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伴隨浦東開發開放的大潮,上海從全市各行各業抽調人員、短時間內組建起爲浦東大開發籌措資金的浦發銀行。25年來,浦發銀行的發展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如影隨形,一個與生俱來帶着改革開放印記的金融品牌,從浦東走向全國。

當下,改革開放再出發。在熱潮湧動的海南省,一支來自上海的金融隊伍,就像25年前全力投入浦東大開發的那支隊伍一樣,引人注目。在海南全島啓動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之際,在上海自貿區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經驗的浦發銀行,正調動各項資源,全力參與、支持海南自貿金融服務。

25年來,浦發銀行的品牌,已經從一家不起眼的地方銀行“小品牌”,成長爲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商業銀行“大品牌”。

最近,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對浦發銀行的評級均爲投資級以上一級。在《財富》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浦發銀行位列榜單第227位,較去年上升18位,在上榜中資銀行中列第7位。在國內主要的大中型銀行中,今年共有3家實現排名上升,其中浦發銀行上升的位數最多。在英國《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第25位,較上年提升2位。根據專業品牌價值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與英國《銀行家》雜誌2018年一季度聯合發佈的“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榜”,浦發銀行品牌價值147.72億美元,位居全球銀行第13位,較上年提升5位。

規模做大了,品牌有名了,下一步怎麼走得更好?25年後的今天,浦發銀行經營者正從企業長遠發展戰略角度出發,圍繞上海進一步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的目標,思考新一輪的全面轉型提升。

從上海到海南,兩個自貿試驗區的“金融連線”,就是浦發銀行服務國家戰略,發揮上海優勢,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的最新實踐。

爭當打響“四大品牌”的先行者

圍繞上海全市上下打響“四大品牌”的大行動,浦發銀行第一時間制定了該行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工作方案,成爲上海市國資系統中打響“四大品牌”的“先行者”。

在這份工作方案中,既有聚焦整體目標的設計,更有一項項明確、詳實的切實行動。其中,“1”是制定出臺一個指導性總體意見,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4”是制定4個《三年行動計劃》,分別明確了打響“四大品牌”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X”是落地落細一批專項行動,首批爲43個。

“1+4+X”的框架體系,根據未來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線圖,清晰地指明瞭銀行金融的責任和機遇。這爲浦發銀行貫徹“迴歸本源、突出主業、做精專業、協調發展”經營理念,做好調結構、保收入、強管理、降風險等重點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浦發銀行落實打響“四大品牌”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把積極支持打響上海“四大品牌”與推動自身創新轉型結合起來,在助力提高“上海服務”輻射度、彰顯“上海製造”美譽度、增強“上海購物”體驗度、展現“上海文化”標識度的過程中,加快實現浦發銀行的高質量發展。到2020年要實現:浦發銀行支持上海打響“四大品牌”的服務能級顯著提升,作爲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標杆引領效應顯著擴大。

在支持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方面,浦發銀行將在持續提升我行自身金融服務能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基礎上,聚焦上海“五個中心”及自貿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服務經濟發展、服務創新提速、服務品牌打造等領域,顯著增強對上海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金融支撐能力。

在支持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方面,就是要回歸實體經濟本源,聚焦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集羣、名企名園等領域持續強化創新引領,顯著增強對上海建設國際高端智造中心和全球卓越製造基地的金融服務能力。

在支持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方面,就是要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聚焦消費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領域,顯著增強對上海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消費滿意度,建設國際消費城市的金融服務能力。

在支持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方面,就是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引領,聚焦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領域的品牌建設,顯著增強對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金融服務能力。

浦發銀行行結合企業新一輪發展戰略,針對每一個分項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到2020年時要實現的定性目標和量化目標。比如,在支持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方面,就是到2020年,浦發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清算業務、貴金屬交易業務等重要金融要素市場交易中的業務量要位居銀行同業第一位,在上海地區爲服務業發展提供的融資等各類金融服務要在市場中位居前列;浦發銀行自身在全球銀行品牌價值榜排名進一步提升,一流數字生態銀行取得重大進展,綜合化金融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大幅提升。

助力上海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

金融與文化,距離並不遙遠。在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過程中,浦發銀行正主動探索,通過金融創新,助力上海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

在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打造一批標誌性文化地標方面,浦發銀行將對列入上海市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建設的重大項目,通過銀團貸款、項目貸款、財務顧問等方式,積極給予多元化、綜合化金融服務支持,助力打造一批標誌性文化地標。同時,將結合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特色品牌創造,支持打造多種類型的品牌聯合活動,提升文化地標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促進上海文化傳播。

