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唐玄宗爲何不放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最是帝王無情,說的再多也是爲了權勢!太平公主擋了唐玄宗的路,自然得除去!接下來詳細的瞭解下玄宗這個人,唐玄宗也就是李隆基,從少年開始便目睹經歷了許多人爲了權勢不擇手段,等到了弱冠之年,又目睹“神龍政變”,宰相張柬之等人趁着武則天病入膏肓之際,發動政變,恢復大唐。經歷了這麼多,也可以算是“經驗”十足了!

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皇帝李顯懦弱無能,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自然也就將大權收入囊中,而在韋皇后統治的這段時間裏,發動政變、恢復唐朝的功臣遭到了強烈的打壓,不是被殺死就是被驅逐,不僅如此,就連太子李重俊都被韋皇后集團殺死。韋皇后他們這麼做自然是想效法武則天,覬覦帝位。

而李隆基抓住了這次機會,迅速自潞州,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長治回到長安,結納勇武之士,在軍中發展勢力。聯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等人策劃了“唐隆政變”。殺死了包括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在內的韋后集團的一系列人,李隆基之父李旦再登帝位,李隆基本人也因此被封爲太子!

太平公主集團參與了這次政變,有擁立睿宗之功,本來他們都可以得以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其實本來就有),可是太平公主抑制不住自己權欲心,開始參與政事,但李隆基一直在一旁礙手礙腳,太平公主便想讓唐睿宗李旦廢去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可是李隆基也絕非易與之輩,在太平公主尋找機會除掉李隆基的時候,李隆基也在尋找機會,意圖幹掉太平公主。

唐睿宗洞若觀火,對他們兩的衝突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但卻不知出於各種目的,作壁上觀,並沒有插手這件事。這兩人的爭鬥愈演愈烈,唐睿宗又擔心這樣下去引發大亂,再次引起政變,就把帝位傳給了李隆基。

由此李旦成爲了太上皇,李隆基登基後,勢力越來越強,太平公主掌權的希望也越來越小,一氣之下,就欲政變形式奪權。李隆基對於太平公主自然是極其關注,得悉太平公主的計劃後就先下手爲強,政變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太平公主的黨羽也盡數被殺。至於太平公主本人,雖有太上皇李旦出面求情,最終也難逃賜死的結局。

至此李隆基之後的皇帝生涯一馬平川,毫無坎坷。成爲了後來的一代明君唐玄宗,那段時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史稱開元盛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