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蜂蜜門”後續:同仁堂中國質量獎稱號被撤銷 一年十上黑榜的老字號能否擺脫信任危機?

本報記者 胡妍 楊仕省 北京報道

2月19日,元宵佳節,舉國同慶。中華老字號同仁堂上上下下,想必很難有心情。當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通知,撤銷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下稱“同仁堂”)中國質量獎稱號,收回證書和獎盃。

市場監管總局通知顯示,由於同仁堂下屬公司使用過期蜂蜜用於生產,受到行政處罰,市場監管總局研究決定,根據相關規定,撤銷其中國質量獎稱號,收回證書和獎盃。

事實上,自從2018年12月15日同仁堂下屬公司被媒體爆出“回收過期蜂蜜、涉嫌更改生產日期”,這家“百年老字號”可謂麻煩不斷,涉事公司被所在地食藥監管理部門調查。春節過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興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均於2019年2月11日公佈對同仁堂的行政處罰結果。其中,濱海縣市場監管局對同仁堂蜂業處以罰款人民幣1408萬元,同時其多名涉事高管被處罰。

不僅如此,梳理近年來涉及同仁堂的質量事件還可以發現,“蜂蜜門”事件遠不是這家自稱堅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百年老字號第一次上黑榜。

多年來,同仁堂因爲造假、質量問題、產品不合格等,屢次被媒體曝光、監管部門處罰,讓人不禁懷疑,已經蒙塵的百年老字號,能否滌清陰霾,擺脫信任危機,重樹那塊已經蒙塵的中醫藥行業金字招牌。

“蜂蜜門”危機

2018年12月15日,江蘇當地媒體曝光同仁堂旗下子公司的代加工企業鹽城金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大量回收過期蜂蜜送入原料庫的視頻,引爆了社會對同仁堂的信任危機。

隨後,同仁堂發佈《致歉聲明》,表示對相關報道高度重視,立即展開了調查,表達意思重點是,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旗下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對加工廠的監管不到位。

但事件的影響並沒有就此打住。受此事件影響,12月17日,同仁堂開盤股價大跌4.3%,此後一週(12月17日至21日)同仁堂股票市值蒸發約40億元。

江蘇、北京兩地食藥監部門介入調查,並在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出大罰單。濱海縣市場監管局經調查認定,同仁堂蜂業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在鹽城金蜂進行生產時,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爲原料生產蜂蜜、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爲,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對此處以罰款1408.83萬元。

業內人士紛紛感嘆,處罰力度之大實屬罕見。爲保護上市公司免受進一步損害,同仁堂控股股東同仁堂集團則提議受讓上市公司同仁堂所持同仁堂蜂業股權。

與此同時,“同仁堂”品牌如何從負面輿論走出,化解信任危機,重塑金字招牌也成爲被各界頻頻提及的問題。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同仁堂並非“初犯”。多年來,其因爲造假、質量問題、產品不合格等,屢次被媒體曝光、監管部門處罰。

此次同仁堂因“蜂蜜門”事件被監管部門嚴厲處罰、並撤銷中國質量獎獎稱號、收回獎盃和證書,則讓人不免想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屢次蒙塵的老字號,信任危機也許並不是那麼容易擺脫。

百年老字號竟是“黑榜常客”

官網資料,同仁堂(集團)目前已形成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五個直屬子公司的主體架構,先後榮獲了中國質量獎、北京市政府質量管理獎。截至2017年末,擁有藥品、保健食品等六大類產品2600餘種,36個生產基地,105條現代化生產線,一個國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集團系統共有零售終端2121家;醫療服務終端488家。

系統龐大的同仁堂在擴張和發展的同時,也成爲了質量黑榜的常客。

2018年底,國家食藥監總局又發通告,北京同仁堂等企業生產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被曝不合格。僅2017年一年,因各種質量問題,同仁堂旗下企業10次上“黑榜”。

據報道,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公佈了22份不合格中藥飲片名單,同仁堂旗下涉及的4家企業分別爲北京同仁堂銀川藥店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慶建新藥店公司,被查出的不合格產品包括白礬、地龍、杜仲、炙甘草等。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上“黑榜”次數高達7次。

2016年,同仁堂“阿膠造假”事件發生,本應用驢皮熬製的阿膠檢測出豬和牛的DNA;山東、四川等多個省市抽檢發現同仁堂的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黃、(熟)骨碎補等產品不合格,同仁堂在山東淄博的藥店因銷售劣藥被處罰。

更早之前,2013年1月,北京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甘露醇;5月,同仁堂健體五補丸被爆汞超標5倍,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硃砂超標,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和0.72%,遠超國際標準。

2012年,同仁堂清火片被檢出不合格,牛黃解毒片生產日期早產;2011年,同仁堂假血燕事件,同仁堂旗下公司生產的血燕在浙江被檢出含有亞硝酸鹽,超標三百多倍,不合格率達到了100%。

屢上黑榜的同仁堂,此次受到嚴厲處罰,可以肯定的是,很快其“榮獲中國質量獎”的企業介紹將從公司官網刪除;而其幾代人傳承下來的“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及“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精神,還有多少人相信,則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