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甲醇在2450—2600元/噸寬幅振盪並伴隨放量,有突破跡象。我們認爲,甲醇大概率會向下突破。

悲觀的現實

從基本面看,甲醇現在的環境不容樂觀。

第一,庫存處於多年來同期高位。華東港口庫存61萬噸,華南也首次超過20萬噸。兩者5年平均水平相加僅有40萬噸,現在超過約一倍。究其原因,一方面1月甲醇進口達87萬噸,超過同期平均水平15萬噸左右;另一方面港口排庫受春節假期影響較慢,太倉節後每日走貨約750噸,不足平時七成。

第二,大量天然氣裝置復產,抵消檢修影響,甲醇開工率上升。玖源、卡貝樂、川維、瀘天化等天然氣裝置在冬季取暖用氣高峯過後分別於2月1—10日開啓,總計增加產能165萬噸/年。而且後期仍將有大量天然氣裝置等待開啓。截至上週,全國甲醇開工率71.19%,環比增長2.53個百分點。

第三,PP、PE持續弱勢,MTO利潤走弱。在經過前期的大幅下跌後,MTO(CTO)廠迎來一段高利潤的好日子。但是這段時間甲醇稍有反彈,而PP、PE持續弱勢。盤面利潤已經縮窄,依據華東現貨價格參考,企業現有生產利潤250元/噸。考慮到春節之後地膜的消費旺季過去,PP、PE短期難有起色,後期生產利潤會繼續受到侵蝕,影響開工積極性。

環境不容樂觀 甲醇大概率會向下突破

縹緲的未來

目前,多頭的依據主要是較低的絕對價格和良好的未來預期。

第一,供應會由於春季檢修而大幅減少。國際方面,市場預期2—5月外盤會有大量裝置檢修,伊朗、文萊、馬來西亞、卡特爾等國相加約409萬噸/年,約佔全球產能的9%。市場也確實出現了捂盤惜售的心態,少數遠月到港的伊朗船貨報盤+2%左右,但實際成交情況不理想。而且從往年經驗看,國外裝置檢修時會首先確保國內長約供貨不斷,因此影響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大。國內方面根據已經公佈的檢修計劃,會有900萬噸/年的產能在2—5月檢修。但是國內檢修計劃和往年相比基本持平,並不顯得特別突出。

第二,多頭預期需求會在3—5月出現大幅增加。按照年前的計劃,內蒙古久泰60萬噸MTO裝置3月將投產,南京誠志60萬噸的MTO裝置也將在二季度開車。這兩套裝置年需求甲醇260萬噸,若能如期投產,確實會對市場帶來較大利好。但由於技術難度的問題,MTO裝置投產大多會出現延期,能否順利投產需要我們密切關注。

結論

我們認爲甲醇多空分歧來源於美好的未來預期和慘淡的現實情況,這也導致華東甲醇現貨和期貨少見地出現倒掛現象。近年來各個品種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從供應看,1、2月份進口量比去年多了20萬噸左右,3—5月份就算國際裝置檢修,但在優先供應國內長協貨的情況下影響有限。而國內的檢修計劃和去年持平,沒有明顯的供應缺口。需求端兩大裝置的增量還有待考證,但如果MTO的利潤持續下滑,現有廠家的開工率會首先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認爲甲醇將大概率向下突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