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併購王

專注產業深度研究及行業資本運作.

第三屆中國財經女性領導力峯會,於2018年9月19日,在上海召開。作爲國內唯一聚焦財經女性的高端峯會,中國財經女性領導力峯會始終致力於促進財經女性成長,同時呼籲全社會企業對於女性影響力的關注。

在本次會議中,長成投資首席執行官,百度前首席財務官李昕晢女士,分享了《不設限,我的跨界轉型之路》。

李昕晢

· 長成投資首席執行官,百度前首席財務官;

· 先後擔任中國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全球菸草巨頭獨立董事、百度首席財務官;

· 2010年入選福布斯亞洲最受關注女性;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荷財富雜誌25位最熱門商界認識;

· 全球五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不設限,我的跨界轉型之路

我們每個人其實上高中的時候,大家都分文理科,上大學的時候選個專業,那我們自己回頭看一看,是不是一輩子真的就是當初做的這個選擇,我們會按照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其實很少人是這樣的。我自己其實是個理科生,但是我考清華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國其實在剛剛開放,開放的時候對國外的科技非常跟興趣,怎麼能夠向別人學習。那時候我選了清華的外語系。科技英語,理科生學文科的東西。然後等我畢業了以後,出國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沒專業的人,因爲境外誰都會說英語,這就不算是一個真的專業。所以那個時候,我又去學MBA。

所以其實看自己的,從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的過程中,其實轉型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所謂轉型其實就是變化,就是走出你的舒適區,做自己不太擅長的事情。其實轉型這個事情不奇怪,我們每個人都經歷。

01

從通用到百度,職場轉型中的機遇

進入職場以後也會有一些工作的變化,我自己其實工作變化不算多,我就是兩個工作,第一個工作是在通用汽車,我第二個工作是在百度。大家一看,從汽車產業進入到互聯網領域,巨大的變化,完全不一樣,這肯定轉型了。但是即便在通用汽車這樣的大公司平臺下,裏面其實也有很多的轉型的挑戰。比如說在通用汽車,我是從加拿大開始,去了紐約,然後在新加坡,在中國,我在中國的上海通用,合資企業,當時是整個中國汽車產業騰飛的過程。我後來又做到北美,又回去北美。

在一個大公司裏面,即便是一個工作,其實我每一年半左右就會換一個工作。不斷的這種變化,每一個這樣巨大的公司,其實它的地域性,它的業務本質是非常不一樣的,規律也不一樣,你的同事也不一樣。其實經歷的這種變化是非常多的,每一個市場,其實它的市場本質不一樣,你要進行很多的學習。那個市場裏的競爭對手不一樣,也有很多的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所以即便是一個公司,它也給了你很多變化的機會,可以說是一種小轉型。

但是在汽車這個公司裏面,其實我也跨行業了,我最後一個是在北美,負責GMAC的北美業務。GMAC其實是一個金融服務機構,它做的是汽車的信貸。其實它不像汽車公司,它更像是一個銀行。所以在一個公司裏面,等於跨行業了所謂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就是說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一定是在每天的工作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新的東西,嘗試新的東西,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讓你體驗和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其實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我後來到了百度,十年前到了百度,我第二個工作做了十年,在百度做CFO。十年前我去的時候百度還是一個規模非常小的公司,比今天小很多。我在百度是做首席財務官的,我管什麼?財務、人事、市場、公關、投資、法務、採購、工程建設再加上國際化,業務加功能再加上專業性非常強的法務和人事工作,我都做了。像百度的很多政策是我自己寫的,很多的系統是我從零開始建的。所以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公司,你可能把它定義成一個互聯網企業,那我們好像是一個財經的專業從業人員,其實它的工作內涵也是非常不一樣非常跨界的。像這種變化挑戰也很大,如果看行業特色,非常的不一樣。一個是快速發展的朝氣蓬勃的產業,一個是經歷了一百年發展,非常成熟穩健的大企業。在不同的產業背景下,思維方式也非常不一樣。

像互聯網講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講究敢於嘗試,其實你做的事情以前沒有人做過,你每天做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嘗試、試錯,錯了我們調整再改的這麼一個過程。

但是在一個成熟企業裏面,大家都知道,前人已經把這個流程和規律都總結清楚了,一個人按照自己把工作做好就好了。所以成熟穩健的企業跟快速變化的企業,行業特色不一樣,企業文化不一樣,對風險的偏好也不一樣。包括做事的方式不一樣。歸根到底,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這種巨大的變化過程中,這是一個跨界和轉型,相對來講落差比較大gap比較大的。不是所有的轉型都是成功的。像很多的跨國大企業的人,會到互聯網,民企性質的企業,其實失敗的案例也很多。爲什麼?雙方的不適應,有些人在大機構裏面,非常熟悉的這種,什麼事想好了想清楚了再做。還有大家每個人都有這種職業化的定位,我們的同事,怎麼是應該做什麼,彼此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在成熟的體系裏面是非常清楚的。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企業裏面是非常模糊的。很多人可能不適應這種無序、混亂,像這種快速發展的企業也不適應這些古板、按規矩,因爲這樣發展速度非常慢。所以雙方的這種差距這麼大,確實是對一個人挺大的挑戰,所以不是所有的跨越都是成功的。但是我想,我自己的體驗,看我在,尤其是百度,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讓你捲起袖子從零開始建設一個東西,嘗試了很多以前沒試過的東西。

