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總書記和他的農民老弟

[學習小組按]

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今天發佈。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1個、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體現了黨對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

“我的爺爺也是農民,我的父親是從農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當了七年的農民。”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對農民有着深厚感情。每次到基層農村調研考察,習近平喊“老弟”、叫“大姐”,把農民當親人,這些親切互動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學習小組整理了一些習近平與農民間的親切對話,我們一起學習習近平身上“接地氣”的一面。

1、“隨娃,你來了!”

年輕時,習近平曾在陝北梁家河村當過知青。2009年,習近平已經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他到陝西延安調研考察,特意請了幾位當年梁家河的鄉親到延安見面,其中就有在習近平離開梁家河後接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陽。

石春陽剛一下車,習近平就看到了,直接叫他小名:“隨娃,你來了!”開座談會時候,石春陽準備了稿子,剛唸了個開頭:“尊敬的習近平副主席……”習近平馬上就打斷了他的話,說:“隨娃,你咋也這麼稱呼我呢?”石春陽一看,給習近平念一遍稿子,走這形式,確實沒啥意思,就把稿子撂下了。

2、“你是大姐”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來到花垣縣十八洞村特困戶施齊文家。木屋四壁黝黑,一盞節能燈是唯一“電器”。

苗族大媽石爬專問:“怎麼稱呼您?”村主任說:“這是總書記。”

習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詢問年紀,聽說老人64歲了,他說:“你是大姐。”“喫得飽嗎?”“有果樹嗎?”“養豬了嗎?”在施齊文家,習近平向兩位老人仔細瞭解生產生活情況。

3、“請你批評指正”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來到山東省考察調研。

在臨沭縣曹莊鎮朱村,習近平觀看了這個抗戰初期就建立黨組織的支前模範村村史展,瞭解革命老區羣衆生產生活。在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個房間察看,並坐下來同一家人拉家常,關切詢問家裏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麼困難?

聽老人說家裏的生活有了改善,習近平很高興。他說,我們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喜歡看電視的王克昌老人插話:“總書記講話我天天聽。”習近平說:“請你批評指正。”

4、“是我老弟”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考察。

在寧夏固原市大灣鄉楊嶺村,習近平走進貧困戶馬克俊家。他坐在馬克俊家的炕上,同村幹部、黨員代表、養牛大戶和貧困戶代表拉起家常。

習近平說,我聽你們說說心裏話,咱們嘮一嘮。大家向總書記彙報近幾年脫貧攻堅的情況,說黨的政策確實確實太好太好了。

習近平拉着馬克俊的手說,你年紀比我小,是我老弟。看着你和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很高興。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實現全部脫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

5、“你很了不起”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貧困戶節列俄阿木家中看望。

圍坐在村民節列俄阿木家的火塘邊,習近平總書記同這家人,還有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拉家常。

女主人節列俄阿木的丈夫幾年前因車禍不幸去世。她自己長期在外,一雙兒女由奶奶照顧。

見到習近平總書記,老奶奶熱淚縱橫,激動地說:“今天見到您,我就像做夢一樣。以前家裏很困難,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感謝總書記,感謝黨的政策。我現在沒有什麼牽掛了。”

習近平總書記拍拍老人的手,安慰她說:“你很了不起。家裏遇到不幸,挑起生活的擔子,把孫子孫女撫養成人。你要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