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发展之下,中山向何处去?

今年5月,翠亨新区正式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意见,我们叫了很久的“翠亨新区”或将被“翠亨科学城”取代,这个以构建“两轴、四带、一心、五区”多元复合结构框架的规划设想,代表了中山打造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的意愿。翠亨科学城规划范围18.27平方公里,将兴建250米高未来之门、400米高摩天大厦,规划总建筑面积1420万㎡,其中包含有609万㎡住宅,公寓60万㎡,商业商务服务建筑450万㎡,公共服务设施约140万㎡。

与此同时,随着翠亨科学城规划出炉,加上地铁轨道2号线、4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全力支撑,将形成“东有光明科学城,西有翠亨科学城”的湾区两岸呼应格局,实现产业总体均衡的发展态势。

先来看看翠亨科学城的震撼规划:

环湾集聚,中山向东

过去50年全球化,湾区经济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城市化的缩影,其未来发展的引擎,也将主要集中在珠江入海口两岸50公里范围内,心脏地带为沿江沿海带20公里。

这里几乎囊括了粤港澳大湾区最主要的经济爆发点,包括广东自贸区南沙、前海、横琴三大片区,包括深圳空港新城、海洋新城、东莞滨海湾新区,以及中山的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翠亨新区等,集中了大湾区主要大学、科研机构和先进产业。

作为“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通道之一,连接珠江口两岸的交通互联互通工程承载着重大职责。从目前现状看,已有港珠澳跨海大桥、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虎门二桥)等。

但时至今日,被寄予“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厚望的深圳,即便拥有前海蛇口自贸区、空港新城、会展城、海洋新城组成的最强礼宾阵容,但面向近在咫尺的珠江西岸,依然是茫茫一片海。

没有互联互通,均衡和协调发展就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落后”在那头!

因此,“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得到罕见提名,深圳终于找到出海口,直通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

中山顺势向东、向海,上面提到的“经济爆发点”均有了对接对岸的通道,在港-澳-珠、滨海湾新区-南沙之后,深圳前海-中山火炬/翠亨对接成功,均衡、两岸协同才真正具备了可能性。湾区“梯子理论”

这将组成一架梯子,支柱为珠江东岸的香港-前海-空港新城-会展城-海洋新城-滨海湾新区,被业内专家定义为“黄金中轴”;

西岸支柱则由澳门-横琴-火炬-南沙组成,构成“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的主战场和核心承载地。

港珠澳跨海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组成铆进梯子支柱的横杆。

港珠澳跨海大桥因为车牌限制要求,在这架梯子中,几乎接近地面,踏踏脚可以,但实际作用还没有真正产生。而承受向上抬脚的第一根横杆,就是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的深中通道。

虎门大桥在1997年建成时,日均约为1.84万标准车次,到2018年达到日均16.9万标准车次,远超设计标准。

4月2日建成通车的南沙大桥(虎门二桥),设计流量为8万标准车次,首日24小时车流总量为54620车次,有效缓解了虎门大桥拥堵。

在随后的清明节假日,南沙大桥车流量秒破10万车次。仍然不够用!

更重要的是,从深圳前海出发前往中山,行经虎门大桥需要绕行近百公里,用时2小时。深中通道建成后,桥面路程24公里,前往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车程缩短到20余分钟。路桥费、油耗、时间,拉近两岸关系的这笔经济账,谁都会算。

投资中山,抢夺制高点

此时展望一下中山市在湾区发展中的远景,的确是一件想想就激动的事。中山“第一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承载中山向东重任的翠亨科学城,能否承载在粤港澳大湾区“梯子”横杆中的支撑力作用,将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得到进一步验证。还需要5年时间。

“极点带动”也是此次纲要提出的重点,中山市所依靠的是澳门-珠海这个最弱“极点”,虽与广州-佛山极点也有近缘地利因素在,但总感觉占不到太大便宜。广佛自身求发展,且地域辽阔,暂时外溢能力偏弱。

而香港-深圳极点的GDP总量超出广佛10000亿元,远超另两个极点之和,为三大极点中最强,深圳都市能量勃发、产能和消费外溢趋势多年前已开始显现,深中通道建成,无疑又打开一道“泄洪口”。

此时的中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接招!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山的经济发展基础扎实。2018年,以3632.7亿元GDP总量位居九城之六,排名偏下游,这与其面积小、人口少有很大关系。但中山的人均GDP已超过10万元,力压东莞一头。

放眼全中山,所有的重任都落到唯一国家级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头上。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迄今为止,已培育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等7个国家级基地。

2018年,火炬开发区GDP数据为481.87亿元,在中山各区镇中遥遥领先,经济发展“龙头”地位显著,引领中山城区向东发展。

在湾区经济版图中,火炬开发区有两点值得重点推崇,一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产业基础扎实,业态丰富,但也存在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产业科技创新含量不高、尚未形成创新产业聚集效应;

二是开发区东临横门出海口,深中通道在此设有横门互通作为起始点,交通节点地位突出,成为承接东岸产能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桥头堡,成为中山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山门户。

深中通道首站,福晟·钱隆华府

这也是近几年深圳市民投资置业中山的核心战区,区内房地产项目纷纷打出深中通道的旗号,火炬智慧健康小镇中唯一住宅项目福晟·钱隆华府项目,以约50万㎡地标形象,以“深中通道第一站”的名义抢占了不少深圳置业者的眼球。

通过深中通道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切换,对于身在前海、空港片区的深圳人而言,成为一种可能。深圳人选择中山、选择火炬、选择福晟·钱隆华府。

未来,火炬开发区不仅成为大湾区梯子的核心元件,也为人们立足大湾区提供了向上攀登的梯子!

中山,机会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