很多人問我,你忙成這樣,這麼多事每個都要自己上去弄,怎麼可能忙得過來?我真是忙不過來,但是你找到一個規律,有的時候當你把所有見到的東西提煉到一個高度,所有的東西都是關聯的。而這種視野的開闊,它讓你考慮問題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你的思維會非常的全面,而因爲你這麼忙,你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要抓住問題最關鍵的地方,所以它對於你個人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迫切的壓出來的一種能力。如果你能夠抓住關鍵問題,能夠想得比較全面,你做出的決策質量就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覺得,一些挑戰挑戰、轉型、變化,沒有一個知識點,沒有一個角度是沒有價值的角度。如果這些東西能夠把它連起來,你可以做成質量非常高、能力非常強也有有高度的決策。再這樣的情況下去昇華,我感覺,講到個人的專業改變,每個人都經歷過,職業的跨行的改變,失敗率就會上升。其實它說明什麼,在我們的人生和職業發展的過程中,這種變化越早越容易被接受,也越容易成功。而越晚,當你的一些習慣都固化的時候,這種挑戰就會變得格外的難。

那到底這種跨界和變化是不是好事?我覺得如果當成豐富自己的視野、加強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一件事情,其實這個只要你成功了,你會變成一個,我覺得是能力更強、視野更開闊、活得更通透更快樂的一個人。

02

從企業到投資,用技術賦能產業

不斷的這種挑戰和變化,天天去適應,不要固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我覺得是一個對自己來講,天天成長的一個比較好的基礎。所以到現在,我從百度CFO的日常的工作中脫離出來做投資,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我們做投資是聚焦人工智能的產業升級和互聯網消費升級的這麼一個成長期的投資機會。從企業做實業到做投資,這是一個變化。

其實對個人能力,一些根本的要求,還是有一些變化的。我們做人工智能,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未來大時代技術驅動產業變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力,也是有巨大的機會。主要的這些機會體現在哪裏?我們看,像先進製造,像汽車出行,像智慧城市管理,包括像AI驅動的這些內容文化教育領域,其實它涉及的領域是方方面面的,非常寬闊的一個面。

至於說做投資是什麼?做投資是看的,做企業是乾的,所以你從這個乾的到看的,這意味着什麼?是不是變簡單了?其實不是。我覺得做投資,要思維更全面。對領域的認知要更深刻,視野要更開闊,判斷要更敏銳。

所以就是說,以前你做企業,可以做得很深,對你的領域,企業運營的行業要了解得非常清楚。但是你做投資,你的面要非常廣,因爲不管是大賽道還是具體的企業,不僅要對整個大環境、發展趨勢有認知,你對具體的,比如說在這條領域上、賽道上要成功的關鍵因素,要知道,你對這個團隊,無論是對它的領導力、團隊默契度、技術強度、市場價值,以及它能夠長大的這種因素,都要有好的判斷。所以它是全方位的對知識的大爆發。

其實做投資是個人知識積累、產業經驗、人脈網絡一種能量的大爆發,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你才能做好。而做投資不是說看到什麼樣好的機會就容易興奮,好像你投資了這個東西就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我覺得如果你想把它做好,對自己的投資人負責,對你所投的企業負責,對在投資平臺上從事投資工作的員工負責,就一定要這個事情做得紮實,對這個判斷要看得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看得懂別人看不懂的東西,對企業要幫到別人幫不到的忙,你才能把這個投資做出特色來,做出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我自己,大家看到這個經歷,是互聯網,包括汽車,這裏面有很多可對接的因素。視野怎麼才能更寬闊,我們的reach能夠波及的領域,怎麼能夠保持敏銳,能夠看到世界最前沿的需求,所以我自己其實除了原來在百度CFO做工作的時候,我那時候也是幾個世界五百強公司的董事。最近我覺得做人工智能的投資,涉及的主要領域其實是工業領域。大家看過去二十年,中國互聯網發展非常快,互聯網影響的主要是消費端,很多的商業模式。比如大家現在獲取諮詢不用拿報紙了,買東西通過電商就實現了,娛樂不管是看視頻還是玩遊戲,都是跟互聯網分不開的。但是這都是我們個人作爲消費者,在消費端感受到的變化。

