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617年二月,李密和翟讓聯手用7000人馬奪取了天下第一大糧倉洛口倉,並以糧食爲資本吸引各路好漢加盟。李密有口才有見識,加上翟讓和周圍勢力的關係本來就不錯,李密就狐假虎威地招降了滎陽、梁郡的各路水上好漢。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李密雖然和李淵一樣都是關隴貴族子弟出身,但兩者的起家的資本截然不同。首先李密不像李淵是自己家族的家主,有家族勢力的支持。李密的族人不但願意幫他,反而對他恨之入骨,因爲李密和老同學楊玄感造反鬧得全家被殺大半,他的一些族人寧可跟李淵混,也不投奔他。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其次李密造反前官銜和實際差遣均爲白身,不像李淵在少年時期就當上了千牛衛士,李淵的官場人脈比李密強得多。在李密加入瓦崗軍以前,他混得一度十分屌絲,能在三年內(613年年底楊玄感失敗,算上幾個月的逃亡時間,他崛起就是三年時間)成爲天下矚目的梟雄,瓦崗軍的特殊結構是關鍵。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一個隊伍要發展離不開外界資源的不斷輸入,瓦崗軍可不是靠搶老鄉,因爲“東郡於公與皆爲鄉里,人多相識,不宜侵掠。滎陽、梁郡,汴水所經,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資”(徐世績),而是搶劫通濟渠和汴水(相當於今天的京滬和京廣)兩條黃金水道。翟讓因爲徐世績的建議成了擁兵上萬的扛把子,外黃王當仁、濟陽王伯當、韋城周文舉、雍丘李公逸等好漢也來到附近複製了翟讓的“先進經驗”。對於這些隊伍來說,山寨並不重要(實際上是水寨),他們的“資金物流”全靠水上搶劫,因此翟讓也一時難以幹掉這些同行,整個東郡成了江湖好漢的天堂。老於世故的翟讓也樂得做人情,給看得順眼的同行提供了不少幫助,因此他在東郡的義軍江湖中威望最重。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李密被隋朝官差攆地好比流浪狗,也不得不到這個好漢的天堂避風頭。他也把這些隊伍當成了自己翻身的資本,教育他們要推翻隋朝。這引發了只想快活過日子的好漢們的嚴重不滿,因爲公開打出反旗就意味着和張須陀等隋朝名將拼命PK,沒有任何緩解餘地,翟讓甚至把李密請到了大牢裏。還好李密吸粉能力強,王伯當給他作保,李密才被翟讓放出去,並加盟了翟讓的隊伍。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上山要有投名狀,翟讓給李密的任務那就是幫他招降附近的各路好漢。李密有口才有見識,加上翟讓和周圍勢力的關係本來就不錯,李密就狐假虎威地招降了滎陽、梁郡的各路水上好漢。此後李密還在瓦崗軍中反覆宣傳《桃李章》歌謠和十八子坐天下的讖緯,讓瓦崗軍衆人都成了李姓貴人有天命的信徒(就是後來便宜李淵父子)


瓦崗寨老大李密的發家密笈:搞加盟連鎖,三年屌絲翻身當盟主



李密真正完成反客爲主的關鍵一步就是擊敗了張須陀,他在滎陽大海寺設伏殺死了多次暴打翟讓的張須陀,讓翟讓心服口服。翟讓特許李密私募了一隻人馬,名字就叫蒲山公營,這隻武裝成了李密後來居上的資本。公元617年二月,李密和翟讓聯手用7000人馬奪取了天下第一大糧倉洛口倉,並以糧食爲資本吸引各路好漢加盟。在隋煬帝的折騰下,糧食成了最值錢的硬通貨,瓦崗軍等於是敞開資金歡迎各路好漢加盟,因此瓦崗軍的各路加盟隊伍很快膨脹到百萬級(直屬武裝十萬級)。李密也因此名聲大振,江湖威望和嫡系武裝超過了翟讓,翟讓不得不讓賢,李密因此完成了從逃犯到天下梟雄的轉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繫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