通過支持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浦發銀行正助力提升上海文化的原創力、輻射力、影響力。浦發銀行將在聚焦主流媒體轉型深化、新舊媒體融合發展及併購整合等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將發揮資源整合優勢,篩選擁有新媒體、新文化、新技術的股權類優質資產,通過併購貸款、股權基金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併購重組和產業整合,推動新型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做大規模;將利用其國際業務平臺優勢,積極支持上海打造外宣媒體矩陣。

在支持文創產業發展,助力培育集聚一批全國和世界級的文創產業領軍企業和集團方面,浦發銀行將探索設立文創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支持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網絡文化創作傳播高地和亞洲演藝之都,促進影視、演藝、網絡文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將發揮投資銀行等金融服務優勢,推進資源的優化整合,助力構建出版產業新格局。積極支持文化裝備產業鏈新佈局,運用貸款、債務融資工具、資產證券化、供應鏈融資等多種方式,爲不同類型企業提供有適用性、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浦發銀行還提出構建文創金融特色服務體系,促進文創產業中小企業發展。包括將深入開展行業研究,結合文化產業的行業特性,圍繞文化產業擁有的知識產權等資產,研發專屬文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方案,構建完善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將挖掘文化產業鏈價值核心,積極探索文創領域的投貸聯動、雙創債券、認股選擇權、資產證券化等創新業務開展,整合行內外資源,促進優秀中小特色文創企業快速發展;將發揮“園區貸”等產品優勢,提升對市級文化創意園區的服務能級,爲區內文創類中小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在服務全國中提升“輻射度”

打響“上海服務”品牌,關鍵在提升“輻射度”。作爲一家總部在上海的全國性商業銀行,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是浦發銀行25年來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浦發銀行打響“四大品牌”的落腳點,首先聚焦在“輻射度”上。

浦發銀行在其打響“四大品牌”行動方案中,提出進一步支持上海“五個中心”和自貿區建設,助力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資源能力,增強城市核心功能。

“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將是浦發銀行打響“上海服務”品牌的主陣地。在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的過程中,浦發銀行將發揮集團化經營優勢,搭建“一帶一路”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完善離岸、自貿業務境內外聯動產品體系和服務方案,高效整合產業併購基金等資源,支持重點企業“走出去”和重大項目戰略佈局、促進上海更好地發揮“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

在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方面,浦發銀行將其在長三角的輻射優勢,對接區域各省市發展規劃,完善長三角經營服務策略,重點加大融資、支付、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服務供給,建立長三角同業協同合作機制,支持區域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以及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與重大科技項目,助力上海強化在地區協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地處入海口的上海,既是長江生態環境的“守門員”,也肩負着引領長江經濟帶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浦發銀行將充分其在綠色金融、項目融資領域的積澱優勢,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和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提供“股、債、貸”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上海當好長江經濟帶“龍頭”。

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浦發銀行將對標國際先進銀行標準,圍繞“以客戶爲中心,科技引領,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的戰略目標,加大創新轉型力度,打造高效率、高品質、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樣板,將“浦發銀行”品牌和“新思維、心服務”品牌主張塑造成具有行業標杆地位的旗艦型高端服務品牌。浦發銀行還將持續強化全行綜合化、國際化金融服務能力,提升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上海金融服務業品質提升。

讓金融惠及來到上海的每位消費者

“要購物,到上海”,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同樣與金融息息相關。一方面,金融創新可以有效帶動消費需求,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升級;另一方面,商業模式轉型、消費新業態的形成,以及消費平臺的建設,也需要來自金融的推動力。

因此,浦發銀行在企業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行動方案中提出,將支持新老商業轉型升級,助力形成以新供給引領新消費發展的新格局,增強全球消費的吸引力和輻射力。聚焦零售新業態、新模式和傳統商業創新轉型,高效整合各類引導基金、創投基金、併購基金等社會資本,提供“融資+融智”服務,支持上海培育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商業領軍企業。以數字金融服務融入商業新業態,深化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商貿流通領域的創新應用,助力上海創建智慧供應鏈示範城市。發揮自貿業務優勢,加大對國際中高端品牌零售商、跨境電商的金融服務力度,促進消費便利,提升上海對境外消費迴流的磁吸能力。

