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貴陽女子做油炸湯圓引發“爆炸”,脫了一層皮!)

元宵節到了

你喫湯圓了嗎?

貴陽陳女士昨晚的一個操作

不僅沒喫上湯圓

反而被送進了醫院

怎麼回事?

2月18日晚上9時許,陳女士的兒子做完作業後嚷嚷着肚子餓了,想喫湯圓,陳女士平時都是給兒子做的水煮的,想着元宵節到了,給兒子做點特別的。

“突然想起在餐館裏喫過的油炸湯圓,想做給兒子嚐嚐。”陳女士從冰箱裏拿出了一袋速凍湯圓,將其一股腦倒入了盛着沸油的鍋中。

(油炸湯圓 網絡圖片)

可能是油溫過高,冰凍的湯圓剛一倒入鍋裏,就開始油星四濺,竄起火苗。最可怕的是,湯圓在鍋中一個個炸開,黑芝麻餡料四處噴射,陳女士下意識地用手遮擋。這下可好,手被滾燙的餡料和菜油“咬”得死死的。

陳女士立即將火關掉,然後打開水龍頭用涼水沖洗。黑乎乎的芝麻餡料被沖洗乾淨後,陳女士驚恐地發現自己手上已經被燙起了多處水泡!

“當時覺得好害怕,但是手上有很多油漬,用冷水又衝洗不掉。”陳女士看着難受,就擠了一些洗潔精,想要洗掉手上的油。陳女士沒想到皮膚被燙傷後竟然這麼脆弱,她輕輕揉了幾下,竟然皮都被揉脫掉了!

(陳女士受傷的手)

看到手被折騰成這樣,陳女士也顧不上兒子的宵夜,只好連夜打車去往貴陽燒傷醫院尋求醫生的治療。醫生告訴記者,因炸湯圓而燙傷入院的傷者每年總會出現兩三例。醫生表示,陳女士用洗潔精揉搓患處,導致創傷進一步加深,對後期恢復有不利影響。

“應該用手機查查油炸湯圓的做法,不然也不至於被燙成這樣!而且被燙傷了也不該用手去亂搓。”陳女士表示非常後悔,受傷了之後她才知道湯圓要煮熟了才能下鍋炸,而且最好是用牙籤戳幾個小洞防止湯圓炸裂。

陳女士希望用她的經歷告訴大家,不要自己想當然的做一些事情,還應學會一些急救知識,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不至於弄巧成拙。

燒燙傷正確的急救方法

衝、 脫、 泡 、 蓋、 送

衝——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減輕高溫進一步滲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加重。衝的時間越早越好。

脫——沖洗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並保留粘住的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

泡——對於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

蓋——使用乾淨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於傷口,並加以固定。對於面部燒傷者,宜採用坐姿或半臥位姿勢,將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後蓋在面部。

送——送醫就診,尋求醫生的救助。Ⅰ度燙傷(燙傷的皮膚髮紅、不起水泡,表面乾燥,2~3天后燙傷皮膚顏色逐漸消退,皮膚脫屑,三五天即可痊癒,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處理。Ⅱ度以上的燙傷(經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後,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水泡)應送醫院處理。

燒燙傷別用這些民間偏方

1. 抹紅藥水,無法判斷燙傷程度

燒燙傷後醫生先要根據皮膚的顏色和質地,來判斷燒燙傷的深度和麪積,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如果使用紅藥水、紫藥水會將燙傷部位染色,醫生難以判斷燒燙傷程度。

2. 貼創可貼,可能加深創傷

創可貼是用來處理小創口外傷,如果用於燒燙傷口,使用過程中會把受損表皮或剛生長的新鮮組織撕裂,加深創傷。同時燒燙傷後周圍組織會出現腫脹,創可貼粘太緊會造成血運不暢,出現更嚴重損傷。

3. 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傷口上面的牙膏沒有經過嚴格的藥用殺菌,很不衛生,有可能還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其他一些不對症的藥膏也會對傷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創傷面更容易受到感染。

史建磊 本文來源:貴陽晚報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