸發出新的動能和活力。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抓好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並通過擴充產能,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日盛公司董事長柯允君對企業發展信心十足。(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