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此人當着楊堅的面,一箭射中一隻雞,楊堅不僅不生氣,還賞他二婢”這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的朋友,能想到本文要說的這位神奇的人物是誰嗎?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還真不能從評書演義裏尋找答案,因爲這是正史上發生的故事。

這個人名叫龐晃,他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將領,別看他名字聽特殊,但爲人一點都不“彷徨”,在南北朝那個混亂的時代裏,有槍就是草頭王,龐晃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給自己尋找一支可信的“潛力股”,只要這支潛力股最終可以榮登九五,他龐晃就徹底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人物,“潛力股”要是不行呢?大不了就再找一個,反正只要自己不出頭,就不用承擔什麼大風險。

龐晃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所以他在襄州給當時的北周衛王宇文直,做臣屬官員的時候,認識了同在荊襄一帶做官的,年輕的隨州刺史楊堅。龐晃一看這楊堅就不是一般人,立刻對他展開了“追求攻勢”,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等到楊堅被調回朝廷之前,龐晃爲他餞行,兩人自然又痛飲了一夜。可能也是酒喝得太多,也可能是龐晃知道,再不“表白”可能就來不及了,便跟楊堅說,你長這麼帥,以後肯定成大事兒,真的指掌天下的時候,可別忘了我。按道理說,講出這話是有很大風險的,起碼是犯了謀逆之罪,可是一來是楊堅喝多了,二來在當時的情況,老樂剛纔也介紹完了,改朝換代很正常。所以,這哥倆一個敢說,一個還真就敢信。

但楊堅再有想法,他也清楚這不是上嘴脣一碰下嘴脣就能實現的,所以藉着酒勁,他也想給自己找一個心理暗示,而兩人通宵達旦暢飲,已經天亮了,楊堅正好看見了報曉的雄雞,便讓龐晃對着公雞射一箭,並且以此作爲一個心理暗示的條件,只要龐晃射中,他說的話可能就是準的。結果這龐晃是真的很爭氣,喝那麼多酒,沒耽誤他瞄準,一箭射中了公雞。這就讓楊堅感到喜出望外了,看來自己還真的有希望取代北周,興奮之餘,楊堅直接把自己的兩個婢女也賞賜給了龐晃。

等待後來,兩人越走越近,楊堅的官也越當越大,再到最後的時候,歷史已經給了我們清晰的答案,楊堅成爲了隋文帝,並且在第一時間感謝了龐晃“射公雞”的應驗,賜給了龐晃“公”的爵位,作爲異姓大臣,這已經算是最高的封賞了。龐晃的言行舉止,雖然看起來有些投機,但實話實說,他也並非是對誰都會那麼說,那麼做的,因爲說這種話總是有風險的,如果不是喝醉了,可能龐晃也未必有那麼大的膽子。

可見,龐晃人生得以成功,其根源還是自己的判斷力,而老樂今天像講這個故事,一個主要的出發點還是在於,最近又遇上了幾個被“成功”忽悠的朋友,這種人爲了“成功”,對人脈侃侃而談,大講特講,好像有了人脈,就能讓他們成功一樣。而龐晃的例子,正好可以提醒這些只講“人脈”,不考慮自身能力,更不知道上進卻“求上進”的人,龐晃原來“傍”上的宇文直,已經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人脈了,可龐晃如果也像這種人一樣,將“成功的理論”奉爲圭臬,他還能登上未來的人生巔峯嗎?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真實不虛。

相關文章