消費金融環境如何,關係到每一位來到上海、身處上海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浦發銀行將支持對標國際的消費金融環境建設,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體驗度;將積極支持打造世界級商圈商街、區域商圈和海派商業街區,整合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消費信貸等需求,配套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助力上海商業地標高效重塑;將完善和優化支付結算工具,提升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深化與會商旅文體等消費產業、示範品牌的聯動融合,加快項目共推、客流共享、平臺互聯、主體互動、宣傳互通等良性協作,共同促進外來消費;將堅持“以客戶爲中心”,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持續推進金融領域公衆宣傳教育,助力優化上海消費環境。

浦發銀行還將支持匯聚更多更響的消費品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浦發銀行將依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商貿樞紐,爲各類綜合貿易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國別商品中心、專業貿易平臺提供綜合化高效率的交易銀行服務;將重點加深與“千億級”、“百億級”交易平臺的戰略合作,助力上海打造中高端消費品集散中心;將加大信用卡、消費信貸、財富管理、私人銀行等與全球新品、高端品牌、原創品牌的互動融合,爲國內外商貿企業與消費者雙向提供專業化、便利化金融服務,促進上海品質消費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運用投行服務,深度切入老字號國資國企改革各環節,支持老字號跨界併購、跨業合作,服務老字號企業創建集團化、連鎖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新格局,促進一批老字號領軍企業脫穎而出;將打造開放式浦發APP,深化與各類消費場景的惠民互動,發揮信用卡、普惠特色平臺和客戶權益平臺流量等優勢,將我行的金融服務嵌入上海購物節、國際旅遊節、藝術節、電影節、時裝週、國際食品博覽會、F1大獎賽等特色消費及國際化節慶活動的整體營銷中,助力上海增強消費氛圍,進而提升全球消費吸引力。

金融創新與“上海製造”零距離

“上海製造”,在人們心裏都有美好的歷史印記,現在進入了新時代,上海不僅要傳承產業的優秀基因,更要按照改革開放再出發、構築城市發展戰略優勢的新要求,爲上海製造增加新內涵、注入新活力。

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將伴隨着上海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變奏曲”,而在今天全球製造業技術革命、產業革命早已與金融密不可分。浦發銀行,曾推動上海大步邁向工業化,讓“金融血液”加快流動,助推形成了上海雄厚的產業基礎。如今,金融與產業的新一輪融合,又將如何實現?

浦發銀行在企業打響 “上海製造”品牌行動方案中提出,將支持新興產業發展,促進高質量產業化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助力建設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

金融創新和產業發展之間的距離將被大大拉近。浦發銀行將打造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生態圈,提供股權撮合交易、股權直投、認股選擇權等股權投融資服務,助力產業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平臺建設等;將積極支持新興產業重大項目,提供項目融資、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工具、財務顧問等全面金融服務,助推重大項目落地;將極支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重大技術攻關、參與科創中心建設、佈局重大產業科技項目、建設研發總部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將加大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服務型製造業發展。

浦發銀行將支持先進製造業發展,促進產業集羣創建,助力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將聚焦產業內重點客戶和重點項目,以併購金融、產業鏈金融等服務體系作支撐,發揮集團化、國際化優勢,配套戰略性產業基金服務方案,促進產業迭代升級和產業擴鏈、補鏈、強鏈;將創新浦發銀行長三角區域分行間合作機制,以龍頭企業爲抓手,以重大產業合作平臺爲載體,全面深化各領域合作,共建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羣。

浦發銀行將支持重點企業發展,助力培育以世界一流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等爲核心的卓越製造企業羣體。積極支持做強世界一流企業,通過建立總行大客戶專營機制,集中全行優勢資源,爲重點客戶提供針對性、特色化、差異化的“一戶一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浦發銀行將支持重點園區建設,促進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助力打造世界級品牌園區、特色產業基地。加強與臨港、漕河涇、張江、化工區、國際汽車城等園區的全面金融合作力度,提升服務能級,通過“融資+融智”,助力打造5個左右世界級品牌園區,有力支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建設。

浦發銀行還將支持製造業重點品牌建設,助力振興經典品牌、培育新銳品牌、提升優質品牌。發起設立經典品牌投資基金,爲經典品牌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主動對接政府擬定的新產品和新企業品牌培育庫,加大對試點示範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通過兼併重組、跨境投融資等方式,主動加大對優質品牌的金融服務力度,助力企業“走出去”和“全球行”,打造國際化品牌。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崔家琛 題圖來源:浦發銀行 提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