其實大家想一想,實體經濟沒有因爲互聯網的到來而產生巨大的變化,以我最熟悉的汽車領域,過去一百年,其實變化不大。我們該出行的方式還差不多,最近有一些商業模式的變革,像滴滴這樣的,商業模式的變革,但是整個產業鏈核心技術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站在這個節點我們往前看十年,未來十年,汽車產業的變化會超過過去一百年的變化。爲什麼這麼說?就是汽車,過去全是內燃機,以汽油爲主要能源,現在大家知道,新能源,像電動汽車,汽車的電動化、聯網化、智能化和分享化,其實會給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百度做阿波羅這樣的無人駕駛開放平臺,促進整個自動駕駛的產業發展。它作爲一個,可以說是人工智能的技術平臺,它是有軟件的,非常優秀的軟件算法能力的。像這樣的企業一定要和車廠結合,才能把這個技術落下去。然後這個產業鏈,因爲電動化的發展,出行服務的商業模式的變化,它會有多家的企業進來,來滿足這個產業的進步的發展需求,給這個社會提供好的終極的服務。

所以人工智能時代,其實它是需要軟件和硬件的結合,需要技術跟產業的結合。而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這個任務。這個時代是一個需要衆多的跨行業的夥伴積極合作,才能一起落實的。這意味着什麼?我們今天講跨界,就是要跨界的合作。你要有懂技術的軟件的硬件的產業的供應鏈的,全方位的夥伴合作才能讓人工智能這樣的複雜技術真正推到工業產業裏面去,讓這些實體經濟能夠得到改變和發展。這對跨界的知識是必須的。

所以想讓人工智能作爲一個,大家聽起來門檻很高、技術難度很強的一個東西變出價值來,就是需要懂技術懂產業。所以我們做投資,在這個時代,剛纔說是一個知識和資源,包括認知和人脈的一個大爆發,你就得把過去其實有豐富的跨界知識認知經驗,對於產業發展的理解,對科技技術門檻的別人很難的技術的瞭解,去放到實際的投資應用當中。所以我們做投資地,我們要懂技術要懂產業,只有懂產業才知道機會點在哪裏,懂機會又懂產業才知道價值創造點在哪裏,跨界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懂投資也懂管理,投資不是把錢扔出去就完了,我們是以百度發起合作基石投資人的一個成長期的基金,做投資不是光把錢扔出去,百度有很強的工程師資源、軟件能力,投後企業幫助他們管理可以有很大的價值。我們做投資也是要懂投資也懂管理,才能真正幫助被投企業創造價值。

我是一個理科生,又要變文科生,其實很多投資也是跟人打交道,不是一個光看理性的邏輯思維、商業模式,但是你兩個都得看,其實一件事情做成是靠人,人這個事情是非常感性的。我們不是機器,我們要做好投資看好團隊,跟大家能夠密切合作,既要懂感性的人文,也要有理性的邏輯。所以相輔相成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們做成一件事情是希望技術賦能產業,能夠帶來技術方技術落地,他們的投入沒有白費,產業方得到技術的助力,提升效率,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帶來升級。我們作爲投資方,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創導價值,給我的投資方帶來回報,得到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只有有豐富的跨界的知識,還有豐富的資源調配的能力,你才能真正的創造價值,這樣給大家都帶來獲益的維度。

說到跨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2015年的時候,我去了北極,這個是北極最後一度的旅行。最後一度是什麼意思?就是從北緯89度走到90度,這個旅程是在冰上走了七天,大家知道北極不是陸地,是冰。所以天天在這裏走,有時候冰一移,離北極越來越遠,有時候運氣好,被移到那裏,都不用走。所以在嚴寒的這種酷寒的情況下,挑戰自己,其實從事這個事情的都是探險家,探險家做這個事情都是非常專業的。當然,跟我一起隨行的人,他們都是非常專業的人。所以我想說,這是一種突破性的嘗試,可能是一般大家不去冒的風險和不去做的事情,也很難做到的事情。我想講這個是什麼,其實就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敢於去擁抱挑戰,敢於去嘗試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跟優秀的同事們並肩戰鬥,這樣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所以我覺得,in short,我們講的轉型、跨界,這是我們不可以迴避的,無論是從個人發展還是職業進步的,永遠不變的主題。

我站在今天回頭看,大家當時說她去了互聯網,改行了轉型了,或者今天做了投資的CEO,跟CFO是不一樣的。但是我覺得,你回頭看,我剛纔講,其實沒有一個時間是浪費的。今天我們站在這個人工智能賦能的產業投資,汽車產業就是可投資的一個巨大產業。所以,我過去十幾年在汽車產業的經驗,它不是浪費的,沒有一件事情我們花的時間學習和在上面積累的成長是浪費的。就像我講的第一點,沒有時間是浪費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連接着的。擁抱變化,帶着強大的好奇心,非常願意自我提升和學習成長的動力,因爲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創造價值,做建設性的事情,其實所有都源自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和對個人越來越強大的追求。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