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貞觀名臣魏徵就是個“槓精”,好像不怎麼擅長謀略。然而魏徵的政治軍事才能並不在“房謀杜斷”之下,在貞觀初年就憑藉準確的判斷而讓嶺南百姓免受戰火。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南北朝中後期,嶺南地區(今兩廣和北越大部)處在世家大族兼當地酋長馮家的統治之下。由於各種原因,南北朝和隋朝對於嶺南地區的中央集權統治都比較弱,馮家在嶺南地區有很大的自治權。

唐朝建立後,隋朝左武衛大將軍、馮家族長馮盎主動歸降,唐朝和平統一了嶺南。爲了獎賞馮盎的功績,唐高祖封馮盎爲國公、上柱國、高州(今廣東省陽江市)總管,整個嶺南幾乎都在馮盎治下。

由於在嶺南多年的半獨立統治,馮盎與唐朝中央存在離心傾向。歸降唐朝後,馮盎更是與周邊的部落酋長和地方官吏屢屢爆發衝突,這更增加了唐朝中央的疑慮,馮盎也出於恐懼而長時間不敢入朝。

貞觀元年(627年),馮盎與嶺南酋長談殿再次爆發激烈衝突,周邊的不少州府便向中央報告馮盎已經起兵造反。唐朝中央大部分官員都認爲馮盎確實造反了,唐太宗便準備調集大軍進攻嶺南地區。

就在這時,魏徵卻公開阻止出兵嶺南併爲馮盎辯護:“嶺南瘴癘險遠,不可以宿大兵。且盎反狀未成(沒有造反的跡象),未宜動衆(出兵)。”唐太宗則問魏徵道:“告者道路不絕,何雲反狀未成?”

魏徵便分析:馮盎是經歷過南北朝和隋末亂世的名將,他如果造反的話,肯定先派兵搶佔交通要道和險要地形,進攻鄰近的州縣。可地方報告說馮盎已經造反數年,他的軍隊卻從未離開自己的轄區。

魏徵以此認爲馮盎並沒有造反,只是害怕朝廷聽信鄰近州縣政敵的報告而不敢入朝。於是魏徵建議唐太宗立刻派遣特派員前往嶺南安撫馮盎並調查真實情況,這樣不用調動大軍就可以讓嶺南地區安穩。

唐太宗採納了魏徵的意見,派遣韋叔諧、李公淹持旌節前往嶺南慰問馮盎。馮盎見到唐太宗的使者後非常感動,還讓自己的兒子馮智戴隨使者返回長安。此後直到開元盛世,嶺南總體上都保持了安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