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名戰爭(2017年芬蘭,冬季戰爭的繼續戰爭)

在1940年蘇芬冬季戰爭後,芬蘭失去了卡累利阿地區,其中包括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還割讓了巴倫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部分薩拉區域,並將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作爲海軍基地,租借期30年。

對此,芬蘭始終耿耿於懷,在森林中訓練新兵等待時機收回領土。直到1941年6月德國閃擊蘇聯,芬蘭看到了收復國土的機會,毫不猶豫向蘇聯發起了進攻。

作爲一部描繪戰爭衆生相的電影,《無名戰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可每一個人物恰恰都是主角。

2、家園保衛者(1989年芬蘭,冬季戰爭)

記述蘇芬戰爭前線幾個普通芬蘭士兵的經歷,以此告訴人們,弱國芬蘭敢於抵抗俄國紅軍侵略的精神力量究竟來自何處?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結束。蘇聯最終慘勝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

《赫魯曉夫回憶錄》中提到了蘇聯紅軍在冬季戰爭中的損失時說“我們損失了上百萬人”,芬蘭老兵經常誇口說一名芬蘭士兵倒下去,要換取10名前蘇聯士兵的生命。此外蘇聯還喪失了2千輛坦克。戰爭結束後,一位蘇聯紅軍將領悲痛地說:“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得到了5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足夠埋葬我們犧牲的戰友了。

3、1944(2015年愛沙尼亞 二戰)

1944年……德軍與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爲爭奪納爾瓦地峽進行了一連串戰鬥。7月,蘇軍攻佔了納爾瓦,這座古城九百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線。納爾瓦身後的坦能堡防線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最後防線,一羣20歲出頭的愛沙尼亞青年人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親衛隊第20師,開始在東線迎頭痛擊蘇軍裝甲部隊,爲反抗蘇聯的佔領而戰。

這不是愛沙尼亞第一次淪爲東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戰的戰場。從楚德湖 的冰上大戰算起,這一戰鬥已持續了七百多年,夾在中間的愛沙尼亞人也不可避免地被雙方裹挾其中,成爲歷史的犧牲品。…… 到了9月,由於芬蘭宣佈停止同德國的軍事合作並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腹背受敵的德軍決定撤出愛沙尼亞。蘇軍尾隨着德軍一路前進直至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紅軍中的葉沙尼亞(俄羅斯化的愛沙尼亞人)士兵也親眼見證了,那面象徵着愛沙尼亞民族獨立的藍、黑、白三色旗,於德軍撤離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徵——赫爾曼塔懸掛了四天之後,終於在9月22日被蘇聯的紅旗所取代……

4、地雷區(2015年丹麥 二戰)

該片主要講述了1945年5月德國納粹投降之後,一羣年輕的德軍俘虜被交給丹麥當局,他們被送往西海岸在丹麥軍官卡爾·萊奧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領下,開始了極其危險的排雷工作。

他們只得用赤裸的雙手,挖掘數以百萬計的殘餘地雷。在排雷的過程中,很多年輕人被炸死和或者殘廢,經過長久的挖掘,這些年輕的德國士兵終於排完了任務區中的地雷,但是正當他們以爲能回家的時候,丹麥軍方高層又給他們下達了新的排雷任務區,這些年輕的德國士兵只能絕望的被運往目的地,但是最終在運送的過程中,卡爾做出了一個選擇,他放走了那幾個倖存下來的孩子,讓他們越過國境線。

4、開戰日(2015年丹麥 二戰)

影片講述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國軍隊穿過國界進入丹麥境內。丹麥日德蘭島的自行車連隊和摩托車連隊是最先抵禦德軍進攻的丹麥部隊…

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國軍隊穿過國界進入丹麥境內。丹麥日德蘭島的自行車連隊和摩托車連隊是最先抵禦德軍進攻的丹麥部隊,作爲先遣部隊的兩個分隊原本等待後續援軍支援,但命令改變讓他們未能等來援軍。在與德國軍隊實力懸殊極大情況下,不得不選擇撤退守城。最終淪陷,政府投降。而抵禦德國軍隊先遣部隊在彈藥匱乏、通訊失聯情況下無奈的選擇投降........

5、國王的選擇(2016年挪威 二戰)

1940年四月9日,德軍兵臨奧斯陸,挪威國王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這將永遠改變他的國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