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街舞廠牌「Caster」近期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爲愛奇藝、辰海資本和武漢互娛,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完成後,資金將主要用於街舞培訓業務的升級擴張、娛樂練習生學校的搭建和線上視頻內容的製作。

說到 Caster,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熱血街舞團》鹿晗、王嘉爾戰隊,鹿晗排隊去 Caster 上課還曾上過熱搜。在中國,任何一種小衆文化打破圈層都與平臺分不開。《中國有嘻哈》捧紅了一衆 rapper,說唱從 underground 走到地面;《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也讓街舞被更多年輕人注意到,許多節目裏出現的廠牌都迎來了一些慕名而來的初學者。

據統計,這兩檔街舞綜藝裏共出現了 27 家街舞廠牌,但只有少數幾家開展了系統的培訓業務,而 Caster 則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家。Caster 由創始人石頭和舞者 Evo、Danny 一同創辦於 2005 年,至今已在國內開設 10 家舞蹈教室,旗下舞蹈教師超百名,培養學員數百萬人。

caster線下舞蹈培訓

教育、賽事、藝人經紀齊頭並進

石頭告訴36氪,Caster 的舞蹈教室平均佔地面積 300 - 400 平方米,都開在地段較好的商場裏,並且可以用較低的租金拿到店面。這一點與商業地產的轉型與焦慮分不開,爲了爭奪更多年輕的客源, Caster 類的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商業形態會在店面選擇上優勢明顯。

今年 10 月,Caster 首家概念店將在上海虹口足球場揭幕,佔地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定位於年輕人的潮流聚集地。除了舞蹈教室外,還包括潮牌集合店、娛樂公共空間等。零售與文娛屬性的體驗式消費的結合,也是現在商業地產升級的趨勢之一。

在課程設置上,Caster 分爲少兒課程和成人課程,基本涵蓋與街舞相關的所有舞種。少兒課程平均客單價爲 120-150 元,而成人課程則爲 80-120 元,與市面上大多數舞蹈工作室相比,這個價格並不高。對此石頭表示:“過高的價格會把很多小白學員推向一些粗製濫造的機構,這與我們想要推廣街舞文化的初衷相悖。”據瞭解,2017 年 Caster 舞蹈培訓營收約兩千萬元,一直處於盈利狀態。

在師資管理上,Caster 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晉升機制,從學員 — 導師 — 明星導師,每一階段都有明確的分工。同時根據舞者的個人能力,可以不同程度地參與到公司事務中,最終成爲事業合夥人,單獨負責某個舞蹈學校或者項目等。

除了舞蹈培訓外,目前 Caster 的業務還包括 BIS(Battle in Shanghai)國際街舞大賽以及街舞藝人經紀。

BIS舞蹈大賽

與電競、說唱類似,賽事也是街舞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對於舞者來說,每年滿世界參加比賽拿名次是驗證實力、打響名氣的必經之路。石頭告訴36氪,Caster 舞團每年參加十幾場國際型比賽,加上國內小型比賽有幾十次之多。

而由 Caster 主辦的 BIS 今年已是第十二個年頭。今年 BIS 在國外舉辦了 10 場選拔,國內舉辦了 12 場,共近兩千名選手參賽,並在九月末在上海進行總決賽。目前 BIS 賽事通過贊助商和門票支撐,已經達到了收支平衡。

在藝人經紀上,Caster 主要幫助舞者接洽節目出演、商業活動、廣告推廣等業務。目前 Caster 的頭部舞者包括參加了《熱血街舞團》的草魚、千千、大餅等。比起同爲小衆文化的說唱,街舞的審美門檻更高,傳播難度較大,單純做舞者的天花板明顯,因此推動更多舞者轉型藝人是 Caster 想要去做的事情。

Caster舞團

突破天花板,發力切入娛樂圈層

在未來發展規劃上,Caster 將主要從三個方向進行:

1、今年 11 月啓動練習生學校項目。這個練習生學校與一般的練習生培養公司定位不同,Caster 要做的是“代加工廠”。簡單來說,就是偶像經紀公司輸送他們的練習生到 Caster 進行系統的培訓,這是雙方進行優勢互補的過程。

Caster 的強項在於培訓,在這方面已經積累沉澱了十幾年的經驗和資源,除了指導已經成名的藝人舞蹈外,Caster 曾幫助姐妹淘公司三個月速成培訓“蜜蜂少女隊”,並順利從節目中出道。而對於許多新興的偶像經紀公司來說,他們的優勢在於商務合作和宣發能力,培訓體系卻尚不成熟。

2018 年偶像綜藝節目爆發,但明顯可以看到的是,後端跟不上的藝人儲備以及備受詬病的實力問題。就像蓋一座摩天大樓,地基卻不牢,那麼總有突然崩塌的一天。對此石頭說道:“偶像之所以爲偶像,要做到把一切最好的展現給粉絲,降一個維度做做人設,沒有資格稱之爲偶像,而 Caster 有這個能力去幫助經紀公司打造真正的偶像。” 但從培養舞者到培養偶像,這兩者的不同可能也是 Caster 之後要去注意把控的。

2、Caster 將以城市合夥人的聯營模式,在二三線城市進行街舞培訓的擴張。目前 Caster 的內部教材已經編寫完畢,未來將主要輸出 IP、教材和師資,今年下半年計劃新開三家舞蹈教室。在師資上,Caster 原有的導師將輪班交替駐守,同時在當地招募團隊。

3、推進線上視頻內容製作。Caster 擁有自己的導演和製作團隊,已經拍攝多部宣傳片,並根據藝人特性打造專屬內容,比如 Evo 老師的“咕咕的課堂”,是一檔娛樂化街舞授課欄目,目前已在微博上線十五集。未來 Caster 將繼續圍繞頭部藝人進行內容製作,並且通過輸出藝人和內容,與平臺聯合出品更多街頭潮流綜藝等。

在作者看來,對於廠牌來說,核心是“團魂”,也可稱之爲幫派精神。在 Caster, “陪伴式成長”是體系的核心之一,許多 Caster 的老師就是之前在 Caster 學習的學生,因而“家族”氛圍濃厚。辰海資本合夥人王維瑋告訴36氪,Caster 的廠牌調性也是他們非常看重的一點。

除此之外,王維瑋認爲,

Caster 的舞蹈培訓已經體系化、規模化,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壁壘,而紮實的舞蹈培訓是他們未來進行娛樂轉型以及更豐富的線下商業化變現的基礎。

武漢互娛合夥人王曉今表示:

在本輪融資之前,Caster 已經良性運作了很多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培訓管理機制,BIS 大賽也已經舉辦了十二年,無論是在公司經營還是在文化傳播上,Caster都把控的很好。而在未來方向上,在偶像產業的當下,我們很看好他們練習生培養學校的計劃,以及跟消費品的跨界合作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